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J0388)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谢庆祥赵力林吓聪李金雨韩聪祥更多>>
-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活体供肾移植现状被引量:3
- 2011年
-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随着等待肾移植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与供者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患者在供肾等待中丧失了移植的机会,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肾移植专家开始考虑边缘供肾移植,以扩大供肾来源,缓解矛盾,其中就包括高龄活体供肾移植。
- 和源谢庆祥
- 关键词:供肾移植活体终末期肾病
- 活体肾移植供肾多支血管处理的体会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多支血管的处理及重建方法。方法 49例供体,供肾有多支动脉变异45例,有多支静脉变异7例,其中3例为肾动脉、静脉同时多支血管变异。供肾切取术中,对于供血面积直径小于3cm且影响操作的分支动脉,术中即予结扎、离断;多支静脉,如直径为主干的1/3以下且试夹闭该静脉未发现明显淤血等血液回流障碍者,给予结扎、离断。5例采用体外血管重建。受体肾移植术中根据分支动脉管径、长度及位置及受者髂动脉和腹壁下动脉的情况等综合条件来选择受者相应的动脉吻合。结果 48例动脉分支吻合者在开放血流后搏动良好、吻合口通畅,术后1~7d内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该分支动脉供血区域丰富。肾静脉分支结扎者未发现淤血现象。1例高龄供肾者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无出血、肾动脉栓塞、尿瘘、输尿管坏死和新发高血压等并发症。结论正确处理移植肾多支血管变异,可获得良好移植效果。
- 谢庆祥韩聪祥李金雨黄宏伟赵力林吓聪朱显钟胡志谢智明
- 关键词:肾移植肾血管血管吻合活体供肾
- 低剂量吗替麦考酚酯在直系亲属活体肾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近年来,国内亲属活体肾移植呈明显上升趋势,鉴于供受体之间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排斥反应也相对较少,有学者提出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但目前对此尚无一致及具体的方案。为了探讨低剂量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应用的可行性,使活体肾移植技术更加安全、经济,对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具有直系血缘关系、亲属活体肾移植患者56例,活体肾移植后2周起实施低剂量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的免疫抑制方案,人/肾存活率分别均为96.4%(54/56)和98.2%(55/56)。排斥反应5例,其中2例为移植后2周内发生。肺部感染2例、带状疱疹1例、水痘1例,贫血1例、腹泻3例。结果证明应用该治疗方案疗效满意,排斥反应发生率并无增加、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且节省了费用。
- 谢庆祥韩聪祥李金雨林吓聪赵力黄宏伟朱显忠
-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法亲属活体肾移植
- 亲属活体肾移植18例报告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经验,以期提高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05-11/2006-12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收治的亲属活体肾移植患者18例,均知情同意。受体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供体年龄24~74岁,17例有血缘关系,另一例为妻子供肾。均行经腰开放手术取肾,左侧供肾15例,右侧供肾3例。术后受体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激素三联低剂量免疫抑制剂方案。结果:①所有供体在术后10d左右出院,均无严重并发症且肾功能正常。②16例受体均在术后1~3d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另2例因供肾迷走血管损伤在术后5d左右血肌酐下降到200μmol/L,1个月左右稳定在160μmol/L。1例他克莫司仅服0.5~0.75mg/d,于术后5个月出现急性排斥反应。1例术后2个月出现环孢素A急性肾毒性(血药浓度谷值为343μg/L)。2例出现药物性肝炎。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术较为安全,排斥反应少,结果满意。免疫抑制剂宜采用低剂量方案。
- 谢庆祥韩聪祥李金雨林吓聪赵力黄宏伟
-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供者肾切除术器官移植
- ATG与抗CD3单克隆抗体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 2009年
- [目的]比较抗人体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与抗CD3单克隆抗体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应用ATG(77例)与抗CD3单克隆抗体(24例)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TG组与抗CD3单克隆抗体组在术后1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透析过渡比例、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年人/肾存活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ATG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继发感染率显著少于CD3单克隆抗体组(P〈0.05)。[结论]身体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考虑用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而耐受力较差或老年患者宜使用ATG治疗以策安全。
- 韩聪祥谢庆祥李金雨林吓聪赵力黄宏伟
- 关键词:抗淋巴细胞血清
- 慢性移植肾肾病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在慢性移植肾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在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肾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组织形态对照观察实验,于2008-06/10在福建漳州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病理实验室完成。材料:24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的移植肾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做对照。方法:34例参试者肾组织标本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成厚3μm的切片,正常非免疫性血清封闭,依次加一抗、二抗及SP复合物,DAB显色,苏木精复染,透明封固。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4例肾组织标本的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3者间及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病理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定性分析:在移植肾肾病的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和胞膜多呈强阳性表达。定量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金属蛋白酶2在正常组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组间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且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随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而金属蛋白酶2则略有下降趋势。同时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651,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异常是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重要表现,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通过上调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引起移植肾纤维化。
- 韩聪祥谢庆祥赵力李金雨林吓聪
- 关键词:慢性移植肾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