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01290-5)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岳钦艳初永宝高宝玉王燕王曙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德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聚合氯化铝
  • 3篇混凝
  • 3篇AL13
  • 3篇AL13形态
  • 2篇纳米
  • 2篇纳米AL
  • 2篇混凝动力学
  • 2篇PAC
  • 1篇溶剂
  • 1篇水解
  • 1篇酸根
  • 1篇提纯
  • 1篇硫酸根
  • 1篇混合溶剂
  • 1篇混合溶剂法
  • 1篇混凝效果
  • 1篇剪切力
  • 1篇分离纯化
  • 1篇分离纯化方法
  • 1篇分离提纯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德州学院

作者

  • 5篇高宝玉
  • 5篇初永宝
  • 5篇岳钦艳
  • 3篇王燕
  • 2篇王曙光
  • 1篇孔春燕
  • 1篇王炳建
  • 1篇王晓娜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_(13)的层析法分离及其水解过程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对Al13形态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层析法分离中,随着洗脱时间的延长各种铝形态按分子的大小依次被洗脱下来,因此,截取中间组分即可得到最高含量为99%以上的纳米Al13形态;通过对水解过程的研究可以推断,各种铝形态最终水解产物的粒径多集中在20μm和100μm附近,不同的铝形态到达最终水解产物的速度各不相同,具有最高Alb含量的纳米Al13形态具有较高的水解稳定性.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
关键词:AL13聚合氯化铝水解
聚合氯化铝中Al_(13)形态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特性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柱层析法、SO24-/Ba2+沉淀置换法和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对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离提纯,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TEM,SEM,电位测定法,粒度测定法等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分离提纯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和比较,并初步比较研究了Al13形态的水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不同的结构形貌、粒度分布、电性和水处理效果.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良好的纯度和水处理效果.该研究初步证实了Al13是PAC中的最佳絮凝形态.
高宝玉孔春燕岳钦艳王晓娜初永宝王曙光
关键词:AL13形态分离纯化分离纯化方法AL13聚合氯化铝混合溶剂法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_(13)形态的混凝效应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并结合絮凝效能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对纳米Al13形态以及PAC、AlCl3絮凝过程中絮集物形成和增长的变化差异作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的不同铝形态分布在混凝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l13形态是在絮凝过程中起电中和作用的主要形态,可以大大增加颗粒间的有效碰撞率,其凝聚速度和所形成絮集物颗粒大小在实验条件下呈现最大值.而对于PAC,其Alc含量较高,可起到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所以在低投加量表现出较快的絮体增长速率.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王曙光
关键词:混凝动力学AL13形态
铝系混凝剂的混凝动力学研究:循环剪切力和硫酸根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PDA)对Al13形态、聚合氯化铝(PAC)和AlCl3在混凝过程中絮体的形成以及受到剪切力影响后恢复能力的强弱作了对比性研究.并对三种混凝剂在混凝过程中硫酸根的影响作了一定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l13形态是混凝过程中起电中和作用的主要形态,在絮体形成过程中可以大大增加颗粒间的有效碰撞率,因此较其他形态有较强的絮体凝聚恢复力.在硫酸根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尽管会导致三种混凝剂正电荷的损失,但Al13形态仍能够保持较强的絮凝稳定性和稳定的除浊效率.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进一步证明,在硫酸根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体系的zeta电位值不是表征体系脱稳的唯一手段.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
关键词:AL13形态混凝动力学硫酸根
高Al_(13)纳米聚合氯化铝的结构表征及混凝效果被引量:15
2003年
采用AlCl3·6H2O和Na2CO3制备了聚合氯化铝(PAC),并采用SO2-4/Ba2+沉淀-置换法分离提纯了其中的纳米Al13形态,应用27Al-NMR和XRD等现代实验技术对其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27Al-NMR结果表明,分离提纯后样品中的Al13含量明显高于PAC,XRD结果表明,Al13的衍射峰出现在2θ角为5~25°之间;混凝烧杯实验表明,纳米级PAC较传统的混凝剂AlCl3、Al2(SO4)3和PAC具有更好的除浊、脱色效果.
高宝玉岳钦艳王炳建初永宝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AL13分离提纯混凝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