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984419067)

作品数:11 被引量:246H指数:8
相关作者:汤钊猷樊嘉吴志全邱双健周俭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癌
  • 7篇细胞
  • 6篇肿瘤
  • 5篇肝细胞
  • 4篇门静脉
  • 4篇门静脉癌栓
  • 4篇静脉
  • 4篇静脉癌栓
  • 4篇癌栓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癌
  • 2篇信使
  • 2篇信使核糖核酸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人肝
  • 2篇人肝癌
  • 2篇肿瘤复发
  • 2篇肿瘤转移
  • 2篇核酸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樊嘉
  • 11篇汤钊猷
  • 8篇吴志全
  • 7篇邱双健
  • 7篇周俭
  • 3篇林芷英
  • 3篇余耀
  • 3篇周俭
  • 2篇钦伦秀
  • 2篇马曾辰
  • 2篇王晓颖
  • 2篇刘银坤
  • 2篇吴晓凤
  • 2篇陈荣新
  • 2篇周信达
  • 2篇陆继珍
  • 1篇余业勤
  • 1篇叶青海
  • 1篇纪元
  • 1篇纪元

传媒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NTES、MIP-1α趋化因子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RANTES、MIP-1α趋化因子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Transwell小室研究RANTES、MIP-1α对人肝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分别使用细胞-细胞黏附试验、细胞-基质黏附试验了解RANTES、MIP-1α预处理后人肝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采用明胶酶谱法观察RANTES、MIP-1α刺激后人肝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改变。结果RANTES、MIP-1α等趋化因子能显著提高人肝癌细胞侵袭能力。黏附试验提示RANTES、MIP-1α可以增加人肝癌细胞与纤连蛋白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明胶酶谱显示RANTES、MIP-1α刺激后肝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结论RANTES、MIP-1α等趋化因子可以增加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王晓颖樊嘉周俭邱双健余耀刘银坤汤钊猷
关键词:趋化因子肿瘤转移
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干预治疗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了解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D ECGF)在肝癌中的表达 ,探讨与其相关的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 ,CAP)治疗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6 1例肝细胞癌 (HCC)患者肝组织中PD ECGF蛋白水平。应用NorthernBlot法对其中 2 8例HCC组织中PD ECGFmRNA水平作相对定量分析。用 2 4只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 D2 0 ,于肿瘤种植后第 3天分别采用不同剂量CAP治疗。停药后第 3天处死裸鼠 ,测量肿瘤的长短径 ,并用HE染色检测肺转移。结果  6 1例HCC和癌周组织中PD ECG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0 .5 %和 47.5 % ,37例高TNM分期组 (Ⅲ期和Ⅳ期 )HCC组织中PD ECGF蛋白表达阳性率 (81.1% )明显高于 2 4例低TNM分期组 (Ⅰ期和Ⅱ期 )表达率 (5 4.2 % )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NorthernBlot分析 ,HCC组织的PD ECGF蛋白水平表达与其相应mRNA水平变化一致。CAP 2 .10mmol·kg-1·day-1和 3.15mmol·kg-1·day-1治疗组裸鼠肝癌体积 (2 40mm3± 119mm3 和 2 0 9mm3± 15 0mm3)明显小于对照组 (4 47mm3± 15 9mm3) (P<0 .0 5 )。裸鼠肺转移率随CAP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P <0 .0 5 )。结论 PD ECGF在HCC组织中高表达 ,与肝癌TNM分期相关。CAP能抑制HCC的生长和转移。
周俭汤钊猷樊嘉吴志全纪元鲍卫华王鲁叶胜龙
关键词:肝癌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定量与裸鼠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外周血中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 mRNA)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裸鼠肝内原位接种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0天切除移植瘤,切除后第2天用不同剂量干扰素α-1b(IFNα-1b )治疗,治疗35 d后取外周血1 ml,用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AFP mRNA水平,同时观察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对照组裸鼠术后肝内复发率和肺转移率均为100%(12/12),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为100%。小剂量IFNα-1b治疗组肝内复发率62.5%(5/8),复发瘤体积小于对照组(25 mm^3±2mm^3对1143mm^3±3mm^3,t=9.27,P<0.01),无肺转移,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87.5%(7/8),水平低于对照组[(85±6)copies/μg对(955±2)copies/μg,t=4.33,P<0.01)。大剂量IFNα-1b治疗组肝内复发率为12.5%(1/8),体积仅0.5mm~,无肺转移,外周血AFP mRNA均阴性(x^2=11.67,P<0.01)。结论 外周血AFP mRNA可作反映肝癌复发转移的敏感指标,TaqMan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循环血肝癌细胞灵敏、简便、精确度高。
吴晓凤林芷英樊嘉陆继珍王鲁汤钊猷
关键词:肝癌术后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肿瘤复发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对策及疗效比较被引量:37
2003年
目的 比较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方法  138例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术前估计可以手术切除的门静脉癌栓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 4组 :保守治疗组 14例、化疗组 4 1例、手术切除组 19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6 4例。 结果 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3 5个月 ;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7 1个月 ;手术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 10 3个月 ;而手术切除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13 4个月 ,术后半年 0 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 7%、37 6 %、30 7%、14 0 % ,明显高于其他 3组 (P <0 0 5 )。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结论  (1)门静脉癌栓患者在肝功能处于代偿期 ,术前估计手术能一并切除原发灶与癌栓时 ,应行剖腹探查 ,而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疗效最好 ;(2 )术后在患者肝功能许可的情况下 ,可行多次栓塞化疗。
樊嘉吴志全周俭邱双健陈荣新史颖弘汤钊猷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疗效比较并发症
卡培他滨抑制高转移性人肝癌LCID20生长和转移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 5 氟尿嘧啶 (5 Fu)前体物质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对高转移潜能肝癌LCID2 0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1例人肝癌组织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D ECGF)蛋白水平。 18只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 0于肿瘤种植后第 3天分别采用CAP和 5 Fu治疗。停药后第 3天处死裸鼠 ,测量肿瘤的长短径 ,检测裸鼠肝功能和血浆甲胎蛋白 (AFP)水平 ;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检测肺转移 ;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肝肿瘤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结果  6 1例肝癌和癌周组织中PD ECG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0 .5 %和 47.5 % ,高TNM分期组肝癌组织中PD ECGF蛋白表达阳性率 (81.1% )明显高于低TNM分期组表达率(5 4.2 %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AP治疗后 ,裸鼠肝肿瘤体积 (2 40± 119)mm3 明显小于对照组 (4 47± 15 9)mm3 和 5 Fu治疗组 (4 42± 81)mm3(P <0 .0 5 ) ;血浆AFP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肺转移率显著降低 (P <0 .0 1) ;肝肿瘤组织中凋亡指数增大 (P <0 .0 1)。结论 CAP治疗能抑制高转移性人肝癌的生长和转移。
周俭汤钊猷樊嘉吴志全纪元王鲁鲍卫华邱双键
关键词:肝细胞癌PD-ECGF卡培他滨脱噬作用
不同化疗模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化疗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8
2003年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化疗模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化疗作用及其疗效。方法  5 6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病人 ,按术后化疗给药途径不同随机分为 :(1)未行化疗组 (n =18) ;(2 )门静脉置管 (PVI)化疗组 (n =19例 ) ;(3)PVI+肝动脉置管 (HAI)化疗组 (n =19例 ) ;按术后化疗模式不同随机分为 :(1)未行化疗组 (n =18) ;(2 )推注化疗组 (n =18例 ) ,其中 10例经PVI给药 ,8例经PVI +HAI给药 ;(3)持续灌注化疗组 (n =2 0例 ) ,其中 8例经PVI给药 ,12例经PVI +HAI给药。结果 PVI化疗组和PVI +HAI化疗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14个月和 17个月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均明显高于术后未化疗组 7个月 (P <0 0 5 )。推注化疗组和持续灌注化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13个月和 19个月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均明显高于未化疗组 (P <0 0 5 )。结论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经PVI化疗或经PVI +HAI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而持续灌注化疗疗效明显优于推注化疗。
樊嘉周俭吴志全邱双健陈荣新肖永胜汤钊猷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给药途径门静脉置管肝动脉置管
肝癌病人手术期间不同部位血液AFP mRNA定量检测及其意义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肝细胞性肝癌 (HCC)病人手术期间不同部位血液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 (AFPmRNA)的水平变化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18例HCC和 6例非HCC肝肿瘤病人 ,于切除肿瘤前后抽取门静脉、肝静脉和外周静脉血各 5ml,肝炎、肝硬化病人各 10例取外周血 5ml。应用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AFPmRNA水平。结果 术前外周血AFPmRNA相对HCC的灵敏度为 72 2 % ,特异性为 76 9% ,准确率为 75 0 %。HCC病人术后各部位血液AFPmRNA水平明显高于术前相应部位水平。血液AFPmRNA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无肝内播散、包膜完整性以及血清AFP浓度均无关 ,而有门静脉癌栓的病人术后肝静脉血AFPmRNA水平明显高于无癌栓者。术后2个月内复发者 ,术后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AFPmRNA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结论 TaqMan实时定量RT PCR法检测HCC病人血液AFPmRNA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手术可能促进部分HCC细胞和肝细胞脱落入血。动态监测外周血AFPmRNA水平对术后早期复发有预测价值。
吴晓凤樊嘉林芷英吴志全陆继珍周俭汤钊猷
关键词:肝癌信使核糖核酸肿瘤复发手术期间
CCR1趋化因子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了解 CCR1趋化因子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 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45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 CCR1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RT-PCR、Western blot 在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 CCR1趋化因子受体 mRNA及蛋白,肝癌组织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肝组织。免疫组化显示 CCR1趋化因子受体主要表达于肝癌细胞膜。CCR1mRNA 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血清 AFP 水平、肿瘤大小、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肿瘤是否有包膜(t=2.305,P<0.05)、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t=3.004,P<0.01)。无门静脉浸润的肝癌组织中,47.4%免疫组化染色强度为++~+++,而有门静脉浸润的肝癌组织中.80.8%染色强度为++~+++,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X^2=5.511,P<0.05)。结论肝癌细胞表达CCR1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水平与肝癌侵袭性尤其是门静脉浸润相关,有望成为判断肝癌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
王晓颖樊嘉周俭邱双健余耀刘银坤汤钊猷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浸润肿瘤转移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被引量:51
2005年
目的 评价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8例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门静脉无癌栓组(n=2528)、微癌栓组(n=416)和肉眼癌栓组(n=404),单因素分析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分析各组的生存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门静脉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影响的危险度分别为1 421和3 136;无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 97%、62 .78%、49 .88%、35 .42%,中位生存时间为59 7个月;微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 .42%、51. 66%、39 .25%、27 .28%,中位生存时间为39 .1个月; 肉眼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2 59%、25. 97%、20 .42%、11 .33%,中位生存时间为13. 5个月。结论 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而肉眼癌栓的危险性远大于微癌栓;微癌栓阶段是影响术后生存的转折点。
樊嘉汤钊猷吴志全周俭周信达马曾辰钦伦秀邱双健余耀黄成
关键词:肝癌术后肿瘤细胞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80
2000年
目的 比较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tumorthrombiinportalvein ,PVTT)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  147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或第 1分支癌栓的住院患者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 4组 :保守治疗组 (A组 ,18例 ) ;肝动脉结扎和 (或 )肝动脉插管化疗组 (B组 ,18例 ) ,术后定期栓塞化疗 ;肝癌联同PVTT切除组 (C组 ,79例 ) ;手术切除 +肝动脉化疗栓塞和 (或 )肝动脉置管或门静脉置管组 (D组 ,32例 )。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 2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6 % ,0 ,0。B组中位生存期 5个月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2 .2 %、5 .6 %和 0。C组中位生存期 12个月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9%、2 6 .9%和 16 .6 %。D组中位生存期 16个月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8%、48.8%和 41.3%。各组生存率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伴PVTT行手术切除可明显提高疗效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
樊嘉吴志全周俭邱双健汤钊猷余业勤张博恒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