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008)
- 作品数:23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蒋锐王成高建明葛荃鲁法芹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威海)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共和传统与19世纪末的美国工人运动——为什么恩格斯晚年的期望未能实现
- 2015年
- 在恩格斯晚年,美国工人运动出现过一次高潮。恩格斯认为,这是在美国传播社会主义的有利时机。他期望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能够抓住时机,将美国工人运动引向社会主义。然而,从之后的情况看,恩格斯的期望并未实现。对此已有三种比较著名的解释:"烤牛肉和苹果派"论、自由土地论和"投票权馈赠"论。但这些解释都不适用于19世纪末美国的特殊情况。在指出已有解释的不足后,本文尝试从美国共和传统的角度作出新的解释。
- 蒋锐高建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工人党亨利·乔治
-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的意识形态调整:从社会民主主义到共和主义被引量:3
- 2017年
- 2000年,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将党的意识形态由社会民主主义调整为共和主义。此次意识形态调整是为了达成以下三个目的:改变该党留给民众的腐败印象;争取西班牙新左翼的支持;延续人民党政府时期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换言之,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是想通过意识形态调整在稳固中产阶级选票的同时,用新左翼的选票弥补流失的工人选票,以争取再次上台执政。西班牙工人社会党连续赢得了2004年和2008年大选,表明意识形态调整在短时间内发挥了作用。然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积累的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爆发,自此以后,该党的得票率持续走低。由此可见,此次意识形态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该党面临的困境。
- 高建明宋晓栋
- 关键词:社会民主主义共和主义
- 追寻“现代士人精神”——“士以天下为己任”刍议被引量:5
- 2015年
- 士人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已消亡,但传统儒学犹存。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传播儒学以及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担当?传统中国的士人是社会政治精英,"士以天下为己任"蕴涵着士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做人"教育——亦即每个人的"修身——道德实践"作为起点,以实现理想的社会政治蓝图为终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接续先贤,培育"现代士人精神"。为此需要拓宽视界与胸怀、继承先人的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增进现代意识与平民情怀,在近年出现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的感召下,为了期待中的中华文化复兴构建道德与社会文明的根基。
- 葛荃
- 关键词:儒家文化做人教育当代中国知识分子
- 宋濂以“仁政”为核心的治国思想解析
- 2015年
- 宋濂治国思想的价值基础是以民为本,他认为君主之权来自民授,治国理政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安民",在天下财富有限的情况下,富国应当为富民让路,民富与君富、国富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在解决了富民、养民等民生问题之后,必须对百姓进行教化,教之以诗书礼仪。对百姓要施以仁政,推行德政,让百姓心甘情愿地接受国家各项政策安排;刑罚只是作为治国的辅助性手段而存在。官员是国家治理、为民服务的"公仆"。官与民是平等的,官员要学而为民。对于治国人才,宋濂主张要倍加爱惜,不拘一格加以任用。
- 王成孙菱
- 关键词:民本仁治
- “为政惠人”与“导其自适”——罗洪先政治思想发微
- 2015年
- 罗洪先是阳明后学中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其核心学旨为"主静无欲"与"收摄保聚"。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为政以惠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政事的核心是惠人,强调解决基本民生的"不足"问题,认为政事也是"全其良知"的过程;二是"导其自适"的行政施治原则。将施治办法分为"顺导"、"检防"、"蹴迫"三策,以"顺导"为上。"导其自适"行政施治原则以明太祖"圣谕六言"的教化活动为基础。
- 贾乾初
- 关键词:为政教化
- 政治文明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引量:1
- 2014年
- 从政治文明的理论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属性,符合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趋向。由于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价值体系,政治文明及其价值体系的衡量标准是公共性,所以,可以用公共性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文明程度就是其公共性体现、实现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文明性或公共性主要体现为:维护公共利益,倡导公共精神;超越传统公观念;扬弃西方公共观念。它以体现公共利益、促进公共利益为核心,既接续传统,又超越传统,既借鉴西方,又适应国情,因而具有更强的公共性和更高的政治文明程度。
- 刘学斌
- 关键词:政治文明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墨子“兼爱”与中国“和谐政治文化”的重塑
- 2017年
- 战国时期,面对列国纷争、社会急剧动荡的现实,墨子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虽然因其历史局限性而流于空论,但其所蕴含的和谐理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至今仍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经济利益分化、社会阶层日趋固化、精神文明发展滞后等问题同样突出。文章从政治文化视角,探讨墨子"兼爱"思想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和谐理念,对重塑我国和谐文化、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 王成张景林
- 关键词:兼爱共享发展
- 商鞅“忠法”思想及其现代法治价值
- 2016年
- "忠法"即忠诚于法,效忠于法,本质是敬畏法、崇尚法,进而遵守法,捍卫法。商鞅在周末礼崩乐坏、德治时代中断、晋卫郑等国重法环境及其个人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因势择人、工于权变、公平无私、唯法为尊等条件下,提出了"忠法"思想,并将其贯彻到变法之中,为秦国扫平六国奠定了制度基础。对于致力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日中国而言,商鞅"忠法"思想的启示意义是突出的,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规律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依法治国要注重法制刚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还要力塑法律权威,增强法律公信力。
- 王成周昊
- 关键词:商鞅依法治国
- 略论恩格斯晚年对美国工人运动的看法
- 2015年
- 恩格斯晚年关于美国工人运动的论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886年之前,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前进性;1886年之后,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曲折性。也就是说,恩格斯认为美国工人运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恩格斯还指出美国工人运动充满曲折的三点原因,这三点原因都成为后来的美国例外论的核心论点。恩格斯对美国工人运动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但他也忽略了阻碍美国工人运动前进的其他因素,如美国的共和传统以及民主、共和两党对第三党的抑制作用。
- 高建明蒋锐
- 关键词:恩格斯
-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谈判者缺席”问题的社会结构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呈现出突发性、暴烈性、难以控制、难以协商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群体性事件中"谈判者缺席"问题有关。"谈判者缺席"问题直接反映的是群体性事件的无组织化状态,而其深层社会结构根源在于转型期"社会中间组织的缺失",这导致社会缺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载体,国家与民众之间缺失缓冲地带。当矛盾出现时,国家与民众直接互动,使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冲突以突发的、对抗的、难以协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培育社会中间组织是应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社会治理方式。
- 刘琳张星久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