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ST04)

作品数:2 被引量:54H指数:2
相关作者:潘建明于培松孙维萍洪丽莎王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生物量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程度
  • 1篇物量
  • 1篇小型底栖生物
  • 1篇灰色聚类
  • 1篇灰色聚类法
  • 1篇丰度
  • 1篇长江口
  • 1篇春季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篇王小谷
  • 1篇张东声
  • 1篇孙维萍
  • 1篇于培松
  • 1篇杨丹
  • 1篇潘建明
  • 1篇王春生
  • 1篇洪丽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其陆架春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26
2010年
2007年4—5月对长江口及其陆架海域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有18个类群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1117.19±820.36)个/10 cm2,平均生物量为(754.87±546.37)(μg.干重)/10 cm2,其中线虫是绝对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95.42%,占总生物量的55.35%。其他优势类群分别是桡足类、多毛类和动吻类。垂直分布研究表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数量的65%分布于0—2 cm层,其中线虫分布于0—2 cm层的数量约占64%;桡足类集中分布于0—2 cm层,占该类总量的88%以上;多毛类分布于0—2 cm层的数量约占61%。各区块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海陆架深水区>长江口近岸>杭州湾。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盐度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线虫丰度成显著的正相关,与多毛类,桡足类丰度以及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近底溶解氧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多毛类,线虫丰度以及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桡足类丰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调查海域沉积物的中值粒径,粘土粉砂含量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多毛类,线虫丰度以及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位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含量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线虫丰度、多毛类丰度,桡足类丰度相关不显著;沉积物中异养细菌含量与多毛类丰度呈显著负相关。
王小谷王春生张东声洪丽莎杨丹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灰色聚类法评价长江口、杭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被引量:28
2009年
通过2007年秋季航次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综合调查,研究了长江口与杭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重金属汞、砷、铜、铅、锌、镉、总铬的含量与分布,利用灰色聚类法对海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评价。参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通过灰类白化权函数确定海水水质分级界限及各参评指标对不同等级的聚类权,构建了海水中重金属的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合理地评价海水中的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与杭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的重金属总体情况良好,但是汞、铅含量偏高,尤其是汞。长江口外以北、杭州湾北岸口外及舟山群岛邻近海域的海水水质相对较差,陆源排污为主要影响因子。
孙维萍于培松潘建明
关键词:灰色聚类法重金属长江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