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43)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5
- 相关作者:汪志国谈家胜吴成泽陆宏英房利更多>>
- 相关机构:池州学院枞阳中学铜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重灾打击下的安徽农业生产——以20世纪30年代3次大灾害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1年
- 20世纪30年代,安徽先后出现过1931年大水灾、1934年大旱灾和1938年大水灾等重大自然灾害,这3次重大自然灾害对安徽经济社会以及百姓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尤其对农业生产影响更大,农业生产逐步衰退,耕地大面积受损,农业产量大大减少,养殖业也受到很大冲击。
- 汪志国
-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
- 自然灾害对近代安徽乡村环境的破坏被引量:6
- 2010年
- 近代以降,安徽自然灾害不断,水灾、旱灾、蝗灾、震灾等破坏性较大的灾害,发生频率都较鸦片战争以前提高,一方面严重破坏近代安徽农村的水、生物、地质等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破坏了居住、交通、生产等社会环境。江淮地区过度的经济开发,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频繁的自然灾害又使安徽乡村环境不断恶化。
- 汪志国
- 关键词:自然灾害乡村环境
- 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十分频繁,高频率的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致使人口大量减少、大规模迁移以及灾民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社会经济日趋崩溃;濒于绝境的灾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起而抗争,并严重影响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
- 陆宏英汪志国吴成泽
- 关键词:民国时期淮河流域自然灾害
- 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1年
- 历史上,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蝗灾、震灾、雹灾、风灾、潮灾等,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特别是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救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对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现状进行考察与梳理,作者认为,应从加强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拓宽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领域、创新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深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研究。
- 汪志国谈家胜
- 关键词:淮河流域
- 抗战时期花园口决堤对皖北黄泛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1938年6月7日、9日,南京国民政府妄图"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汹涌的黄水向东南方向奔流,留下了长400多公里,宽30-80公里的黄泛区,长达9年的黄泛灾害,给皖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害,致使皖北地区耕地淹没、泥沙淤积严重,河道淤塞、水利设施破坏,皖北黄泛区灾害频发、农业损失惨重,人口伤亡、人居环境破坏。皖北黄泛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其负面影响是极其严重的,留下的苦果靠泛区几代人的努力,才逐渐有所改观。
- 汪志国
- 关键词:抗战时期花园口决堤生态环境恶化
- 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的民间灾荒救济被引量:2
- 2017年
- 民国时期,民间各种社会力量面对灾荒频仍的状况有其积极应对措施。灾荒发生后,淮河流域既有民间个人力量的募捐,也有宗教团体的救济,具有近代化色彩的民间慈善组织尤其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总体呈现出救灾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华洋义赈会、红十字会等多种民间慈善组织致力于灾民的生活救助,并对灾区的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灾荒救济呈现出诸多局限性,表现在:重灾后救济,轻灾前预防;缺乏救济物资和资金;盲目垦荒等。
- 梁诸英
- 关键词:民国时期灾荒史民间社会淮河流域
- 自然灾害打击下农民生活的贫困——以近代安徽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2年
- 安徽历史上自然灾害极其频繁,近代以降更是连年不断,农民是自然灾害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作者对于自然灾害打击下近代安徽农民生活的境况进行研讨,文章认为,灾后粮食歉收,灾民食物严重匮乏,即使能存活下来,也元气大伤,常常是入不敷出,陷入高利贷剥削的深渊。近代安徽农民的悲惨生活早已成为过去,但自然灾害仍呈增加之趋势,在一些农村地区,自然灾害是农村人口大量返贫的主要原因,因此,防灾减灾的使命仍然任重道远。
- 汪志国
- 关键词:自然灾害
- 民国时期淮河水灾与灾害救治——以安徽淮河流域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 2011年
-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兼之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圩田垦发和近代水利荒疏的影响,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频发水灾。政府和民间社会成立各种机构和组织,采取工赈、农赈、急赈等多种举措来救治灾害,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救济作用,但整体的抗救效果并不彰显。
- 谈家胜
- 关键词: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水灾
- 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灾害救助被引量:16
- 2009年
-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极高;同时受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历史上就是我国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区。民国时期,在淮河流域安徽段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颖上、怀远、寿县、灵璧、凤台5个县受灾频率最高;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霍山县。自然灾害不仅毁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严重冲击农业经济。面对惨烈的自然灾害,国民政府与民间社会采取了各种抗救措施,这些措施虽然于巨灾无大补。
- 汪志国
- 关键词:民国时期淮河流域自然灾害
- 宋前时期安徽自然灾害初探被引量:5
- 2011年
- 宋代以前,今安徽境内发生水灾、旱灾、震灾、风灾、雹灾、雪灾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其中,水灾、旱灾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水灾,发生的频率最高。历代中央政府重视救灾,采取蠲赈、仓储和治水等救灾举措,这些措施对纾缓灾情、救助灾民,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汪志国谈家胜
-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