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E52B00)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史修启孙永强张勇刘广宇田春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乙氧基化
  • 4篇脂肪酸甲酯
  • 3篇乙氧基化物
  • 3篇脂肪酸甲酯乙...
  • 3篇二酯
  • 2篇铵盐
  • 2篇微乳液
  • 2篇季铵
  • 2篇季铵盐
  • 2篇硅油
  • 2篇氨基硅
  • 2篇氨基硅油
  • 1篇衍生物
  • 1篇乙基
  • 1篇乙氧基
  • 1篇应用性能
  • 1篇硬挺度
  • 1篇硬脂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机构

  • 9篇中国日用化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孙永强
  • 7篇史修启
  • 6篇刘广宇
  • 6篇张勇
  • 4篇田春花
  • 2篇杜鹏飞
  • 2篇康保安
  • 2篇耿涛
  • 2篇张壮
  • 2篇李秋小
  • 2篇吴文清
  • 1篇姜贞贞
  • 1篇王伟
  • 1篇姜亚洁

传媒

  • 3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印染助剂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氨基硅油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8)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复配作为乳化剂制备氨基硅油微乳液,分析乳化剂复配比例、乳化剂用量、pH值等因素对氨基硅油微乳化的影响,确定制备plus氨基硅油微乳液的优化条件,对由此得到的氨基硅油微乳液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并通过对体系加水过程中相行为的研究,绘制了包含液晶区域和O/W型氨基硅油微乳液区域在内的局部拟三元相图.结果表明,当MEE-8∶AEO3=4∶6、复合乳化剂用量占氨基硅油质量的45%、乳液pH值为5.5~6.5时,可获得固含量为30%、透光度为95%、体系均匀稳定的氨基硅油微乳液,此氨基硅油微乳液能较好地改善织物的柔软性和抗静电性,且在应用过程中性能保持稳定.
张壮孙永强史修启刘广宇张勇
关键词:氨基硅油微乳液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相图织物
柱层析分离-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中二酯含量
2011年
采用硅胶柱层析-气相色谱法对月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LME)中副产物二酯进行了定量分离与测定,同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合成的LME中二酯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ME中二酯含量随环氧乙烷(EO)加合数(n)的增加而先增大后趋平衡,当加合数n为8时,其质量分数为2.13%;并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原料甲酯所含碳原子个数增加而降低。
吴文清孙永强田春花刘广宇史修启张勇
关键词:二酯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季铵盐的应用性能研究
2010年
对双酯季铵盐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季铵盐(DMAPDEQDMS)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的柔软剂D1821以及基于三乙醇胺的酯基季铵盐(EQDMS)进行比较。研究发现:DMAPDEQDMS的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均优于D1821,其柔软性与D1821相当;DMAPDEQDMS的柔软性比EQDMS要好,其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与EQDMS基本相当。结果表明,DMAPDEQDMS是一种可替代D1821和EQDMS的性能优良的新型柔软剂。
姜贞贞李秋小耿涛
关键词:柔软剂应用性能
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产品中副产物二酯量的测定
2010年
建立了测定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产品(EME)中副产物二酯含量的分析方法。将EME产品(混合碳链,约80%为C12和C14,平均EO数n=8)混合均匀、过滤、离心处理后,取下层样品,去除聚乙二醇(PEG)之后在碱性条件下将其水解。考察了两种不同亲水基收集方法对其收率的影响,所得亲水基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定其-OH氢和-OCH3氢的物质的量比,进而得出EME产品中副产物二酯的含量。结果表明,先用三氯甲烷萃取,再对经萃取后的水相部分进行后处理的收集方法完全满足实验需要,亲水基部分的收率可达63%左右;其下层中二酯的摩尔分数为16%。
吴文清孙永强田春花刘广宇史修启张勇
关键词:二酯水解亲水基核磁共振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入聚氧乙烯侧链的新方法被引量:11
2010年
如何接枝聚氧乙烯长侧链已经成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的核心问题。采用酯基乙氧基化的方法向聚丙烯酸甲酯中引入一定数目的环氧乙烷(EO),得到甲氧基封端的聚氧乙烯侧链。从而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引入聚氧乙烯侧链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自制的酯基乙氧基化催化剂MCT-09催化下,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甲酯进行了乙氧基化反应。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皂化值来确定其链均EO加合数。
杜鹏飞孙永强康保安田春花刘广宇史修启张勇
关键词:聚羧酸系减水剂
MEE对高粘度氨基硅油微乳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高粘度氨基硅油为原料,选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8和MEE-5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复合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小于50 nm的氨基硅油微乳液(固含量20%).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氨基硅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优化的条件为:乳化剂[m(MEE-8)∶m(MEE-5)=4∶1]用量42%(对氨基硅油质量),正戊醇用量7%(对氨基硅油质量),pH值为5.5~6.0.此氨基硅油微乳液能较好地改善织物的柔软性,且在应用过程中性能保持稳定。
张壮孙永强史修启刘广宇张勇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氨基硅油微乳液硬挺度
甲基碳酸酯季铵盐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以碳酸二甲酯作为季铵化试剂替代传统的卤甲烷、硫酸二甲酯等有毒物质进行季铵化反应。主要介绍了各类叔胺与碳酸二甲酯进行季铵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所制备的新型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制备不同阴离子季铵盐和高纯度季铵碱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过量的碳酸二甲酯和甲醇的回收与循环利用情况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耿涛李秋小於水新姜亚洁王伟
关键词:季铵盐季铵化反应碳酸二甲酯叔胺
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的合成及乙氧基化
2011年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正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考察了单体滴加时间对黏均分子量的影响,确定滴加时间为40 min可以得到较低黏均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在自制的插入式酯基乙氧基化催化剂MCT-09催化下成功地对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进行了乙氧基化反应。反应结果显示,随着反应进行,催化剂活性下降,乙氧基化反应速度逐渐降低。采用红外光谱对聚丙烯酸甲酯齐聚物及其乙氧基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杜鹏飞孙永强康保安田春花刘广宇史修启张勇
关键词:乙氧基化
聚羟乙基脂肪酸甲酯分层现象浅析
2011年
将需分析的聚羟乙基脂肪酸甲酯(MEE)样品充分混匀,并经真空抽滤后,滤液经高速离心分成两层,上层为澄清液,下层呈浑浊或固化。收集上、下两层分别用于分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下层中由催化剂所残留的镁量。用国标GB/T 5560-2003方法测定了上、下两层中作为合成中的副产物存在的聚乙二醇(PEG)。另取一定量的下层样品经水解处理并分离后,用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其中副产物二酯的含量。结果表明:MEE下层样品中镁的残留量达0.421mg.g-1,下层样品中聚乙二醇质量分数为3.68%;下层中二酯(测定时预先除去样品中的PEG)及具有较高的环氧乙烷加合数的MEE的物质的量分数依次为16%和84%。据此认为上、下两层中组分及含量的不同是导致产生分层现象的原因。
吴文清孙永强史修启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二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