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02SC02-077)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魏寿江何一王崇树侯华芳王城更多>>
-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胃癌耐羟基喜树碱细胞株SGC-7901/HCPT的建立及其生物学性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人胃癌耐羟基喜树碱细胞株即SGC-7901/HCPT,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SGC-7901/HCPT;用细胞计数法描绘SGC-7901/HCPT和亲代细胞株即SGC-7901的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SGC-7901/HCPT对多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耐药特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GC-7901/HCPT与SGC-7901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历时9个月建成人SGC-7901/HCPT;SGC-7901/HCPT增殖减慢,倍增时间比SGC-7901延长8.2h;SGC-7901/HCPT对HCPT的耐药指数为9.583,与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柔红霉素(DNR)、足叶乙苷(VP-16)均无交叉耐药;SGC-7901/HCPT的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比SGC-7901增多。结论本课题建立了SGC-7901/HCPT,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SGC-7901,具有耐药细胞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何一王崇树魏寿江王城侯华芳
- 关键词:人胃癌细胞株羟基喜树碱
- 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HCPT的耐药机制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人胃癌耐羟基喜树碱细胞株即SGC-7901/HCPT的耐药机制。方法:通过光镜和电镜观测SGC-7901/HCPT与人胃癌细胞株即SGC-7901形态和超微结构差异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SGC-7901/HCPT与SGC-7901之间的TOPO-Ⅰ、TOPO-Ⅱ、P-gp、GST-π、BCL-2表达异同来探讨SGC-7901/HCPT的可能耐药机制。结果:(1)光镜下SGC-7901/HCPT细胞大小不一致,形态不规则,胞浆较丰富,核小而不规则,可见巨核现象;而SGC-7901细胞呈圆梭形,大小一致,核圆形;电镜下SGC-7901/HCPT表面指状突起明显,胞浆内有较多的核糖体及粗面内质网,线粒体较多。(2)SGC-7901/HCPT的TOPO-Ⅰ表达较SGC-7901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而TOPO-Ⅱ、P-gp、GST-π、BCL-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GC-7901/HCPT趋向细胞成熟分化,这可能是其产生耐药的形态学表现。TOPO-Ⅰ的表达下降则可能是SGC-7901/HCPT耐HCPT形成的分子基础。
- 何一王崇树魏寿江王城侯华芳
- 关键词:人胃癌细胞株耐药
- SGC-7901/HCPT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建立和鉴定
- 2012年
- 目的:建立多药耐药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并探讨移植瘤的耐药特性。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耐药细胞株SGC-7901/HCPT分别接种于裸小鼠左侧背部皮下和右侧背部皮下,在SPF级动物合格环境下饲养,观察肿瘤细胞成瘤情况,用MTT法比较移植瘤细胞对羟基喜树碱的敏感性及免疫组化测定其耐药基因TOPO-Ⅰ表达的变化。结果:SGC-7901和SGC-7901/HCPT裸小鼠移植成瘤率为100%,无自行消退现象。MTT法测定SGC-7901/HCPT和SGC-7901/HCPT/nude的IC50分别为4.686μg/mL和4.381μg/mL,与移植前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药基因TOPO-Ⅰ表达分别为2.964±0.162和2.953±0.172,差异无著性意义。结论:以SGC-7901/HCPT细胞建立的裸鼠皮下耐药移植瘤模型,仍保持体外的耐药活性和基因表型,为耐药机制和逆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 何一王崇树魏寿江王攀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移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