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491506)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4
相关作者:龚一鸣汤中道徐冉熊志方李保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泥盆世
  • 2篇晚泥盆世
  • 2篇化石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遗迹化石
  • 1篇遗迹学
  • 1篇遗迹组构
  • 1篇营养化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泥盆纪
  • 1篇气候
  • 1篇主量元素
  • 1篇组构
  • 1篇灭绝

机构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篇龚一鸣
  • 2篇徐冉
  • 2篇汤中道
  • 1篇司远兰
  • 1篇齐永安
  • 1篇胡斌
  • 1篇张国成
  • 1篇熊志方
  • 1篇李保华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晚泥盆世F-F之交菌藻微生物繁荣与集群绝灭的关系:来自碳同位素和分子化石的启示被引量:24
2005年
广西桂林杨堤斜坡相碳酸盐岩的无机、有机碳同位素,分子化石和相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从上泥盆统弗拉阶上rhenana带至linguiformis带顶部,d13Ccarb和d13Ckerogen正偏,其值分别从+0.43(?V-PDB)→+3.54(?V-PDB)和从-29.38(?V-PDB)→-24.14(?V-PDB),B(Ba=Ba/(Al2O3X15%))从0.015上升至0.144,TOC从0.02%上升至0.21%,V/Cr从0.3上升至2.0,Sr/Ba从3.20上升至49.50,表明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生物量和生物产率以及有机碳的埋藏量是增加的,水与沉积物界面附近由富氧到少氧,沉积环境的含盐度增高.上泥盆统弗拉阶顶部至法门阶下部,分子化石丰度有所增加,分子化石类型主要由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甾烷构成,其特征表明,分子化石的母体生物主要为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因此文中认为,F-F之交生物集群绝灭的多期性、选择性、全球性和地质学意义上的同时性是菌藻微生物繁荣、中-低纬度浅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积累的结果,是陆地生态系与海洋生态系遥相关的具体体现.简化的因果链是:晚泥盆世裸子植物、高大乔木。
龚一鸣徐冉汤中道司远兰李保华
关键词:分子化石晚泥盆世集群绝灭法门阶碳同位素
北戴河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被引量:30
2006年
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X射线衍射法(XRD)分别测试了秦皇岛北戴河燕山大学北侧红色风化壳(简称燕大风化壳)主量元素和粘粒粘土矿物。结果表明:除Ca外,Si、Al、Fe、Na、K的含量在风化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Si、Na、K波动轨迹基本一致,Al、Fe则与其相反,相关性分析显示SiO2与Al2O3、TFe、Fe2O3,Al2O4与TFe、Fe2O3,Na2O与CaO具有较好相关性;粘土矿物组合为1.4nm过渡矿物(25%~45%)+伊利石(10%~20%)+伊蒙混层矿物(20%~35%)+高岭石(15%~30%),矿物演化系列是长石、黑云母→(蛭石→1.4nm过渡矿物)→(伊利石)→高岭石。与粘土矿物以1:1型高岭石为主的富铝化南方红色风化壳相比,燕大风化壳Si淋失度,Fe、Al富集度,矿物演化程度都较低,属硅铝化风化壳。燕大风化壳是上新世暖温带到北亚热带过渡型气候的风化产物,与现代秦皇岛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不同,这反映第四纪以来该区气候干旱因子增多。CIA、S/A等指示的风化强度异常表明,燕大风化壳形成后至少遭受过两次构造抬升,为剥蚀型风化壳,反映该区新构造运动间歇式上升的特点。
熊志方龚一鸣
关键词:红色风化壳主量元素粘土矿物地球化学气候
菌藻类繁盛:晚泥盆世大灭绝的疑凶?被引量:15
2006年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的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晚泥盆世弗拉期末—法门期海平面波折上升、水体从富氧变为贫氧,同时无机、有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和δ13Ckerogen)分别从+0.43(‰V-PDB)→+3.54(‰V-PDB)和-29.38(‰V-PDB)→-24.14(‰V-PDB),可以与北美、欧洲等地进行对比.通过对海平面变化、缺氧程度分析,并结合岩石薄片,我们认为这种快速正向波动是由以菌藻类生物为主要生产者的海洋生产力迅速增加引起的.镜下观察发现,F-F大灭绝中菌藻类不但未受影响反而更加繁盛.与之相对应,对营养盐P及菌藻类生长刺激元素Fe、Zn的研究也发现在晚弗拉期出现几次含量突增.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来源主要由陆地输入,这就印证了晚泥盆世陆生植物大规模繁盛使得生物化学风化盛行,导致地表径流向陆表海输送的营养物质增加改变了海洋化学环境,富营养化的海水使菌藻类繁盛并造成其他生物灭绝的假说.
徐冉龚一鸣汤中道
关键词:大灭绝泥盆纪富营养化
遗迹学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第8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2
2005年
第8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05年2月17~2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论文摘要集和野外地质旅行可以看出:遗迹化石的正确分类命名及其形态功能和生态环境再造仍然是遗迹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对常见和复杂遗迹化石的精细研究和重新解释将导致遗迹化石指示古环境和古生态意义的重大变革;遗迹化石特征的实验模拟和实证观测是定量解释造迹生物行为习性和生态环境意义的有效手段;许多鲜为人知或被忽略的问题和现象走进遗迹学家的视野;陆相遗迹化石群落与遗迹组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遗迹组构的岩心成像技术和三维模拟在油气勘探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术测试方法的引进是遗迹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龚一鸣胡斌齐永安张国成
关键词:遗迹化石遗迹组构遗迹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