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6A05)

作品数:9 被引量:294H指数:8
相关作者:包维楷张咏梅罗鹏吴宁陈文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岷江上游
  • 3篇土壤
  • 2篇植物
  • 2篇干旱河谷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植被
  • 1篇优势种
  • 1篇优势种群
  • 1篇油松
  • 1篇油松人工林
  • 1篇幼林
  • 1篇栽培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物营养
  • 1篇生活型
  • 1篇生活型谱
  • 1篇生物学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4篇包维楷
  • 3篇张咏梅
  • 3篇吴宁
  • 3篇罗鹏
  • 2篇庞学勇
  • 2篇陈文年
  • 1篇赵云锋
  • 1篇丁建林
  • 1篇刘世全
  • 1篇陈宏志
  • 1篇乔永康
  • 1篇丁德蓉
  • 1篇贾渝
  • 1篇何静
  • 1篇孙庚
  • 1篇何丙辉
  • 1篇晏兆莉
  • 1篇冷俐
  • 1篇刘俊华
  • 1篇向双

传媒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管理措施对川西北草地土壤氮和碳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1
2005年
川西北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草地承包后 ,草地建设中出现了各种草地经营管理方式———围栏、翻耕和完全的人工建设。采用常规化学分析和气压过程分离 (BarometricProcessSeparation ,BaPS)法 ,对不同类型草地 (天然放牧草地、围栏草地、翻耕草地和人工草地 )的土壤氮、碳库以及反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N2 O和CO2 排放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地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为 10 1.8和 5 .1g·kg-1,比典型的亚高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 (分别是 181.3和 7.4 g·kg-1)明显低 ,而且 ,与通常的观念不同的是 ,土壤NO3 - N含量是NH4+ N含量的 3~11倍。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地过度的人为干扰造成的。研究还发现 ,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氮、碳库 ,氮转化速率和土壤呼吸有显著影响。天然放牧草地围栏后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升高 ,比如 ,围栏草地和翻耕草地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比天然放牧草地高 6 1%、5 8%和 4 6 %、5 1%。氮转化速率和土壤呼吸大大加快 ,尤其是在翻耕草地 ,比如 ,翻耕草地的总硝化速率和N2 O排放速率分别是天然放牧草地的 5 .1和 2 .4倍。因此 ,虽然春季翻耕可能提高作物 (包括牧草 )产量 ,但它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生态学风险 ,包括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CO2 和N2 O的量以及淋溶?
孙庚吴宁罗鹏
关键词:川西北草地土壤氮草地管理反硝化速率人工草地建设
岷江上游祁连山圆柏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28
2005年
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祁连山圆柏群落外貌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生活型谱中以地面芽植物为主,但一年生植物也占有较大比率,具有一些温带植物群落特征.该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只有乔、灌、草3层,无层间植物及地被层.乔木层只有祁连山圆柏1种;灌木层以高山绣线菊的重要值最大,为1533;草本层以丛生苔草重要值最大,达到368.在不同坡度样地中,大坡度样地上具有相对较多的幼苗和幼树,而低坡度样地有刺灌木和适口性差的草本较多,这主要是由于坡度不同导致样地上放牧强度不同造成的.由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祁连山圆柏种群总体上为衰退种群,如果任由放牧等干扰继续下去,群落将向灌丛草甸方向演替.群落上层盖度对下层盖度影响较大,且各层盖度大小与其多样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陈文年吴宁罗鹏
关键词:生活型谱群落结构放牧
岷江上游油松人工林对降水的截留分配效应被引量:59
2004年
为了评估人工油松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 ,选择岷江上游典型的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 ,定位监测了冠层对 1年中共 136次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 .观测期降水总量为 80 5 8mm ,林冠截留、茎流和穿透水量分别是 2 97 892、6 7 771和 4 4 0 137mm ,林冠截留率、茎流率、穿透率分别为 36 97%、8 4 1%、5 4 6 2 % .林外降水量大于 0 3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 ,而大于 2 8mm时 ,才观测到树干茎流 .林冠对降水的截流分配与降水量、降水形态以及林分特征密切相关 .冠层截留量、茎流量和穿透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但冠层截留率与降水量呈对数负相关 ,而茎流率和穿透率呈对数正相关 ;林冠对降雪的截留强于降雨 ,而降雨的穿透量强于降雪 .同一降水事件下树干茎流量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加 .松针自身吸水对降水有一定的截流分配作用 .综合分析表明 ,岷江上游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较其他油松林林冠对降水有更好的截留率 .
鲍文包维楷何丙辉丁德蓉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茎流林冠截留
岷江上游祁连山圆柏群落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被引量:14
2004年
应用方差分析、χ2 -测验、点相关系数和Jaccard指数等技术对岷江上游祁连山圆柏群落中 12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 12个优势种群在总体上呈显著的负联结 ,这跟该群落目前所处的演替状态及干扰造成的环境不稳定有密切的关系 .②在 6 6个种对中 ,经 χ2 -检验联结性达到显著的有 4对 ,即西南樱桃与多叶飞蓬 ,腋花马先蒿和甘川紫菀 ,黄总花与银莲花 ,多叶飞蓬和甘川紫菀 .这 4个种对显著的联结性跟物种本身的生物学习性有关 .③金花小檗、川西锦鸡儿是该群落逆行演替的代表种 ,由二者之一参与形成的各种对联结性最弱 ,这两种植物与群落中的其它物种形成较强的联系 ,还需要一个过程 .图 1表 5参
陈文年吴宁罗鹏晏兆莉
关键词:种间联结性
青藏高原东部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土壤环境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综述目前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及水土流失情况的研究现状 ,指出其存在 :(1)重点轻面 ,对生态恢复过程研究不多 ;(2 )重植被调查 ,而对土壤环境变化研究较少 ;(3)对迹地生态环境变化机理研究不多等问题 ,提出迹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与生态恢复过程相结合 ,应展开对采伐迹地影响最大的生态环境因子的地下 0 .4m和地上 1.5m的立体空间层次的综合长期定位研究。
庞学勇包维楷张咏梅
关键词:采伐迹地暗针叶林水土流失青藏高原东部生物学性质
不同坡向人工油松幼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层片的物种多样性与结构特征被引量:37
2004年
调查和分析了岷江上游大沟流域的 4个坡向 (偏东坡N -E80°、偏西坡N -W 85°、偏南坡S -E10°、偏北坡N-W2 0°)人工油松 (Pinustabuliformis)林下地表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特征。在 4个坡向的油松林下共发现 13种苔藓 ,各林下苔藓物种组成数量在 6 - 13种之间 ,并且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冰川青藓 (Brachytheci um glacile)、大羽藓 (Thuidiumcymbifolium)、厚角绢藓 (Entodonconcinnus)、密叶美喙藓 (Eurhynchiumsavatieri)、小酸土藓 (Oxysteguscuspidatus)和光萼苔 (Porellapinnata)为这 4个坡向油松林下的共有种 ,其中冰川青藓、大羽藓为优势物种。 4个坡向人工油松幼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出现频率分别为 10 0 % (偏西、偏北油松林 )和 96 .7% (偏东、偏南油松林 ) ,其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平均厚度分别在 5 .5 0 %± 0 .90 %至 2 5 .6 6 %± 2 .76 %、4 80 .6 7± 133.6 5至 2 72 4 .80± 4 19.72株 /m2 和 4 .73± 0 .31至 6 .83± 0 .73mm之间。无论是苔藓植物层片的多样性指数还是结构参数 ,均以偏东坡向的油松林下为最低 ;而偏西坡向的油松林下除厚度略低于偏南坡向外 ,其他指标均最高。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坡向是形成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差异的重要环境因素 。
雷波包维楷贾渝刘俊华
关键词:坡向PINUS
土壤种子库对原有植被恢复的贡献被引量:76
2003年
In pursuit of more sustainable approaches to ecosystem management, there is an obvious need to restore native plan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ignificance of soil seed bank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restoration of native plant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Ref
张咏梅何静潘开文陈宏志赵云锋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地表植被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葡萄栽培的土壤适宜性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区气候生态适宜的前提下 ,本区的土壤条件亦能确保鲜食和酿酒葡萄优质高产。运用叶片分析与土壤分析相结合诊断土壤对葡萄的养分供应 ,葡萄叶片的养分含量主要与品种特性有关 ,也因土壤条件而异 ,但又具有“中低氮、高中磷和高钾”的总体营养组合特征 ,同时铁、锌营养大多不足。这大致与供试土壤部分供氮不足、大部磷、钾丰富的状况相对应。此外 ,土壤 pH、质地、土层厚度等基本能满足葡萄建园的要求。因此葡萄园应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 ,实施诊断、平衡施肥 。
向双刘世全陈庆恒丁建林乔永康
关键词:葡萄土壤适应性干旱河谷植物营养
岷江柏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地理空间差异被引量:34
2004年
对现存岷江柏分布区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表明 ,土壤容重理县居群最小 ,最大的为茂县居群 ,理县居群与茂县、马尔康、丹巴居群间有显著性差异 .土壤总孔隙理县居群较大 ,但其孔隙组成中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比 (CP NCP)较小 ;金川、小金、马尔康和丹巴居群虽土壤总孔隙不大 ,但其孔隙组成较合理 ;茂县居群土壤总孔隙小 ,非毛管孔隙数量又大 .土壤持水量直接与土壤孔隙状况有关 ,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理县居群最大 ,茂县居群土最小 ,茂县居群土壤持水量与其它居群间有显著性差异 .土壤自然含水量是土壤孔隙状况与持水能力的综合体现 ,0~ 2 0cm层土壤自然水量顺序为 :丹巴 >金川 >小金 >理县 >马尔康 >茂县 ,茂县居群与其它居群土壤自然含水量有显著性差异 .建议在干旱河谷区实施造林规划时 ,选择土体较稳定、人为干扰少、种植初期有水源保障的阴坡或半阴坡 .图 5表 3参 2
庞学勇包维楷张咏梅冷俐袁志忠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干旱河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