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10061)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徐海波邢立军包毅冯庆想黄月细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意识形态
  • 3篇政治
  • 3篇价值观
  • 2篇身份
  • 2篇香港社会
  • 2篇教育
  • 2篇阶层
  • 2篇核心价值观
  • 2篇港人
  • 1篇党政
  • 1篇演进
  • 1篇演进研究
  • 1篇一国两制
  • 1篇意识形态功能
  • 1篇政党
  • 1篇政党政治
  • 1篇政治价值
  • 1篇政治价值观
  • 1篇政治生态
  • 1篇政治意识

机构

  • 15篇深圳大学

作者

  • 13篇徐海波
  • 3篇包毅
  • 3篇邢立军
  • 2篇杜婷
  • 2篇冯庆想
  • 2篇黄月细
  • 1篇和杰

传媒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行政与法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学术界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岭南学刊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安徽电气工程...
  • 1篇系统科学学报
  • 1篇特区实践与理...

年份

  • 3篇2014
  • 1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民教育、意识形态与身份意识建构——从香港国民教育开展受阻谈起被引量:18
2013年
国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今天世界各国都给予了公民教育相当程度的重视,把它看作提高国民的国家认同,塑造国民的身份意识的重要途径。现当代哲学、社会学以及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在很多方面说明了国民教育绝非刻意的"洗脑",而是有着充分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香港国民教育对于构建港人的国民身份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阻力,正确对策是检视香港国民教育开展工作中的失误,并思考国民教育开展的正确途径和策略。
徐海波邢立军
关键词:国民教育意识形态身份意识
内地与香港意识形态对话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由于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内地与香港意识形态具有异质性,内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香港奉行自由主义。内地与香港不同意识形态间对话不是为了一方说服另一方,而是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和相互学习。对话已成为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意识形态创新的基本动力,是不同意识形态信仰者的一种心智习惯和美德。除此以外,频繁的经贸往来,网络化的兴起,两地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都表明内地与香港进行意识形态对话既有必要性,也存在可能性。
包毅徐海波
关键词:意识形态
列宁的意识形态功能论被引量:1
2012年
列宁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精神,对意识形态功能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列宁对意识形态功能的概括主要有:意识形态论证和捍卫统治阶级的合法性;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思潮,凝聚人心;意识形态源自特定阶级根本的利益需求,具有利益阐释和利益维护功能。
包毅
关键词:列宁意识形态功能合法性
解码香港社会群体意识形态的伦理向度
2013年
香港不但要实现主权回归,更要实现香港社会群体意识形态中以"国家、民族、身份"等为核心伦理价值取向的回归。欲达此目的,我们必须对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伦理向度的形成原因以及伦理特质有深刻洞悉。在我看来,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伦理向度形成事实上受到东西方两种不同伦理文化的共同作用,正是"东西方伦理文化"在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合流",导致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伦理特质为:伦理向度的基础为中国传统伦理,伦理向度的形态为次生伦理,伦理向度的主流为商业伦理。
徐海波
关键词:伦理向度
解构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脉络被引量:3
2013年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又离不开文化的形塑。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西方现代文化和商业文化在香港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交融的过程,从侧面反映了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又为探讨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史提供了线索。因此,解构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脉络,洞察港人观念体系形成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内地和香港思想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徐海波冯庆想
关键词:文化脉络
香港与内地核心价值观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对事物进行真假、善恶、美丑评价时所依据的是非标准和在行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香港在其一百多年的特殊经历中形成了融中西方传统价值观于一体的独特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对重商、自由、民主、法治、多元等西方传统价值的推崇,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勤劳、勇敢、拼搏、务实、诚信、和谐、稳定、包容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秉持。在与内地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中,旨在挖掘其相同之处,希望架起香港与内地进一步沟通的桥梁。
黄月细徐海波
香港政治价值观之争及走向分析
2013年
自1997年回归至今,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日趋紧密,但香港社会日益凸显出爱国爱港派与泛民主派关于"一国"主导下的"两制",还是"两制"先导下的"一国"的政治价值观之争;这种纷争归因于香港"屈辱"和"被遗弃"的殖民史,以及回归前港英政府的"光荣撤退"计划所造成的巨大政治变迁和落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两地的政治价值观终将在渐进中达到融合。
和杰
关键词:政治价值观一国两制
香港社会阶层分化与政党政治的演进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二战后香港经济发展促使社会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阶层分化,从而为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随着中英会谈和香港政制改革的开启,香港政党开始产生并不断发展,政党政治初步形成。就从目前来看,香港政党政治发展尚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探讨。
杜婷徐海波
关键词:阶层分化政党政治演进
中国梦与香港群体意识的整合被引量:1
2014年
深入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丰富外延,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引领,寻求香港和内地的社会共同发展目标为契合点,建构中国香港梦,形成两地人民共同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通过"中国梦"价值引导,以国家意识形态有效整合香港群体意识,切实推进香港以国家认同、民族依附、价值归属等为核心要素的人心全面回归。
徐海波
关键词:中国梦
交互主体性与港人的国民意识构建
2013年
建立在传统"主体"认知模式基础上的"自我中心主义"是香港与内地两地居民之间矛盾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通过对话和交流构造交互主体性,是增进香港与内地居民相互理解和信任,推进二者共建国民身份的有效途径。现当代西方学者对交互主体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港人国民意识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
徐海波邢立军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身份认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