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30066)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晓光吴焜姚云英刘敏申善良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弓形虫
  • 3篇蛋白
  • 3篇基因
  • 2篇蛋白表达
  • 2篇免疫
  • 2篇弓形虫感染
  • 2篇包囊
  • 1篇遗传学
  • 1篇疫苗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宿主
  • 1篇情智
  • 1篇组蛋白
  • 1篇组蛋白修饰
  • 1篇细胞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小鼠
  • 1篇慢性
  • 1篇慢性感染
  • 1篇免疫反应

机构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晓光
  • 6篇吴焜
  • 3篇刘敏
  • 2篇杨培梁
  • 2篇申善良
  • 2篇姚云英
  • 1篇程璐
  • 1篇陈龙飞

传媒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宿主巨噬细胞与弓形虫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弓形虫是一种古老的顶复门单细胞原虫,严格胞内寄生及感染几乎所有来自于温血动物的有核细胞。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全球约有1/3的人口曾感染或感染弓形虫,在法国等西欧地区血清阳性率甚至可高达80%。弓形虫作为一类重要的机会性致...
陈龙飞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巨噬细胞免疫学效应
文献传递
截短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C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其初步应用
2014年
目的克隆截短的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C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SAG2C蛋白,并探讨其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已知的弓形虫SAG2C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用RT-PCR技术从弓形虫Prugniaud(PRU)株的总RNA中扩增截短的SAG2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ET32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用重组SAG2C蛋白ELISA法检测弓形虫感染血清特异抗体,观察初步应用效果。结果从弓形虫PRU株总RNA中扩增出截短的SAG2C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SAG2C;该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能表达可溶性大小为51ku的SAG2C蛋白。Western blot显示重组SAG2C能被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识别;以重组SAG2C蛋白、重组SAG1蛋白及BAG1蛋白ELISA检测精神病患者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7%(23/285)、4.56%(13/285)和7.37%(21/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tSAG2C,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具有用于弓形虫感染诊断的潜在价值。
程璐吴焜陈晓光
关键词:弓形虫表面抗原克隆蛋白表达免疫反应性
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SRS9基因的克隆表达
目的:重组表达刚地弓形虫ME49株缓殖子期特异性抗原SRS9基因,初步分析其免疫特性。方法:根据SRS9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应用PCR技术从弓形虫ME49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RS9基因片段,分别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
阮嘉雯罗蓝妮吴焜陈晓光
关键词:弓形虫
文献传递
纳米佐剂增强弓形虫SRS9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效能研究
为研制高效弓形虫核酸疫苗,预防弓形虫感染,本研究选取弓形虫缓殖子含量最丰富的表膜蛋白SRS9基因为疫苗候选基因.为提高其免疫原性,选取纳米材料entranster-in vivo作为佐剂,探究其提高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效果...
林皑叶翀黄科星赵爽刁雪崇陈晓光吴焜
关键词:弓形虫核酸疫苗包囊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age-specific cis-regulatory elements in Toxoplasma gondii
Toxoplasma gondii is a member of the phylum Apicomplexa,which exhibit complicated life cycles,involving transm...
Min LiuYunying YaoShanliang ShenKun WuPeiliang YangHongjuan PengXiaoguang Chen
文献传递
弓形虫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弓形虫复杂的生活史包含多个生命阶段、多种宿主和多种生存环境,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换,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均需要精密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弓形虫缺乏其他真核生物典型的转录因子,却存在着丰富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相关研究证明,弓形虫在转录后水平存在着以组蛋白修饰为主的大量修饰机制,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和类泛素化等;同时发现弓形虫非编码RNA在弓形虫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弓形虫的致病机制,从而有效防治弓形虫感染提供了可靠依据。
杨培梁陈晓光
关键词:弓形虫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
弓形虫PRU株慢性感染小鼠脑部包囊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实验小鼠脑内包囊的时空分布特点,为探讨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情志和行为改变提供病理基础。方法弓形虫PRU株经口感染小鼠,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在显微镜下计算前额、海马、丘脑、小脑和杏仁核部位的包囊个数,然后随机选取上述部位的5个视野拍照,计算包囊的平均密度,并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脑组织包囊密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弓形虫感染30和90d时,HE染色和免疫组化后显微镜观察发现,小鼠不同位置弓形虫包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丘脑的包囊密度最大,其次是前额皮质、海马、杏仁核,小脑的包囊密度最小。丘脑的包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4个脑区(P<0.01),小脑的包囊密度显著低于其它4个部位(P<0.01),而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所含的包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形虫感染1个月时,杏仁核包囊密度明显低于感染3个月(F=18.314,P<0.001),但是小脑的包囊密度高于感染3个月(F=18.314,P<0.001)。结论弓形虫包囊在慢性感染小鼠不同脑组织内的分布具有时空特异性,这可能是其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
申善良刘敏姚云英吴焜陈晓光
关键词:弓形虫包囊
弓形虫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的特征及功能初步研究
背景: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原虫,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包括人类),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近期研究发现,弓形虫具有大量保守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提示表观遗传学机制...
刘敏李芬香李春缘陈龙飞杨培梁吴焜陈晓光
文献传递
The chronic Toxoplasma infection can alter mice's behavior,intelligence and emotion
Toxoplasma gondii is a ubiquitous intracellular parasite which chronically infects approximately two billion p...
Min LiuYun-Ying YaoKun WuHong-Juan PengXiao-Guang Chen
文献传递
弓形虫感染引起的情智行为异常及其发生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弓形虫的慢性感染可以导致宿主的情智和行为的改变。其机制主要包括:1)弓形虫感染对宿主神经细胞的直接损害;2)弓形虫感染导致的宿主免疫病理反应;3)弓形虫感染对神经递质的影响等,但具体作用的靶点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弓形虫感染所引起的情智行为异常及其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申善良姚云英刘敏吴焜陈晓光
关键词:弓形虫情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