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H40F01)
- 作品数:82 被引量:152H指数:5
- 相关作者:郑炳林史志林陈继宏陈光文张重洲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劳费尔中亚古代语言文字研究浅介——以吐火罗语、藏语、西夏语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美国语言学家伯托尔德·劳费尔对中亚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以其对吐火罗语、藏文、西夏文发表的三种成果为代表,内容涉及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外来词ri、汉语中的吐火罗语外来词"阿魏"、藏文书写形成时间与藏文语源、西夏文音韵学与句法结构等丰富内容,由此可窥其在语言学研究上重细节与实证、与历史学相结合、跨学科、立足科学的研究方法等特点。
- 陈继宏
- 关键词:吐火罗语西夏文
- 蕃占时期敦煌“上”“下”部落考论
- 2016年
- 吐蕃占领敦煌后,来自本土的擘三部落曾入驻瓜沙一带,并将一部分敦煌居民纳入麾下,以居住地的左、右区域为据分上、下二部以造籍纳税,其行政级别为擘三部落下辖的二级部落,规模小于同期的行人、丝绵等部落。在蕃族管辖之下,此二部落百姓仍以农耕为业,并可与当地其他部落自由通婚。
- 陈继宏
- 从敦煌写本看《灵棋经》的源流演变被引量:4
- 2014年
- 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和敦煌抄本,对《灵棋经》一书的作者、注者及系统源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厘清了流传过程中的谬误,为全面认识这部文献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资料。
- 王晶波
- 关键词:敦煌写本
- 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创意关键技术研究
- 2015年
- 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是一条对话之路,是一条人类文明之路。加强丝绸之路研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现中国梦,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引擎带动促进西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传统文化丝绸之路创意人类文明中华民族区域经济
- 吐鲁番地区尼僧初探——以高昌国及唐西州为例
- 2016年
- 高昌国及唐西州时期,正值吐鲁番地区佛教势力快速发展,此时尼僧及尼寺大量出现。尼僧本身来源广泛,在内部存在着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之差。作为一个特殊的宗教群体,尼僧过着普通的寺院宗教生活,也积极参与世俗生活。尼僧从这两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社会并与之紧密结合,在政府的干预和控制下,发挥着自己特殊的社会作用。
- 张重洲
- 关键词:尼僧社会地位世俗生活
- 敦煌五兆卜法文献的缀合与定名
- 2013年
- "五兆"是唐五代时期曾经十分流行的占卜术,宋以后消亡。敦煌保存的30个卷号的五兆卜法文献,为我们认识五兆占卜的内容、方法及其在敦煌民间的流行提供了难得的材料。本文在中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五兆卜法文献的残卷进行了进一步的比勘梳理,又缀合了四件残卷,并就其定名和系统提出了新的看法。
- 王晶波
- 关键词:缀合
- 《修文殿御览》编纂考被引量:7
- 2014年
- 《修文殿御览》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类书文献之一,加之敦煌遗书中有其残卷,故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修文殿御览》编纂情况的梳理却仍感欠缺,故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修文殿御览》的编纂背景、编纂过程、编纂者以及流传、辑佚等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旨在展现《修文殿御览》在传世文献中的流传情况,并为敦煌本《修文殿御览》的整体研究作铺垫。
- 刘全波
- 关键词:类书编纂
- “开拓与守护: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上的白银”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5年
- 从地理交通与遗迹、丝绸之路与白银历史、石窟、岩画、石刻、墓葬、白银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白银文化战略、红色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等六个方面对"开拓与守护: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上的白银"学术研讨会进行综述。此次会议对于白银乃至丝绸之路研究、白银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史志林沈渭显
-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
- 庆阳地区佛教古塔考述
- 2015年
- 庆阳地区南控关中,北扼狄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陇右与古代两京之地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班彪的《北征赋》中所言:"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兮,息郇邠之邑乡。……登赤须之长坂,入义渠之旧城。……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览高平而周览……"[1]庆阳是古代很早就被开发利用的地区,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佛塔,显示出这一地区佛教的独特面貌。本文详细论述了庆阳地区的15座佛塔,阐述了其构造结构,以及修建的时间和现在保存中存在的问题。
- 赵世金
- 关键词:佛塔丝绸之路文化价值
- 西夏佛教艺术中的童子形象被引量:3
- 2015年
- 西夏时期佛教艺术中童子形象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不管从莲花中化生的童子还是世俗社会礼佛供养的童子,他们都真实地再现了生命本真,赋予童子更多的意义和内涵。西夏艺术家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地创造属于自己本民族的元素特征,他们笔下的童子有的赤身裸体,憨态可掬;有的扭动身躯、活泼可爱。这些童子形象在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出现,无论是来自佛教经义,还是世俗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西夏童子的生活与风貌,让我们更多了解一个神秘的西夏童子世界。
- 王胜泽
- 关键词:佛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