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M08) 作品数:11 被引量:115 H指数:8 相关作者: 尹飞 施兆鸿 孙鹏 彭士明 张东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硫化物急性毒性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将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置于24 h半致死剂量(24 h LC_(50)=10mg/L)的硫化物溶液中,检测不同时间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血细胞数量逐步下降(p<0.05);血糖(p>0.05)和总蛋白(p<0.05)的含量先降后升;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浓度(P>0.05)和谷草转氨酶活力(P<0.05)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先升后降;谷丙转氨酶活力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p<0.05);而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变化的比值却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p<0.05)。其中血细胞数量降低可能是因为受到了硫化物胁迫及饥饿的双重压力,增加的血糖主要由血脂转化而来。而硫化物胁迫下血液中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改变,其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受损和免疫力下降,这也是最终造成乌贼幼体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 尹飞 彭士明 范帆 孙鹏 施兆鸿关键词:毒理学 曼氏无针乌贼 幼体 硫化物 投喂不同密度卤虫无节幼体对灰海马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为比较投喂不同密度卤虫对灰海马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共设3个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组[5(A)、10(B)和20(C)个/mL],用初始密度为2尾/L的灰海马幼体进行为期50 d的养殖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3个饵料密度对灰海马幼体的存活、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在前10 d,3组海马间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d20~50,B、C两组海马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B、C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d 20时,B、C两组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A组(P<0.05);d 30往后,A、C两组的生长速度开始加快,随后3组海马生长速度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直至A组的体质量和体高超过B组和C组(P<0.05),而B、C两组间的差异显著性消失(P>0.05).随着投放卤虫密度的增加,各时间点水体的pH和溶氧含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C组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除第24 h外,3组间亚硝态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结果表明,卤虫的最适投喂密度应随着灰海马的生长进行适时调整.从初孵至d 10,饵料密度以10个/mL最佳;从d 10起,将饵料密度上调至20个/mL;d 30后当海马密度降至0.5~1尾/L时,卤虫密度可降至10个/mL左右. 尹飞 唐保军 张东 王建钢关键词:卤虫 幼体 饵料密度 存活 利用COⅠ和Cytb序列探讨东海区3种鲳属鱼类的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14 2011年 通过对COⅠ和Cytb序列的分析,研究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cinereus)和翎鲳(P.punctatissimus)3种东海区重要鲳属鱼类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在62个鲳属鱼类样本中分别检出COⅠ和Cytb单倍型21个和27个,发现变异位点125个和176个。东海区的3种鲳属鱼类种群中,翎鲳的单倍型多样性(h)与核苷酸多样性(Pi)水平均为最高(在COⅠ序列中分别为0.779和0.003 25,在Cytb序列中分别为0.847和0.003 33),而银鲳和灰鲳的h和Pi水平较低。FU’S FS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结果显示,3种鲳属鱼类种群均经历了种群扩张现象。结果表明,3种鲳属鱼类均经历过种群瓶颈效应,处于瓶颈效应后的增长期,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的进一步丧失。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鲳属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参考。 孙鹏 彭士明 尹飞 施兆鸿关键词:细胞色素B 种群遗传结构 条石鲷线粒体COⅠ和Cytb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了长度为642 bp和1 138 bp的条石鲷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片段。分析表明,COⅠ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1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5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5%、30.6%、18.8%和26.1%。Cytb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6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3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9%、28.3%、14.8%和32.0%。基于COⅠ和Cytb两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碱基差异(K)分别为0.795、0.008 83、5.667和0.770、0.003 54、4.025。结果表明,条石鲷群体的COⅠ和Cytb基因片段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条石鲷资源保护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孙鹏 尹飞 彭士明 施兆鸿关键词:条石鲷 细胞色素B 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比较研究以及在水产品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11年 海马(Hippocampus spp.)有很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其生境的严重破坏,许多种类已成为濒危物种,因此,通过人工养殖生产来补充市场需求和恢复自然资源显得十分迫切。但是由于目前海马的养殖成本高、存活率低等问题,制约了其养殖业的发展。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海马主要品种的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海马人工养殖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资料。 席寅峰 尹飞关键词:海马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饥饿胁迫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1年 以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初孵幼体为材料,分析了饥饿胁迫对幼体存活、行为变化,消化酶活力,脂肪酸组成,以及饥饿后再投喂对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存活、体态和游动行为的影响较大,至第7天全部死亡。初孵幼体的胃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出现最低值0.23±0.04U·mg-1·prot-1;胰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最高为737.30±26.26U·mg-1·prot-1;淀粉酶活力在饥饿5d时降至最低13.93±2.00U·g-1·prot-1;脂肪酶活力在饥饿2d时最低17.46±0.79U·g-1·prot-1。饥饿状态下,机体消耗利用自身脂肪酸成分的顺序依次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是高不饱和脂肪酸。曼氏无针乌贼的不可逆点(PNR)为第5天。实验结果有助于合理制定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前期饵料的投喂策略。 范帆 尹飞 彭士明 王建钢 孙鹏 施兆鸿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 饥饿胁迫 消化酶 脂肪酸 不可逆点 条石鲷养殖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研究了条石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469 bp的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在30个个体中共发现2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5%、30.2%、12.5%和20.8%,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30条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7个多态性位点,产生27个突变。其中,包含简约信息位点13个,发生转换7次,颠换1次,没有发现插入或缺失现象。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92,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 8,平均碱基差异(K)为6.473。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分子系统树,所有的11个单倍型被分成两个分支。结果表明,养殖条石鲷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结果可为条石鲷人工养殖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孙鹏 李杰 尹飞 彭士明 柳敏海 施兆鸿关键词:条石鲷 线粒体控制区 低盐胁迫对银鲳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0年 通过逐级降低水体盐度的方法,将银鲳幼鱼分别在盐度25、20、15和10的条件下饲养至120 h,检测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点银鲳幼鱼肠道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脂肪酶的活力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P<0.05);淀粉酶的活力呈升高的变化趋势(P<0.05);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不同,胰蛋白酶的活力呈现升高的趋势(P>0.05),而胃蛋白酶活力呈下降的变化趋势(P>0.05)。说明盐度降低会对银鲳幼鱼肠道的消化酶产生激活作用,从而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达到补充机体所损失的能量的目的。但对于不同种酶,激活的顺序和程度却不尽相同,甚至当超出一定的耐受范围后,酶活力反而被抑制。在本研究中,随着盐度的下降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脂类物质首先被大量消耗,然后是淀粉类物质,而蛋白类物质在整个过程中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建议,在雨季来临之前,提高脂类和淀粉类物质的投喂量,将有助于提高幼体对低盐度的耐受性及其成活率。 尹飞 彭士明 孙鹏 施兆鸿关键词:银鲳 幼鱼 盐度 肠道 消化酶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 2011年 曼氏无针乌贼作为我国主要的海产捕捞对象,由于长期以来过度捕捞、自然产卵场破坏等原因,资源量急剧下降。近年来在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物学研究和人工养殖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工放流取得显著的效果,资源量有显著回升。本文简单介绍近年来曼氏无针乌贼研究领域内取得的一些成绩,并且提出了展望。 范帆 尹飞 王建 李杰 李杰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 生物学 人工养殖 投喂频率对雌雄分化后灰海马生长发育、饵料转换效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3年 以外形刚可辨别雌雄的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为研究对象,冰冻糠虾(Mysis spp.)为饵料,研究不同投喂频率(A:1次/d、B:2次/d、C:3次/d和D:4次/d)对雌雄分化后灰海马生长、发育、饵料转换效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灰海马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WSGR)和体高特定生长率(HSGR)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B和C3组雄海马的WSGR和HSGR均高于雌海马,而D组雌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时间的推移,D组雌海马的WSGR和HSGR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其它3组均呈下降趋势,且第1周的WSGR和HSGR均显著高于第5周(P<0.05)。B组灰海马的饵料转换效率(FCE)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A组雌海马的性腺发育早于其它各组。A组灰海马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且该组雌海马的上述3种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雄海马(P<0.05);各组灰海马的胰蛋白酶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灰海马的商业养殖中应综合考虑养殖效益,根据不同发育阶段选择不同的投喂方式。而在亲体培育时,选择4次/d的投喂频率最佳。 席寅峰 张东 施兆鸿关键词:投喂频率 特定生长率 性腺发育 消化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