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06G145)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红宇李艳李运田杜大勇丁康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压
  • 2篇高血压
  • 1篇动脉弹性
  • 1篇动脉僵硬
  • 1篇动脉僵硬度
  • 1篇动态脉压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原发高血压
  • 1篇踝臂指数
  • 1篇脉压
  • 1篇内皮
  • 1篇内皮功能
  • 1篇僵硬度
  • 1篇冠心病
  • 1篇冠心病患者
  • 1篇病患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篇丁康
  • 1篇杜大勇
  • 1篇李运田
  • 1篇李艳
  • 1篇王红宇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原发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大动脉弹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英文)被引量:10
2008年
背景:动态血压监测能较敏感、客观的反映实际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的关系密切。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以血管内皮损害最常见。动态血压与大动脉弹性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是否有一定相关性?目的: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和超声技术评价原发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和内皮功能的变化,分析患者动态脉压与大动脉弹性、内皮功能的关系。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临床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0五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对象:选择2005-06/2007—04在解放军第三0五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门诊和住院156例新近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114例,女42例,年龄40~75岁,平均(56±4)岁。纳入标准:①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②近1月内在门诊或住院诊断原发高血压。③未服任何降压、降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患者均对检测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实验分组:根据24h平均脉压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24h脉压〈40mmHg组(n=92),40mmHg≤24h脉压〈60mmHg组(n=39)及24h脉压≥60mmlHg组(n=25)。②项目检测:采用美国Meditech公司ABPM-04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护仪检测各组患者白昼及夜间脉压及24h平均脉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和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评价大动脉扩张性;应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分别通过对肱动脉进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和硝酸甘油依赖性的血管扩张测定来评价内皮功能。主要观察指标:患者动态脉压与大动脉扩张性及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纳入患者15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动态脉压与大动脉扩张性的相关分析: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与白昼脉压、夜间脉压及24h平均脉压均呈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0.281和0.303(P均〈0.01),颈-�
杜大勇李运田王红宇丁康李艳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大动脉弹性内皮功能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评价研究
2008年
目的应用踝臂指数和动脉僵硬度评价高血压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管功能变化。方法348例受检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正常组122例,高血压组118例,冠心病组108例,平均为(55.54±9.59)岁(33-85岁)。所有受检者应用动脉僵硬度和踝臂指数对动脉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C-FP-WV(m/s)冠心病组为(11.72±2.54),与正常组(10.21±1.61)比较,P〈0.01;BaPWV(cm/s)冠心病组为(1601.45±267.20),与正常组比较,P〈0.01;高血压组为(1607.31±311.38),与正常组比较P〈0.01;ABI冠心病组为(1.09±0.14),与高血压组(1.15±0.07)比较,P〈0.01。结论动脉僵硬度能够方便、快捷、无创评价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早期变化。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弹性功能明显降低。踝臂指数预测冠心病风险。
李运田杜大勇王宏宇李艳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动脉僵硬度踝臂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