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093) 作品数:8 被引量:55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学东 崔琳 李英 卜贵军 吕薇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湖北民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草甘膦对大豆超微结构及光合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8年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和非抗草甘膦大豆东农42喷施草甘膦后大豆光合器官叶片的超微结构变化,并结合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测定,对比分析了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在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对草甘膦的表现及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抗草甘膦大豆对草甘膦的胁迫可以看作是一种适应。它首先经过一个损伤期,然后进入修复期,最终到基本恢复,表现出对草甘膦的抗性。而东农42的光合系统及光合功能则被草甘膦所彻底破坏。本文对其原因进行探究,以期为转基因作物育种尤其是超微结构方面的研究及草甘膦作用机理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卜贵军 刘洪梅 李英 崔琳 王学东关键词:抗草甘膦大豆 超微结构 光合作用 大豆豆荚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被引量:16 2008年 以大豆东农42、东农163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豆荚和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在鼓粒始期R5、鼓粒期凡、生理成熟期R7对豆荚进行遮光处理,研究豆荚对籽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荚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光合速率在生理成熟期R7最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呈下降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上升;整个测定生育期内,东农42、东农163豆荚叶绿素含量分别占其叶片的7.63%和7.25%,可溶性蛋白含量占其叶片的53.47%和48.82%;在鼓粒始期R5进行遮光处理表明,豆荚的光合产物对籽粒重的贡献率达到7.34%~15.06%。 杨阳 苍晶 王学东 崔琳 王兴 周子珊关键词:大豆 豆荚 光合作用 大豆子叶发育过程中显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 2009年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贮藏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贮藏物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贮藏物质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在子叶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在花后45d以后逐渐减少。花后60d时,子叶细胞中仅有少量淀粉粒存在。淀粉粒的减少可能与脂类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蛋白体在子叶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多,花后45~60d数量增加较快。脂体在花后25~45d数量增幅大。起初脂体分布在细胞壁附近。花后60d时,脂体在蛋白体的表面呈镶嵌状分布。 李英 吕薇 卜贵军 崔琳 王学东关键词:大豆 子叶 淀粉粒 蛋白体 大豆花芽分化和发育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5 2009年 以无限型开花大豆品种东农47(Glycine max(L.)Merr.cv.Dongnong47)为实验材料,对其花芽分化和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花芽分化分为4个主要时期:(1)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和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雄蕊雌蕊结构分化期;(2)大豆花的发育过程中不同轮花器官发育时间上的重叠现象,以及同轮上的同种花器官存在着发育时间及程度上的差异,不符合ABC模型理论;(3)花瓣的发育在早期迟缓,后期才迅速发育,直至高过雄蕊。 吕薇 崔琳 王学东关键词:大豆 显微结构 扫描电镜 大豆子叶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5 2009年 东农47(Glycin max L.‘Dongnong 47’)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贮藏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贮藏物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贮藏物质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在子叶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在开花45天前逐渐增多,之后则逐渐减少。生理成熟期时,子叶细胞中仅有少量淀粉粒存在。淀粉粒的减少可能与细胞发育过程中能量需求有关。蛋白质体经历了由少到多、由不均匀分布向均匀分布的转变。脂体在积累的过程中数量逐渐增多,起初仅有少量在细胞壁周围散布。生理成熟期时脂体垂直于细胞壁和蛋白质体的表面呈镶嵌状排列。脂体除了在细胞质中分布外,在蛋白质体中也有分布。开花25天后子叶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对质体片层结构观察表明,片层在逐渐减少,到成熟时几乎消失。子叶的光合活性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由具光合活性的器官转化成贮藏器官。 王学东 李英 崔琳关键词:大豆 显微结构 大豆豆荚光合物质转运与分配对籽粒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8年 运用透射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液体闪烁计数仪和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研究了大豆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豆荚光合产物对籽粒发育的影响。结果如下:在鼓粒初期、鼓粒中期、鼓粒后期豆荚都向籽粒转运光合产物;豆荚和叶片在鼓粒中期14C-同化物的转运量达到最大;叶绿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达到最高。鼓粒中期豆荚的转运量可达叶片转运量的35.6%;鼓粒后期豆荚、叶片的转运量都有所下降,但叶片下降幅度大于豆荚,此时期豆荚对籽粒的转运量达到叶片的59.6%。可见在鼓粒后期,当叶片光合功能开始衰退时,豆荚的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刘洪梅 李英 卜贵军 吕薇 崔琳 苍晶 王学东关键词:大豆豆荚 籽粒 喷施草甘膦对大豆表皮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以抗草甘膦大豆及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施用草甘膦,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来研究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的不同作用.试验结果如下:抗草甘膦大豆在喷施草甘膦后,表皮细胞、气孔在喷施草甘膦后有一定的变形,到喷施后3~5 d开始逐渐恢复.东农42与抗草甘膦大豆明显不同,表皮细胞、气孔都随着天数的增加变形程度加大.通过统计上表皮的开口气孔数,结果表明气扎数首先出现与对照的偏离,之后抗草甘膦大豆逐渐与对照相接近,而东农42的变化逐渐偏离对照. 卜贵军关键词:大豆 草甘膦 表皮细胞 扫描电镜 草甘膦对大豆叶片超微结构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0年 喷施草甘膦后研究大豆莽草酸、叶绿素以及叶片超微结构变化,揭示草甘膦对大豆伤害的机理。喷施草甘膦后,大豆品种东农42叶绿体内产生嗜锇颗粒,片层结构变得稀薄,淀粉粒减少;由于叶绿素含量降低,东农42莽草酸积累;随后叶绿体变形裂解,细胞膜从细胞壁上脱落,细胞瓦解。相比之下,GTS40-3-2叶肉细胞的液泡、叶绿体、叶绿体片层、淀粉粒等先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后恢复;叶肉细胞出现嗜锇颗粒,表现为先增多,后减少,大约1周后消失;莽草酸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叶绿素先下降后恢复,恢复过程需要2周左右。 卜贵军 郑小江 王学东 崔琳 李英 吕薇关键词:转基因大豆 草甘膦 超微结构 莽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