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ZDB2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ZDB22)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贺林波李燕凌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公共服务
  • 1篇意识形态
  • 1篇私法
  • 1篇嬗变
  • 1篇公法
  • 1篇公共
  • 1篇公私法关系
  • 1篇法律
  • 1篇法律关系
  • 1篇场域

机构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贺林波
  • 1篇李燕凌

传媒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论公共服务视野下的公私法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现代社会中,公私法关系存在着否认论与肯定论两种基本观点。从逻辑与事实的层面来考察,公私法关系否定论者大都或多或少地混淆了法律定义与法律分类的问题,进而否定法律可划分为公私法的可能性;而肯定论者大多以法律的外在形式特征作为划分公私法关系的标签,导致许多新出现的法律难以归属到公私法的范畴之中。在公共服务的范畴下,不仅公私法关系可以获得较好的理解,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公私法发展新趋势对现有公私法关系理论形成的挑战。
贺林波李燕凌
关键词:公共服务公法私法法律关系
规范与事实双重场域下公法精神的嬗变
2015年
"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法律精神发展史的主要内容;公法精神的演变表现为"意识形态"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当代社会中,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融合了"规范"与"事实"、"意识形态"与"科学理论"的隙罅,但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一些未解的难题。只有将公法精神定位于"公共服务",基于现实去完善"公共性"的限制条件,才有可能解决"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留下的难题。
贺林波
关键词:意识形态公共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