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749)

作品数:2 被引量:313H指数:2
相关作者:毛丹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当代命运
  • 1篇市民
  • 1篇市民化
  • 1篇市民化问题
  • 1篇农民
  • 1篇命运
  • 1篇角色
  • 1篇角色理论
  • 1篇赋权
  • 1篇撤村建居
  • 1篇城郊农民
  • 1篇城乡
  • 1篇城乡衔接
  • 1篇村落
  • 1篇村落共同体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毛丹

传媒

  • 2篇社会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被引量:165
2010年
去社会学化、去社会理论化的村庄研究忽略了以下四个问题:(1)在批判社会学的视野里,村庄面临市场力量的持续冲击,后者要求土地和劳动力全部从共同体中分离,纳入作为价格形成体系的市场。故村庄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听任市场力量,还是保留村落共同体。(2)在专业社会学的视野里,如果承认现代社会还需要小型、地方性共同体的存在,以满足非市场经济性质的互助与交换,并发挥情感和社会认知方面的功能,就意味着要承认村落共同体的农业经济支撑条件在现代可能松动剥离,但它作为社区共同体仍然是正常的现代社会的基本资源;它能否在空前复杂的推压力量下采取恰当的"过海策略",实现与社会的联结,首先取决于国家和社会把何种社会视为正常。(3)在公共社会学的视野里,地方性共同体是否被视为公民社会的敌人,首先取决于公民社会被视为应基于方法论个人主义之上还是方法论社群主义之上。从后一立场看,恰当的村落共同体不是公民社会的敌人。(4)在政策社会学的视野里,国家应该在允许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积极发展乡村社区,并且在解决城乡社区的经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城乡社区衔接,避免加快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两大国家战略之间出现断裂。
毛丹
关键词:村落共同体城乡衔接
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被引量:155
2009年
用角色概念分析农民市民化特别是城郊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但是这个提议不能被主要用来指责农民担当新角色的能力低下。角色视角所能发挥的重要提示是:社会身份完整、角色期待明确、互动环境良好,以及新旧角色间的转换通道顺畅等,都是顺利实现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前提或条件;目前城郊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是农民受到了赋权不足与身份缺损、新老市民互动不良、农民特殊认同策略三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表明现行的直接影响城郊农民市民化的政府政策还存有很大疑问。
毛丹
关键词:角色理论城郊农民撤村建居市民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