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N201119)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智生许斌李灿松马鑫杰杨卉芷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民族
  • 4篇民族地区
  • 3篇文化景观
  • 3篇橡胶
  • 3篇景观
  • 3篇边疆
  • 2篇多民族
  • 2篇乡村
  • 2篇民族关系
  • 2篇民族乡
  • 2篇民族乡村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多民族聚居区
  • 1篇信用
  • 1篇信用社
  • 1篇山地
  • 1篇少数民族地区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空间

机构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云南交通职业...

作者

  • 5篇周智生
  • 4篇许斌
  • 2篇李灿松
  • 1篇杨永生
  • 1篇斯琴
  • 1篇杨卉芷
  • 1篇马鑫杰

传媒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热带地理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云南民族乡村新兴民间互助组织与传统民间互助组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民族乡村传统民间互助组织和新兴民间互助组织在产生背景、组织结构、成员构成及功能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区别,社会关系、乡村精英和社会资本等在各自的运作过程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民间互助组织存在规模小、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结构松散、组织功能单一等问题。
李灿松斯琴
关键词:民族乡村社会建设
全球化背景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橡胶文化景观的兴起——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选取西双版纳全州作为大研究区,其所辖的基诺山区为具体调查点,点面结合,采用RS遥感、GIS技术、参与性农村访谈(PRA)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西双版纳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空间格局演变和过程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动,橡胶林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机制;橡胶文化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其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发展风险性的增加,民族发展互补性的减少,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等不利于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许斌周智生
关键词:民族地区
西南边疆地区山地多民族聚居区社会空间分异与演变研究——基于桂西德峨镇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西南腹地诸多地区提出"城镇化上山"和"就地城镇化"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选取在西南山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滇、黔、桂交界且有壮、彝、苗、瑶、仫佬和汉等多民族杂散居区—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县为个案研究地点,综合运用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来分析案例地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下导致的各民族生计方式的垂直差异,在不同的地域环境里形成了特有的劳动分异格局,并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多元传统文化,经过一定的时空演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南山地特有的山区和坝区多民族社会空间垂直分异格局。通过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空间分异的特征不同于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乡土性、族群性、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是维系山区多民族社会空间的主要因素,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下的生计转型与相应人地关系变化是多民族社会空间演变的主要机制。其次,在当下社会科学研究空间转向(Space turn)和空间研究文化转向(Culture turn)的学术背景下,挖掘了农村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文化驱动下社会空间分异的机理、要素和演进趋势,提出了多民族共生空间是新型多民族社会空间建构的新思路,这为研究多民族聚居山区和农村社会空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许斌周智生
关键词:多民族社会空间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提高其竞争力——基于农村信用社与其它银行博弈的角度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突破了传统的从农信社自身的静态角度研究的模式,从金融博弈的角度,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信社与其他银行的博弈入手,通过动态的竞争机制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只有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才是农村信用社增强其竞争力的最佳策略。为此,本文提出增设网点、实施积极的营销贷款方式、扩资增股、借助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跨境业务等建议,以增强农村信用社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竞争力。
马鑫杰杨永生杨卉芷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农信社博弈规模经济
新时期边疆民族乡村民间互助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以滇西北民族乡村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民族地区民间互助组织在全球化、中央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加大和市场逐步发育中不断发展壮大。数量不断增加和管理体制缺乏的民族乡村民间互助组织体现出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其不断发展依赖于民族乡村强大的社会资本,而传统的血缘关系联系的紧密性被大大削弱,权威和乡村能人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力量。从民族地区民间互助组织的动力机制来分析,主要归因于民族乡村基层管理的变革、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村民固有的传统文化、市场经济中村民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人口不断外流等方面。
李灿松周智生
关键词:民族乡村滇西北
全球化背景下滇南山地多民族农业文化景观的演变及其民族共生关系响应——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山地多民族地区农业文化景观的演变与当地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密切相关。运用遥感、GIS技术,并结合田野调查,点面结合,分析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受全球化的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使导致橡胶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这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演化机制。橡胶文化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经济收入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特色经济、文化的损害,民族发展互补性的减少以及民族经济共生关系的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民族共生关系受到影响,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橡胶文化景观上。通过研究文化景观演变与民族关系的关联,可以丰富人地关系理论的内涵,引入民族因素和文化因素来思考民族地区人地关系,扩展当今全球化变革影响下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同时也在实践上为做好民族工作和构建新型和谐民族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许斌周智生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多民族地区橡胶文化景观时空分析及影响——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橡胶种植成为近年来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其文化景观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通过选取西双版纳全州作为大研究区和其所辖的基诺山区为田野调查点,点面结合,研究分析了西双版纳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稻作文化受全球化的影响正逐渐式微,因经济利益驱使导致的橡胶林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橡胶文化景观兴起的主要空间机制。橡胶种植在给少数民族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以及现代化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多样性的破坏、民族发展风险性增加、民族发展互补性减少、民族共生关系打破,民族感情和民族认同让位于经济利益,民族乡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等不利于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许斌周智生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