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J129)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马海娟杨亚冉思尧师伟伟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延安时期
  • 2篇文艺
  • 1篇新英雄传奇
  • 1篇叙事
  • 1篇叙事传统
  • 1篇延安文艺
  • 1篇英雄传奇
  • 1篇政党
  • 1篇政党意识
  • 1篇知识
  • 1篇日记
  • 1篇史料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作家
  • 1篇女英
  • 1篇女英雄
  • 1篇权力
  • 1篇作家
  • 1篇文艺活动
  • 1篇文艺政策

机构

  • 5篇延安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马海娟
  • 1篇师伟伟
  • 1篇冉思尧
  • 1篇杨亚

传媒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延安职业技术...
  • 1篇河北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新儿女英雄传》看延安时期“新英雄传奇”小说的生产被引量:2
2021年
广义上的“新英雄传奇”属于“革命叙事”的派生物。救国御辱抗战的爆发,民族形式问题大讨论的开展,边区劳模文化的发展,新的文艺生产机制的出现,促使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借鉴民间文化资源,共同推动了“新英雄”叙事的繁荣。以《新儿女英雄传》为代表的“新英雄”叙事继承了民间英雄叙事的“故事性”“传奇性”等特点,同时又塑造了具有新特质的、成长了的新英雄,探索出了“新人”的“成长”路径,论证了现代民族国家合法性的逻辑起点。对“新英雄”的建构,则显示了新文学尝试建构自己主体性的努力。
马海娟冉思尧
关键词:叙事传统
无限的“想象”与有限的“真实”——由萧军《延安日记》中的几则史料说起被引量:1
2017年
2012年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的出版是延安文艺研究领域的盛事,但不少学者在引用时缺乏最基本的识辩。本文拟通过考证萧军下乡期间日记,来说明其日记真实的有限。萧军日记的主要价值在于忠实记录本人思想流变,而非客观佐证边区。
马海娟冉思尧
关键词:日记
延安《讲话》前的文艺政策与莫耶的文艺活动
2014年
成长于五四时期的莫耶,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37年到达延安。在延安《讲话》前宽松、优越的氛围中,莫耶创作出了《延安颂》等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也写下了《丽萍的烦恼》等暴露边区病态落后、批判边区缺陷的、"鲁迅风"小说。但在《讲话》的规训后,莫耶创作的批判性则逐渐隐遁。
马海娟杨亚冉思尧
关键词:歌颂《讲话》
从文小姐到武将军——延安时期女性作家的精神变迁被引量:3
2015年
延安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创作,是构建延安文艺的重要力量和资源。这些作家多觉醒于五四时期,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抗战爆发后,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牺牲精神、包括浪漫情怀的感召下,这些女性作家离开物质充沛、条件优越之地,奔赴延安,走上继五四之后的又一次反叛,开启了另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前延安时期特殊的文艺政策使她们找到了精神的依托。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的新指向,让其中的许多人陷入精神的困境和身份的焦虑。她们艰难蜕变,羽化成蝶,终于融入工农兵文学的洪流。
马海娟
关键词:延安时期女性作家
政党意识与延安文艺的建构
2013年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既规训了延安文艺的路向,也生产了具有政党意识的"知识",即新的延安文艺。延安文艺运动使知识分子意识逐步被政党意识所取代,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开始让位于政党意识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而以整风运动为肇始的、新的文艺生产机制的生成过程,也印证了权力与知识生产之间的连带关系。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梳理政党意识与延安文艺的建构之间的关系,可使人们对延安文艺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理性的理解。
马海娟师伟伟
关键词:规训政党意识权力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