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51)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建芳邹崇理夏年喜李可胜贾改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贝叶斯主义与指称主义
- 2009年
- 在意义理论中,指称主义的历史是最为悠久的,它受到的攻击也是最多的。对指称主义的攻击主要是针对同一性替换规则的,有太多的事例说明同一性替换规则不具有普遍性,这种攻击多是建立在归谬论证的基础上的。查尔默斯也认为指称主义是错误的,不过他的证明角度比较新颖,其着手点是主观贝叶斯主义;证明方式也更丰富。虽然如此,他的论证其实也是针对同一性替换规则的。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说,自然语言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如此之丰富,试图用一种意义理论解释所有表达式的意义也许只是天方夜谭。
- 夏年喜
- 关键词:内涵语境
- 两种不同的悖论观——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次协调逻辑解悖方案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次协调逻辑解悖方案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悖论观,二者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重大差异:(1)对悖论中所包含的矛盾认识不同;(2)解悖思路不同;(3)对悖论产生根源问题认识不同;(4)解悖结果不同。
- 王建芳
- 关键词:说谎者悖论
- 形式语义学和汉语语义研究
- 2009年
- 形式语义学的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基于各自不同的侧重对自然语言语义展开了研究。从形式语义学角度分析汉语语义,汉语灵活语序的语义问题以及汉语句法和语义的关系等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 贾改琴邹崇理
- 关键词:形式语义学句法语义
- 否定与否认:说谎者悖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 2008年
- 说谎句"f:f不是真的"中否定词含义的理解和刻画,是说谎者悖论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巴威斯等在说谎者悖论的研究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否定与否认的差异,在对比分析有关说谎者悖论的两种不同解决方案(罗素型解释和奥斯汀型解释)的过程中,凸现了否定和否认的区分及其价值:罗素型解释表明说谎者悖论源于否定和否认的混淆,而建立在对说谎者悖论更加精致分析基础上的奥斯汀型解释则指出,否定和否认的混淆仅是说谎者悖论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 王建芳
- 关键词:否认说谎者悖论
- 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被引量:6
- 2009年
- 逻辑和语言的研究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领域。在语义领域,其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自上世纪下半叶诞生起就呈现出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尽管在形式语义学框架内逻辑始终强势影响着自然语言的研究,但自然语言的丰富性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研究也一直作用于逻辑工具的创新。
- 邹崇理李可胜
- 关键词:逻辑语言形式语义学自然语言交叉互动
-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传统解悖方案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是近年西方悖论研究的重要典范,在诸多解悖方案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与传统解悖方案的比较研究,指出二者在解悖思路、对说谎者悖论产生根源问题的认识、解悖方案的实质、解悖结果等方面均存在重大差异。
- 王建芳
- 关键词:说谎者悖论
- 从DRT与SDRT看照应关系的逻辑解释被引量:4
- 2010年
- 照应关系是各种自然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其中以代词的照应关系最为典型。单数代词有的看似逻辑中的个体常项,有的看似个体变项,但对有些句子中的代词来说这两种解释都有缺陷。对代词进行解释无非是要准确地找出其先行语,DRT首先从动态的角度给出了刻画方式,不过DRT完全不考虑话语的融贯性问题,而事实却是:不同的语句序列在融贯性上是有很大差异的。SDRT由于引入了修辞结构,并在修辞结构的基础上定义了融贯性最大化原则,因而不仅能给出话语的逻辑形式,还能对话语的融贯程度作出判定,并依据融贯程度的不同,找出融贯性最强的话语。话语的融贯程度不同,其清晰程度就不同,这就决定了SDRT比DRT有更强的解释力。
- 夏年喜
- 关键词:DRT
- 处理照应关系的范畴类型逻辑
- 2007年
- 范畴类型逻辑把自然语言的毗连组合归结成运算和推演,而运算和推演所依赖的毗连组合则遵循"邻近原则"逐层逐级进行。话语表现理论擅长刻画的自然语言语句中代词和名词的照应关系,在范畴类型逻辑那里很难通过邻近毗连组合的运算推演体现出来。近年来,西方学者Jager尝试增添范畴类型逻辑的推演工具去描述自然语言的照应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为恰当说明句子序列中的照应关系,还需对Jager的方案做一点增补。
- 邹崇理
- 关键词:照应关系
- 态度语境中的同一替换问题——巴威斯等对弗雷格方案、罗素方案的分析和评判
- 2008年
- 巴威斯等认为弗雷格对涵义和所指的区分不能合理解释替换规则在态度语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原因在于:(1)态度报告从句中的表达式有时不能提供概念性内容,有时不能提供合适的概念性内容;(2)态度报告中语言表达式指示其通常涵义的做法,是对语义无辜原则的放弃;同样,罗素对态度语境中同一替换问题的处理也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他放弃了两个重要的常识:(1)摹状词是语法单位,(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其语义值是个体;(2)一个通名的语义值是个体。针对如上不足,巴威斯等重新确立了态度语义研究的目标,对态度语境中同一替换原则的适用性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
- 王建芳
- 关键词:摹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