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ZW001)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毅李跃红吴晓梅詹七一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代言
  • 1篇代言人
  • 1篇侗族
  • 1篇都市
  • 1篇学科
  • 1篇研读
  • 1篇言说
  • 1篇言说者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学
  • 1篇人文学科
  • 1篇少数民族文学
  • 1篇少数民族作家
  • 1篇社会和谐
  • 1篇社会责任
  • 1篇世俗
  • 1篇守望
  • 1篇女性
  • 1篇女性生存

机构

  • 4篇昆明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黄毅
  • 1篇李跃红
  • 1篇詹七一
  • 1篇吴晓梅

传媒

  • 1篇作家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守望和谐──论袁仁琮小说的价值取向
2008年
侗族作家袁仁琮的小说创作有明确的价值追求。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界,前期的作品一体化的痕迹比较明显,后面的作品则有独立的价值追求。尽管九十年代后作家的创作环境宽松了,但袁仁琮没有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他的小说中,他关注弱势群体,致力于社会和谐,严以律己,脚踏实地地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奉献才智,自觉地充当着和谐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黄毅
关键词:侗族社会责任社会和谐
言说者 代言人 评判者──从《梦城》看少数民族作家民族情感的实现方式
2008年
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可以从其叙事上的言说角色的特点来分析。少数民族作家作为言说者,在反映本民族人民生活的作品里,往往既是代言人,又是评判者。这种特殊的言说者角色,使得他们的作品常常对其言说对象爱恨交加,从而使作品在情感上被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特色。
黄毅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
经典研读:意义、问题与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经典阅读乃支撑人文学科存在的基础。但人文经典阅读却普遍遭遇冷落,大学人文学科教育亦莫能外。由于本科生经典阅读改善尚有诸多限制,人文学科研究生学习,几乎成为现有状况中实现经典研读目标的最佳也是最后机会。由于学生阅读经典存在各种困难,因而教学方法设计对于帮助学生完成阅读十分重要。鲍姆加藤《美学》研读引导过程剖析,或可提供一个例证说明。
李跃红
关键词:人文学科
沈从文的“经典重造”焦虑及成因被引量:1
2009年
在沈从文创作最旺盛的年代,他的头脑中始终有着"经典重造"的焦虑,这种焦虑从他要求作家应具有的创作态度,他对写作技巧的重视,他对作品产生的社会作用的期待,以及他用时间来评判文学作品的价值,要求文学作品像传统经典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等方面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经典重造"焦虑的原因,首先是沈从文认为传统经典在新时期里已失去了意义,其次是他相信文学作品能产生重造社会的作用,第三是他对国家、民族及社会有责任感。
黄毅
关键词:焦虑
从张爱玲、苏青看四十年代都市女性生存被引量:1
2009年
40年代的上海以大家之态,在动荡的时局中呈现出独特的都市生存状貌。张爱玲、苏青的小说选择了市民的角度描写都市女性的生存。从小说中外在的生活环境、女性的自我社会身份定位、内在的世俗价值追求等方面可以看到,作家以非主流的边缘化抒写,完成了对时代的关注和反映。
吴晓梅詹七一
关键词:都市女性生存世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