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43B02)

作品数:14 被引量:171H指数:7
相关作者:谢水祥陈勉蒋官澄王慧云全先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济宁医学院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废水
  • 3篇絮凝
  • 3篇钻井
  • 3篇钻井废水
  • 3篇钻井液
  • 2篇絮凝剂
  • 2篇石油磺酸盐
  • 2篇矸石
  • 2篇无害化
  • 2篇煤矸石
  • 2篇磺酸盐
  • 2篇回收
  • 2篇共聚
  • 2篇PAM
  • 1篇淀粉
  • 1篇性能评价
  • 1篇需氧量
  • 1篇絮凝性
  • 1篇絮凝性能
  • 1篇絮凝作用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济宁医学院
  • 5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王慧云
  • 6篇蒋官澄
  • 6篇陈勉
  • 6篇谢水祥
  • 4篇全先高
  • 3篇郭继香
  • 3篇孙珊珊
  • 2篇丁林
  • 2篇石茂建
  • 2篇王军
  • 1篇李再钧
  • 1篇李志勇
  • 1篇王飞
  • 1篇樊建涛
  • 1篇刘景
  • 1篇曾琛
  • 1篇朱红
  • 1篇石茂健
  • 1篇贾少辉
  • 1篇刘传清

传媒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Chines...

年份

  • 4篇2014
  • 9篇2011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油磺酸盐对PAFSi-PAM^+处理钻井废水絮凝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测定石油磺酸盐(TRS)对絮凝体系下清液透光率、絮体上升速率、滤过速率及絮体形态的变化,研究了TRS对杂化絮凝剂PAFSi-PAM+絮凝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TRS增加了钻井废水中胶体粒子的Zeta电位,从而增加了絮凝难度。当TRS质量分数超过0.3%时,TRS与PAM+可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絮体上升速率及絮凝体系的滤过速率均高于其他体系,且由于TRS的高分散能力,将导致絮体剥落,使体系的絮凝效果变差。
贾少辉李淑玲王慧云全先高孙珊珊丁林
关键词:ZETA电位絮凝
改性煤矸石对污水中油的吸附作用
2014年
目的评估改性煤矸石对污水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酸和碱分别对煤矸石进行改性,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N_2吸附等手段对煤矸石和改性煤矸石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改性煤矸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72.4 m^2/g),对原油的吸附能力增强。结论改性煤矸石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为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处理污水。
丁林孙珊珊王慧云
关键词:改性煤矸石
含油污泥燃料化处理剂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含油污泥主要有清罐油泥(罐底泥)、隔油池底泥、污水处理厂浮渣以及剩余活性污泥等几类。含油污泥含有油、苯系物、酚类、蒽、芘等具有恶臭味和毒性的物质,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危险废弃物。另一方面,含油污泥中富含大量烃类,潜在能量大,热值高,平均热值达5 000 kcal/kg以上。经大量室内实验,开发了一种新型含油污泥燃料化处理剂,可处理多种类型的石油和石化行业含油污泥,能使含油污泥迅速破乳,脱去水后的泥渣彼此不粘连,不结块,干燥后的泥渣易于燃烧,还可与燃煤混烧。含油污泥干化物燃后灰渣及与燃煤混烧锅炉排放的烟气均满足我国相关排放标准要求,不会造成额外的环境影响,实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再利用。
谢水祥陈勉蒋官澄李志勇邓皓王蓉沙
关键词:含油污泥热值燃料化
凝胶型钻井液提切剂性能评价与作用机理被引量:7
2011年
常规的钻井液提切剂(如HV-CMC、HEC等)已不能满足无固相钻井液新体系性能和环保要求,使用后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为此,以生物聚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表面活性剂活化、复合等工艺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弱凝胶提切剂。进行了新型提切剂的性能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并在塔里木轮南油田进行了成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提切剂具有优良的抗盐、抗温性能和高剪切速率黏度(在0.3r/min的剪切速率下,黏度达90000mPa·s以上),携岩能力强,可生物降解,无毒,满足了钻井工程要求和环保要求。
谢水祥蒋官澄陈勉毛慧王飞刘传清
关键词:无固相钻井液弱凝胶
矸石基PSFA的制备及其对钻井废水的处理被引量:8
2011年
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铝铁(PSFA)絮凝剂。考察了pH、n(Si):n(Al+Fe)对矸石基聚硅铝铁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灼烧过程中煤矸石的晶型结构发生了变化,采用向碱提取液中加入酸提取液并加压的方式制得的絮凝剂具有最佳絮凝效果。红外光谱表明所制得的聚硅铝铁絮凝剂中硅、铝、铁均以聚合态存在。当n(Si):n(Al+Fe)=1:1,pH在3-4时为其最佳絮凝条件,用于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处理时,COD去除率〉95%。
王慧云全先高石茂建王军郭继香
关键词:煤矸石絮凝剂
PAFSi-PAM^+-CTAB复合体系在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考察矸石基聚硅铝铁絮凝剂(PAFSi)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合体系在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最佳配比,通过测定体系的透光率和化学需氧量(COD),考察不同投药体系对胜利钻井废水的处理能力,利用显微镜测定絮凝体的形态,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矸石基聚硅铝铁絮凝剂与PAM+、CTAB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与PAM+、CTAB的复配体系;聚硅铝铁为3 mL、PAM+质量分数为0.05%、CTAB质量分数为0.2%时,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具有最佳处理效果,COD去除率达到97%。
王慧云全先高石茂建王军郭继香
关键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化学需氧量
破解塔里木盆地群库恰克地区井壁失稳难题的钻井液技术被引量:12
2011年
塔里木盆地群库恰克地区油气产层主要位于石炭系和泥盆系,岩性复杂,已完钻的几口探井钻进过程中共发生了200次井下复杂及钻井事故,严重影响了钻井工程进度、增加了钻井成本。采用X射线衍射仪、页岩线性膨胀分析仪等对该地区失稳井段的地层矿物组分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测试,结合泥页岩线膨胀率评价试验、滚动回收率评价试验、失稳井段岩石黏土矿物和全岩矿物分析,找到了井壁失稳的原因:①失稳井段泥页岩的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伊/蒙间层、高岭石和绿泥石,缺失蒙脱石,岩样泥页岩膨胀率低;②井壁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伊利石的分散作用;③现场所用水基钻井液体系滤液进入地层是导致井壁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此认为:采用抑制能力和封堵能力强钻井液是预防和减少该区块井壁失稳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技术对策包括:①筛选合适的防塌钻井液处理剂及体系;②分地层设计和使用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防塌钻井液和分地层钻井液设计较好地满足了该地区钻井工程的实际要求,降低了井下复杂和钻井事故的发生概率,缩短了钻井周期,提高了钻井效率,节约了钻井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谢水祥蒋官澄陈勉邓皓李再钧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石炭纪二叠纪井壁失稳防塌钻井液
复合体系对与碱反应后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考察了石油磺酸盐、聚合物及矿化度对与碱反应后的原油模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3种因素共存时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使与碱反应后的模拟油油水界面剪切黏度降低,而聚合物的存在则使油水界面剪切黏度显著上升;降低矿化度有助于界面剪切黏度的上升,但其上升的程度比聚合物的要小得多;3种因素共存时,聚合物为非常显著性影响因子,矿化度及石油磺酸盐为非显著性影响因子。
郭继香王慧云李淑玲孙珊珊
关键词:正交试验石油磺酸盐矿化度
改性淀粉絮凝剂DTCS-AM的制备及絮凝性能被引量:10
2014年
以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醚化等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淀粉(DTCS),然后以DTCS为骨架与丙烯酰胺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考察单体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并考察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的絮凝能力。结果表明,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40℃,时间3 h,引发剂用量4 mmol/L,淀粉与单体质量比1∶2.2;DTCS-AM具有较好的絮凝结构,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具有较强的絮凝能力,絮凝剂用量为80 mg/L时,其COD去除率大于95%。
石茂健王慧云全先高刘景徐志强
关键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淀粉絮凝剂接枝共聚
Preparation of a Novel Coal Gangue–Polyacrylamide Hybrid Flocculant and Its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被引量:5
2014年
A novel flocculant based on hybrid coal gangue-polyacrylamide (HCGPAM) has been prepared by using modified coal gangue and polyacrylamid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reparation such as reaction time, temperature, concentration of the polymer monomer and ratio of initiators are investigated. The product i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a (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s well as viscometry. The flocculating tests on oiffield drilling wastewater show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is 85.5% and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is 53.6%.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al gangue could be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flocculant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ercial polyacrylamide (PAM) or PAM/ coal gangue blend.
全先高王慧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