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A302) 作品数:10 被引量:73 H指数:4 相关作者: 商少凌 董强 商少平 洪华生 张彩云 更多>>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基于两种半分析算法的水体吸收系数反演 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42组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获得的遥感反射率、水体各组分吸收系数的实测数据,对QAA(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和GSM(Garver-Siegel-Maritorena)算法在寡营养的南海和富营养的福建沿岸两种不同类型水体的吸收系数反演进行了检验。以水样测量值为参考,两种算法在本研究水体中的反演成效与他人在其它水域的研究结果相当。QAA算法在南海的反演成效高于福建沿岸水体。对于443nm的总吸收系数a(443),南海的对数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4,平均相对误差ε为7.9%,对数平均偏差δ为0;福建沿岸水体RMSE=0.190,ε=30.6%,δ=-0.167。GSM算法在两类水体的反演成效类似,a(443)之RMSE和ε,南海分别为0.156和27.7%,福建沿岸分别为0.146和32.1%;但从a(443)的δ值看,其在南海反演值低于实测值(δ=-0.142),在福建沿岸则略呈高于实测值(δ=0.016)。两种算法中的部分经验参数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是产生反演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反演精度,对算法中经验参数的更进一步区域化调整可能是必要的。 汪文琦 董强 商少凌 吴璟瑜 李忠平西北太平洋部分海域AVHRR、TMI与MODIS遥感海表层温度的初步验证 被引量:28 2007年 选取[10~35°N,110~165°E]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利用2002年7月~2005年12月Argo浮标数据对AVHRR/MODIS/TMI SST的daily(升轨)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VHRR/MODIS/TMI daily SST与Argo浮标5~6 m层温度总体的均方差rms在0.6~0.9℃,平均偏差bias在-0.2~0.2℃,平均绝对偏差bias_abs在0.3~0.7℃.这与三传感器全球范围的SST反演目标相当,说明在本区域SST反演不存在显著偏差.各遥感SST与浮标温度的差异存在季节变化,夏季偏高,很可能与夏季垂直混合较弱,比对采用的实测水温与海表温度差距较大有关.在3种遥感SST中,TMISST偏离实测值的程度最高,且偏离范围较大.作者认为这与该区域黑潮经过,产生诸多涡旋和锋面,SST时空变化剧烈而TMI空间分辨率较低有关.本研究将为此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多源SST融合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依据. 孙凤琴 张彩云 商少平 商少凌关键词:微波成像仪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 台湾海峡真光层深度半分析算法遥感反演的真实性检验 被引量:4 2007年 应用SeaWiFS遥感数据,采用最新的基于固有光学特性的半分析算法进行台湾海峡真光层反演,与卫星过境时间±2小时内实测的数据比对的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16.7%,均方根误差为0.077 81,遥感反演与实测数据之间相关系数达到0.87.相对于叶绿素反演算法(平均相对误差38.0%,均方根误差0.152 4,相关系数0.56),有较高的反演准确性.说明该算法不仅适用于Gulf of Mexico、Monterey Bay和Arabian Sea,也适用于台湾海峡. 陈晶晶 商少平 商少凌关键词:台湾海峡 真光层深度 叶绿素 台湾海峡MODIS遥感SST的初步验证 被引量:3 2011年 海表层温度(SST)是一个决定海气相互作用以及生物栖息条件适宜性的海洋环境关键参数,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手段获取,对检验锋面多发、水文条件复杂的近岸区域卫星遥感SST产品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大型海洋环境多层监测浮标获取的SST数据对台湾海峡MODIS遥感SST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MODIS遥感与实测SST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两者的均方根误差为0.51℃,平均偏差为-0.02℃,平均绝对偏差为0.42℃,相关系数为0.988;MODIS遥感与实测SST数据之间可能存在季节性差异,均方根误差以夏季最大. 李雪丁关键词:物理海洋学 台湾海峡 南海北部夏季海表二氧化碳分压及其海气通量的遥感算法初探 被引量:8 2008年 基于2004年夏季南海北部现场调查数据初步建立单一温度参数与温度和叶绿素a双参数估计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遥感经验算法.采用一组独立数据(2000年夏季)检验的结果,单一参数和双参数算法反演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22.1μatm(1atm=101325Pa)和6.3μatm,说明南海北部夏季叶绿素a对pCO2的时空变动仍然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采用双参数算法是必要的.进一步结合卫星风场数据计算夏季南海北部海气CO2通量,2000年夏季CO2通量为7.65mmol.m-2.d-1,与基于实测数据估算的通量基本相符.多年平均的遥感海气CO2通量的空间差异显著,表明基于现场数据的简单外推可能导致较大的不确定性,现场与遥感手段的结合是提高大尺度碳通量观测可靠性的理想手段. 朱钰 商少凌 翟惟东 戴民汉关键词:遥感 南海北部 二类水体颗粒吸收光谱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对两种颗粒吸收光谱测量方法的差异性及在二类水体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推导指出.颗粒后向散射是T方法(Transmittance method)较T—R方法(Transmittance and Reflectance method)测量结果偏高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偏高程度同时取决于颗粒的后向散射和吸收性质;对福建沿岸典型二类水体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表明:与T—R方法相比.T方法测量所得总颗粒、非藻类颗粒、藻类颗粒的光学密度.在400~700nm波段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5%、40.0%、33.1%.根据理论推导和实际测量分析结果,提出在中国近海二类水体中需采用T—R方法来替代T方法测量颗粒吸收光谱的建议. 董强 洪华生 商少凌关键词:二类水体 海洋站数据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被引量:14 2011年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使用条件;初步分析了海洋站数据质量控制过程;针对海洋站数据特点,对某一海洋站某月逐时数据分别采用3δ检验法和格拉布斯检验法进行整体检验和分组检验,并采用曲线拟合手段表现质量控制结果。结果表明,对海洋站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以后,数据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显示出对数据进行分组检验的必要性。 史静涛 周智海1998~2010年夏季台湾海峡西部沿岸海水遥感透明度的年际变化 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透明度卫星遥感算法,提出将一个基于固有光学特性的、适用于沿岸海域的算法应用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域,反演获得1998~2010年SeaWiFS遥感透明度时间序列.根据这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该海域夏季透明度低值(<4 m)年份出现在1998、2001和2006年,高值(最高值达到10 m)年份出现在1999、2004和2010年.控制这一年际变动的因素,以目前有限的数据来看,主要是径流与上升流共同引发的水华强度的变化.此外,该海域透明度在研究时段内没有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甚至在2006年之后,似乎在持续加深,说明海峡西岸活跃的经济活动,在1998~2010的13 a间,暂时没有对沿岸水质产生显著的破坏性的影响. 林法玲关键词:SEAWIFS 年际变化 颗粒吸收系数T-R法测定中光程放大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由颗粒散射作用引起的光程放大效应是影响水体中颗粒吸收系数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T-R测定方法(Transmittance-Reflectance method)和将比色皿置于积分球内的测定方法,测量6种样品的颗粒在滤膜上、悬浮液中的光学密度,计算光程放大系数β,利用传统拟合方法获得较为稳定的光程放大系数(β-1=0.507+0.636×ODf).测量结果同时表明,光程放大系数具有波长依存特性,呈现滞后效应;本文提出新的引入波长(λ)、滤膜上颗粒光学密度(ODf)2个参数的二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得到β-1(λ)=(0.135+0.225×ODf(λ))×λ0.203,该方法实现了对光程放大效应更为精确的校正. 董强 洪华生 商少凌关键词:FILTER 近十年厦门湾赤潮发生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2001—2010年历史赤潮记录、热带气旋、500 hPa高空形势、地面形势以及逐日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资料,分析研究了近十年厦门湾赤潮发生与热带气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外围暖舌的影响下,厦门湾往往会发生赤潮。热带气旋诱发厦门湾赤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8月,诱发赤潮的热带气旋可归纳为南海西行型、台湾岛东部靠近型和南海东移北上型3类。其中热带气旋南海西行型诱发厦门湾赤潮较多。 曾银东 陈剑桥 李雪丁关键词:赤潮 热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