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223)

作品数:20 被引量:266H指数:11
相关作者:万宇辉陶芳标郝加虎许韶君刘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蚌埠市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2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中学生
  • 10篇自伤
  • 9篇自杀
  • 9篇自伤行为
  • 6篇儿童
  • 5篇童年
  • 5篇童年期
  • 5篇自我伤害行为
  • 4篇童期
  • 4篇健康
  • 4篇儿童期
  • 3篇亚健康
  • 3篇少年
  • 3篇社会支持
  • 3篇青少年
  • 3篇自杀行为
  • 3篇精神卫生
  • 3篇儿童期虐待
  • 3篇病理
  • 2篇心理

机构

  • 2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阜阳职业技术...
  • 1篇蚌埠市第一中...

作者

  • 18篇万宇辉
  • 11篇陶芳标
  • 6篇许韶君
  • 6篇郝加虎
  • 4篇刘婉
  • 3篇陈静
  • 3篇张诗晨
  • 3篇马双双
  • 2篇孙莹
  • 1篇张澄
  • 1篇张辉
  • 1篇徐亮
  • 1篇何婷婷
  • 1篇翟露露
  • 1篇吴晓瑞
  • 1篇刘佳

传媒

  • 6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大学生情绪症状与自伤行为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现状及其与情绪症状的关系,为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整群抽取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学生3 13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自伤行为、情绪症状,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3 130名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14.6%,其中有焦虑、抑郁症状的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率分别高于无焦虑、无抑郁症状的大学生(χ~2值分别为99.450,77.556,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高职大学生发生自伤行为的风险分别是无焦虑、抑郁症状高职大学生的2.161倍(95%CI=1.683~2.773)和1.813倍(95%CI=1.440~2.282)。结论高职大学生的自伤行为不容乐观,不良情绪与自伤行为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
吴晓瑞万宇辉许韶君
关键词:情绪自我伤害行为
不同暴露形式童年期不良经历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指18岁以前遭受的健康、生存、发育、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实际或潜在的各种损伤,包括童年期虐待、忽视和家庭功能不全等([1])。童年期不良经历不仅会损害个体的躯体健康(如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2-4]),还会增加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如抑郁、焦虑、自伤、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等([5-7])),导致整体医疗支出和死亡负担上升([8])。
李书琴万宇辉
关键词:精神卫生儿童生活变动事件
蚌埠市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与疼痛应对的相关性
2018年
目的:探讨蚌埠市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与疼痛应对的相关性,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蚌埠市5 116名中学生,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国版儿童疼痛应对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段和是否独生子女之间消极疼痛应对、中间疼痛应对、积极疼痛应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消极疼痛应对和中间疼痛应对与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消极疼痛应对r值分别为0.084,0.257,中间疼痛应对r值分别为0.162,0.129,P值均<0.01);积极疼痛应对与儿童期虐待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1,-0.246,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段、儿童期虐待和社会支持是消极疼痛应对的影响因素,学段、是否独生、儿童期虐待和社会支持是中间疼痛应对的影响因素,性别、学段、是否独生、儿童期虐待和社会支持是积极疼痛应对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学段、儿童期虐待和社会支持对中学生不同疼痛应对维度均有影响。开展相关心理行为干预应针对不同学段进行,并综合考虑干预对象的儿童期虐待经历和社会支持情况。
孙云鹏许静顾璇李红影刘佳万宇辉
关键词:虐待社会支持疼痛儿童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儿童肥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儿童期不良经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广泛存在,不仅对儿童造成短期或直接危害,还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长期或间接不良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儿童期不良经历可能会增加儿童肥胖发生的风险。本文就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儿童肥胖的关联及其可能的脑机制进行综述。
张司琪万宇辉许韶君
关键词:儿童肥胖脑机制
中国3个城市中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和社会支持与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 探讨中国郑州、贵阳和蚌埠3个城市中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和社会支持与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郑州、贵阳和蚌埠3个城市20所学校的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ACEs、社会支持和身心亚健康状态情况.共调查了15278名中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4820份.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ACEs、社会支持水平和身心亚健康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Es和社会支持水平与身心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关联.结果 14820名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26.4%(3917例)和24.1%(3572例),女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8.1%(2092/7443)、26.0%(1932/7443),均高于男生[24.7%(1825/7377)、22.2%(1640/7377)](P值均〈0.001).共有89.4%(13247例)的中学生有ACEs.无ACEs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15.4%(243/1573)和10.4%(163/1573),ACEs为5~6分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40.9%(636/1556)和43.6%(678/1556).高社会支持水平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19.9%(724/3635)和13.0%(474/3635),低社会支持水平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35.9%(1403/3913)和39.0%(1528/3913).随ACEs得分增加及社会支持水平降低,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呈增高趋势(P〈0.001).在无ACEs中学生中,低社会支持水平的调查对象发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风险增加,OR(95%CI)值分别为3.04(1.91~4.83)和3.97(2.33~6.76).在ACEs 5~6分的中学生中,低社会支持水平组发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风险高于高社会支持水平组,OR(95%CI)值分别为1.79(1.23~2.56)和3.77(2.57~5.52).结论 ACEs是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低社会支持会增加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发�
万宇辉马双双许韶君张诗晨郝加虎陶芳标
关键词:社会支持
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及性别差异
目的:  了解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分布特征,分析NSSI的频率、方式和功能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及性别差异。  方法:  本研究采...
徐慧琼
关键词: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性别差异
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整群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4007名大一、大二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条目列表和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等信息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和Sobel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联。结果童年期躯体、情感、性虐待、总体虐待评分与心理病理症状评分和自伤行为频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各种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33%~9.96%(男性)和6.06%~10.36%(女性)(P〈0.01)。控制年龄、家庭居住地、经济状况、独生子女状况、父母学历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93%~9.96%(男性)和6.10%~10.20%(女性)(P〈0.05)。结论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缓医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的自伤行为。
何婷婷万宇辉张澄
关键词:医学生
童年期不良经历与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和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为有效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5 11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杀行为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中学生自杀行为及童年期虐待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结果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为15.6%,8.6%和3.4%,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22,7.50,8.15,P值均〈0.01)。女生情感虐待检出率高于男生,男生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和家庭功能不全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各种类型童年期不良经历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均高于无相应不良经历者(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各种童年期不良经历均会增加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发生风险;且随着不良经历类型数目的增加,各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呈上升趋势(P值均〈0.01)。结论童年期不良经历是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对有童年期不良经历青少年的干预,可作为中学生自杀行为防控的重要举措。
刘佳万宇辉袁长江李红影陶芳标
关键词:自杀精神卫生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关联性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贵阳市7所中学抽取4 61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自伤行为及童年期虐待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对自伤行为的影响。结果中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44.3%,初中生(47.4%)高于高中生(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童年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发生率依次为37.7%,16.8%,7.7%,61.4%和50.7%。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习成绩较差及有心理病理症状的中学生受虐情况较重,自伤行为发生率也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χ2检验显示,任何一种童年期虐待经历都会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童年期虐待(情感、躯体、性虐待)和忽视(情感、躯体)均会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且随着虐待类型数目的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呈增加趋势(P值均<0.01)。结论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对童年期虐待问题的重视和干预,可作为中学生自伤行为防控的重要举措。
苏静陈静万宇辉钟超胡晓陶芳标彭菲陈钰朱阿然陈英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
童年期虐待的不同形式与中学生自杀行为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 探讨不同形式的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广州、新乡、沈阳和重庆4个地区14221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了解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心理问题症状、童年期虐待经历及自杀行为等信息,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形式的童年期虐待对自杀行为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童年期总体虐待、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检出人数(率)分别为7246(51.0%)、5824(41.0%)、5409(38.0%)、1039(7.3%)、2042(14.4%)、1174(8.3%)和548(3.9%)。男生躯体虐待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情感虐待和自杀意念的检出率高于男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童年期性虐待、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后,童年期虐待经历会增加男生自杀意念(OR=2.03,95%CI:1.72-2.40)和自杀计划(OR=1.93,95%CI:1.57-2.37)的发生风险,增加女生自杀意念(OR=2.45,95%CI:2.12-2.82)、自杀计划(OR=2.46,95%CI:2.02-3.00)和自杀未遂(OR=2.12,95%CI:1.61-2.78)的发生风险。除童年期躯体虐待与男生自杀未遂外,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均是男女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随着童年期虐待种类数的增加,男女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亦呈增高趋势(P〈0.01)。持续受虐以及施虐人为父母/其他的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万宇辉刘婉孙莹郝加虎陶芳标
关键词:自杀行为中学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