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Z014)
- 作品数:8 被引量:122H指数:5
- 相关作者:郭道久陈冕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协作治理是适合中国现实需求的治理模式被引量:79
- 2016年
- 协作治理是不同于以科层体系为基础的传统政府管理的治理理念。协作是较合作更高形态的组织间关系,它强调多元主体基于共同目标的参与、且成为真正意义的决策者,协作主体要共同行动且地位平等,但不排斥实际的领导者存在。在西方语境中,协作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国内公共事务管理模式,而合作治理则是国际社会的治理模式。在中国的语境下,合作治理更强调参与主体的平等地位,而协作治理则强调多元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发挥各自的特定作用。协作的理念切合当前中国社会治理从政府单一主体走向多元治理、政府实际发挥主导作用的现实,比合作治理更有适用性,是中国遵循治理导向从而实现良好治理的现实选择。在中国的地方治理中,杭州的"社会复合主体"是一个协作治理比较成功的案例。它形成了从问题触发、动员力量到协商对话、建立信任、过程承诺,再到取得中间成果并形成长期愿景基础上的依赖和共赢关系的过程,建立起了共识形成、行动整合、沟通交流和利益协调等协作机制,从而较好解决了松散型的集体行动问题。
- 郭道久
- 走向复合治理: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变革——基于四川仪陇燎原村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农村民间组织的兴起是近年来的显著现象。农村民间组织主要有政治层面的自治组织、经济性组织、社群性组织、社会服务性组织等类型。它们通过提供经济服务、技术支持、文化娱乐、社会福利等形式,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村民利益表达和社会整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村民间组织与基层政府、村"两委"以及村民,共同构成了村治的参与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良性互动,将引发乡村社会治理的变革,使之走向一种复合治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良好治理。
- 郭道久陈冕
- 关键词:农村民间组织乡村治理
- 论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个政治过程
- 2012年
-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操作问题,更是一个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过程。它从管理和服务入手,却是以管理和服务促进统治的过程;它在党的领导下实施,是党在转型期实现自身的历史性转变的过程;它本身就是政治发展的内容,从内部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
- 郭道久
-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治过程政治发展
- 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功能被引量:4
- 2015年
- 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具有促进社会整合、维护和谐稳定、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协调平衡两种民主形式以及推动协商民主完善创新等功能。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功能的路径包括发挥民主党派高层次协商的独特优势、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创新统一战线的协商民主形式、规范和落实工作机制、提高各主体协商能力、融合国家形态和非国家形态民主形式等。
- 郭道久
- 关键词:统一战线
- “以社会制约权力”:理念、内涵和定位被引量:5
- 2011年
- "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一种民主思想,是对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这两种民主理论的融合,同时也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有效结合。它是现代民主中权力制约的方式之一,强调的是通过来自社会领域的力量对国家权力构成一种非强制性的制衡,以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完善民主的权力制约机制。作为权力制约的一种方式,"以社会制约权力"是现代民主所需要的,但又不是惟一的,它需要与"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一起服务于现代民主政治。
- 郭道久
- 关键词:社会权力民主
-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政府发展的一种形式,本身就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种包含关系决定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政治发展将是同一个进程,对政治发展具有内在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以扩大公民和社会的政治参与,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提升政治系统能力,促进民主化进程,维护政治稳定。
- 郭道久
-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治发展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稳定
- 法团主义视角下“枢纽型”社会组织解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北京等地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出现的新事物,它在组织的建立、结构、运作等方面都体现出较明显的法团主义特征。在法团主义路径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将成为破解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挖掘其社会管理和服务潜能,进而促成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重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也需要解决好垄断、行政化等问题,提高自身能力和公信力,真正扮演好以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的角色。
- 郭道久董碧莹
- 关键词:法团主义社会
- 在国家形态民主与非国家形态民主间寻求契合点——关于当代中国民主发展路径的思考被引量:6
- 2010年
- 国家形态民主一直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主要领域,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但限于一些条件的制约,国家形态民主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一些重大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突破。于是,非国家形态民主在20世纪末获得了发展空间,并一度成为中国民主的一种"象征"。但非国家形态民主毕竟不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部,甚至不是主体,它并不能取代或代表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所以,当前的民主发展,必须在国家形态民主与非国家形态民主之间寻找契合点,以充分利用非国家形态民主积累的民主经验和营造的环境,推动国家形态民主的发展。其基本思路就是,在参与—治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以社会制约权力"的途径来是实现这种二者的融合。
- 郭道久
- 关键词: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