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11D005022000011)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勃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天坛小历史和中国大历史
- <正>围绕着天神地祗人鬼展开的国家祭祀礼仪,在我国传统社会国家事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定场所是祭祀活动赖以展开的必备要素,中国历代重视礼仪建筑的修造和维护,以提供符合礼制要求的祭祀场所。首都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
- 张勃
- 文献传递
- 明代国家山川祭祀的礼仪形态和多重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明代国家山川祭祀礼仪是中国国家山川祭祀传统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形态在明太祖时期已经基本确定。这一礼仪主要可以从山川祭祀的主体、对象、时间、场所、陈设、乐舞、仪式程序等方面考察。其中,山川祭祀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藩王、府州县等层面;祭祀对象大致可分为岳镇海渎、陵山、京畿山川、天下山川和外夷山川等;祭祀时间因祭祀形式不同而不同;祭祀的场所主要在坛场和祠庙。明代山川祭祀礼仪是一套复杂的仪式和象征体系,具有多重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山川为万民所瞻仰,乃财用之所出,山川祭祀是崇拜和感恩山川的表达;第二,山川是国土疆域的象征,山川祭祀是建立统治合法性、确认和维护权力秩序的重要手段;第三,山川"能出云,为风雨",是天意的载体,以回应灾变为内容的山川祭祀是统治者发挥公共职能的重要方面。
- 张勃
- 关键词:明代国家祭祀
- 从国家祭祀场所到公共活动空间——关于活化北京七个祭坛公园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3
- 2013年
- 明清时期兴建于北京内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等祭坛,本是国家祭祀场所,进入民国以后,均被辟为公园,成为公共活动空间。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辛亥革命之后发生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仪式活动和仪式表演活动重新出现在祭坛公园中,这是对祭坛公园的活化,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祭坛公园在传统礼仪文化传播和当前礼仪重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有必要厘清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如下对策加以解决:一是加强礼仪文化研究,汲取他国在活化礼仪空间方面的经验;二是活化祭坛公园,不仅要有仿古的仪式表演,还要有真正的仪式;三是区别对待仪式和仪式表演,并将仪式和仪式表演的进行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四是采取整体眼光,强化延续祭祀传统的意识和实践。
- 张勃
- 关键词:国家祭祀祭坛公共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