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ZW013)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桃洲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歌
  • 1篇新诗
  • 1篇新诗发生
  • 1篇音调
  • 1篇音律
  • 1篇语言
  • 1篇语言风格
  • 1篇中国当代诗歌
  • 1篇少年
  • 1篇少年中国
  • 1篇声音
  • 1篇诗本体
  • 1篇诗歌
  • 1篇诗人
  • 1篇挪用
  • 1篇重要维度
  • 1篇维度
  • 1篇现代派
  • 1篇现代诗

机构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桃洲

传媒

  • 1篇艺术广角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被引量:4
2009年
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综合作用,当代台湾新诗在语言构造上有一个重要维度,是时“古典”的执守与坚持。通过考察台湾1950~1960年代的“现代派”、1970年代的“乡土诗”和198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诗歌的状况,可分析当代台湾新诗语言对“古典”进行挪用、转化与重置的情形,“古典”资源一方面积极参与了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创造.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其间得失会给大陆新诗带来启示。
张桃洲
关键词:古典现代派乡土诗后现代
论西渡与中国当代诗歌的声音问题被引量:3
2008年
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对诗歌的声音问题素有研究,他曾指出:“一首诗中有活力的部分是以某种方式同语言风格和文句意义缠在一起的音调……音调是诗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没有音调语言便会失去活力,诗也会失去生命。”
张桃洲
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声音语言风格现代诗人音调句意
论《少年中国》的形式诗学——以新诗“发生”为背景的考察
2010年
在新诗草创期,《少年中国》同人的诗学探索有其值得关注的独异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个群体以音律为核心的形式意识,接着追溯了这种形式意识的来源及其实质,最后立足于新诗发生的背景,考察了早期新诗坛杂沓语声中《少年中国》诗学探索的意义。作者认为,《少年中国》的诗学探索在当时普遍的诗歌'新'与'旧'对峙的格局中,增添了一些后来被反复讨论的向度,如诗的音律、诗与'非诗'、诗的本体、诗与散文等;其形式诗学也因较多社会文化理想的融入溢出了新诗自身的边界。
张桃洲
关键词:《少年中国》音律象征主义诗本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