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8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8003)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俊义安涛孙一鸣邵正义王有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西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星团
  • 1篇银河系
  • 1篇银盘
  • 1篇射电
  • 1篇射电天文
  • 1篇疏散星团
  • 1篇天文
  • 1篇谱指数
  • 1篇混合算法
  • 1篇褐矮星
  • 1篇矮星
  • 1篇成像
  • 1篇大场
  • 1篇W
  • 1篇Y
  • 1篇FACETS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束成钢
  • 1篇王有芬
  • 1篇邵正义
  • 1篇安涛
  • 1篇王俊义
  • 1篇孙一鸣

传媒

  • 2篇天文学进展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疏散星团的空间分布
2009年
基于最新版本的“疏散星团及其候选者表”,对银河系疏散星团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得到了未知距离疏散星团的模拟距离.结果表明:已知距离星团和未知距离星团样本在天空的投影分布是一致的,未知距离星团距离较远,与观测的选择效应一致:观测所得星团样本沿银盘方向并不满足指数分布,特别是朝着银心方向,由于严重的消光,使得完备性大大降低;疏散星团在太阳附近垂直银道面的分布可以用指数分布予以描述,所得的标高为~150pc.
孙一鸣束成钢
关键词:疏散星团银盘银河系
混合w-facets成像并行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大视场成像是低频射电干涉阵列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未来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宏伟科学目标的基础手段。为了改善uv-faceting和w-projection这两种大视场成像算法,研究了它们之间的混合算法(称为w-facets);此外,为了加速该混合算法,提出基于多核CPU和GPU的并行算法。验证性实验表明,与uv-faceting算法相比,该混合算法每束光能降低4 mJy噪声水平,图像的动态范围最高提升2.34 dB;并且,在图像质量最好时,与目前在澳大利亚默奇森宽视场阵列(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 MWA)项目数据处理中广泛使用的w-stacking算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多核CPU的并行算法在一定线程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当分面数与线程数相等时,加速效果最佳;基于GPU的并行算法加速比高达201.8倍,是多核CPU的并行方法最佳结果的8.9倍左右。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即将开展的大视场成像相关科学任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参考价值。
于昂劳保强王俊义安涛
关键词:射电天文混合算法
褐矮星的观测特征和搜寻
2013年
褐矮星是亚恒星天体,内核没有稳定的氢燃烧,其质量一般在13至75倍木星质量之间。本质上,褐矮星的内核物理演化过程不同于行星和恒星,观测上我们根据褐矮星不同于行星和恒星的测光和光谱特征来区别证认它们。由于质量小、温度低,在光学波段,它们测光特征表现为光度暗,颜色红;在近红外波段,受大气尘埃、金属丰度等影响,它们有不同寻常的星等、颜色。根据褐矮星的光谱形态与特征谱线,它们可以被分为M、L、T和Y矮星。现在己发现的全部T与Y矮星都是褐矮星,但不是所有的M与L矮星都是褐矮星。介绍了L、T和Y矮星的特征吸收线和光谱分类方法,回顾了早期在星团和双星系统中褐矮星的搜寻,以及现阶段用大视场、长波段深度巡天数据在近邻场区中褐矮星的搜寻。对目前已发现的晚型M和L、T、Y矮星的总数目、温度范围、距离及测量其年龄的方法等做了小结。最后讨论了如何判断L矮星是否为褐矮星,重力、金属丰度和大气尘埃对近红外波段光谱形状的影响,光谱型-J波段绝对星等图上L、T交接处"大鼓包"的形成原因等热点问题。
王有芬邵正义
关键词:褐矮星谱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