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120069)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晶吴侗龙丽周彬孙晓麟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燥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s syndrome,PSS)患者抗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受体(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和作用,探讨抗体的致病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PSS伴有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B组),以及同期住院的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40例(C组)、无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24例(D组)、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E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TPO水平;间接ELISA法测定抗c-mpl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意义。结果①血清抗c-mpl抗体在A、B、C、D和E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2.5%、27.5%、12.5%、12.5%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独比较A组与B组血清抗c-mpl抗体及血清TP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4)。②PSS患者抗c-mpl抗体与抗SSA抗体具有相关性(P<0.05),与ESR、IgG、IgA水平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r=-0.32,P=0.004),与骨髓增生分化无相关性,而与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相关(P<0.05)。结论抗c-mpl抗体可能与PSS血小板减少相关,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产量减少可能是抗c-mpl抗体致病作用途径。
- 吴侗周彬龙丽张晶孙晓麟李英妮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素
- 血小板生成素及其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其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伴有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40例(A组)、曾有血小板减少已恢复正常的PSS患者22例(B组)、无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40例(C组),以及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D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PO水平,间接ELISA法测定抗TPO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意义。结果 A组TPO(129.74±17.47)pg/m L,B组TPO(330.23±18.07)pg/m L,C组TPO(364.19±12.25)pg/m L,均高于D组[(54.04±10.71)pg/m 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与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水平呈正相关(rs=0.224,P=0.039;rs=0.239,P=0.033),与补体C4水平呈负相关(rs=-0.220,P=0.041),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抗磷脂抗体水平以抗核抗体滴度无相关性(P>0.05)。PSS患者抗TPO抗体阳性率为20.59%(21/102),A、B、C组分别为17.5%(7/40)、22.7%(5/22)、22.5%(9/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TPO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组间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TPO抗体可能不是PSS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发病机制,TPO与炎症因子有一定相关性。
- 吴侗周彬龙丽张晶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