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10XNBO33)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谭清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公共存在论纲——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公共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公共存在是人们基于共同利益和需要形成的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不是"先验"的利益形式,也不是个人"让渡"的结果,而是个别利益基于社会存在相互实现的结果。共同利益的形成及其实现,离不开人的平等和广泛地参与。公共存在具有社会性、多样性、开放性三大特点。国家仅仅是公共存在的一种形式。要理解公共行政,必须重新理解公共性。
- 谭清华
- 关键词:社会性开放性
- 哲学语境中的公共性:概念、问题与理论被引量:12
- 2013年
- "公共性"是在什么时候成为哲学范畴的,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不过学界普遍认为,"公共性"概念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是与阿伦特紧密相关的。西方学者基于当代社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公共性理论。其中杜威、李普曼、阿伦特和桑内特的"公共性"是批判性的范畴,但是哈贝马斯把"公共性"范畴引进到政治哲学中来,"公共性"范畴的批判色彩逐渐淡化,到罗尔斯那里成为确证"公平的正义"不可缺少的背景性支撑。阿伦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公共性理论在西方有着广泛影响。他们的公共性理论既有联系又存在显著区别。阿伦特的公共性是政治生活本身,涉及的是人的生存境况,而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公共性则是用来论证政治原则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依据,涉及的是人的交往理性和推理能力。
- 谭清华
- 关键词:公共性批判性
-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于阿伦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比较视角被引量:9
- 2013年
- 阿伦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使得"公共性"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哈贝马斯的公共舆论和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是马克思曾经主张过而后又扬弃的一种思想,而阿伦特的公共性主张与马克思的思想因为都关涉人的生存危机,因而具有更多的"亲近性"。但是,马克思寻求的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所要求的社会解放,即把社会从资本的支配下解放出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联合体之间共享自由发展的社会。这种主体间的相互共享性即公共性。马克思所主张的公共性,从根本上说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自由和共享发展的公共的社会关系。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身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广大无产者形成公共的阶级意识,从而组织成为无产阶级来意识和行动。无产阶级政治的前提就是无产者通过公共的阶级意识形成政治的无产阶级。
- 谭清华
- 关键词:公共性社会解放阶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