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28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龙登高赵亮彭波任志强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近世中国农地产权的多重权能被引量:12
- 2010年
- 近世中国地权具有多层次的权益与功能,相互关联,彼此促进。最基本的是耕作权,在流动与交易中实现土地与劳动力的动态结合,租佃制就是其中一项以未来劳动收入或土地收益贴现的农地租赁制度。其次是土地增值权益,由于未来收益具备产权保障与激励,并可通过交易而变现,从而促进了人们对土地的投资。再次,以土地为中介的多样化交易形式具有跨期调剂的金融功能,满足了农民的融通需求,在一些交易中还萌生了推动地权交易的票据化现象。地权明晰促进土地流动;地权形态的多层次性促进其可交易性;多样化交易形式又推动地权与生产要素的动态组合,从而提高土地产出与经济效率。也因此,土地在流动与资源配置中增进了产权所有者的各种权益与财产的安全性,并提供多样化选择。由于农地的权能是多层次的,并事关过去和未来的长时期分配,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界定的地权及其收益分配,土地的流转与交易就会出现障碍而受阻。
- 龙登高任志强赵亮
- 关键词:农地产权交易土地流转权益
- 近世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益比较被引量:26
- 2010年
- 佃农为地主而劳动,其性质类似于雇农,所获报酬也与雇农工资相当,这一成说使经济解释与历史认识陷入误区。实际上,近世中国佃农已经具有较大的独立生产性质,通过人格化与市场化的渠道将家庭的、地主的、市场的不同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创造财富,形成多样化的农场形态。佃农支配剩余索取权,在不确定性中获取企业家才能报酬与风险收益,其对土地与农场投入的未来收益可以通过交易变现。凡此种种,雇农都与之无缘。地权交易与租佃制度之下生产要素流转、选择与配置所推动的经济效率和土地产出,是佃农经营与小农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 龙登高彭波
- 关键词:剩余索取权雇农
- 历史上中国民间经济的自由主义朴素传统被引量:11
- 2012年
-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经济中,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大体上能够自由流动,基层社会呈现自治形态,家族、宗教与结社基本自由,政府和法律认可民间的产权与交易惯例及契约精神,并以藏富于民而不与民争利为取向。各类市镇的兴起亦凸显出民间经济与市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作用。王朝对民间与基层的干预有限,经济自由主义有效地推动资源配置、经济秩序及社会稳定,使大一统国家在低成本治理的基础之上长期延续。同时,技术条件有限、社会剩余不足也成为历代王朝重税、专制与集权的对冲或约束因素,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亦成为朴素的传统相沿成习。朴素的经济自由主义是中国经济在历史上长期领先世界的重要基础。它始终在与专制集权主义的博弈中消长,但约束条件变动时,它无法抗衡政府权力的膨胀,特别是在强化政府控制的近代潮流中,这一传统日渐式微,直至消失于国家治理与学人视野之中。
- 龙登高
- 关键词:自由主义政府控制民间经济基层社会
- 土地租佃与经济效率被引量:6
- 2012年
- 自耕农制度公平而具有效率,租佃制度下佃农受到地主的剥削且效率较低,这一传统主流成说受到史实与理论的质疑。在自由市场的情况下,地权结构取决于交易费用以及制度总盈余的高低。本文利用最优所有权结构理论分析自耕农、租佃和雇工的制度总盈余,认为土地最优经营规模、技术水平、土地禀赋、市场状况等都会影响地权结构的选择,自耕农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随后统计方法检验了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运输成本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和地权分散程度对租佃率的影响。将近代自耕农与佃农的生产规模、利润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后发现,租佃经济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优势,其原因在于租佃制使土地的资产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分离,使土地经营面积不受土地产权面积的制约,并且也实现了对耕者的择优。
- 赵亮龙登高
- 关键词:租佃制自耕农佃农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