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艾滋病重大基金(D0906003040591)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吴昊李在村李海英陈新月张彤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艾滋病重大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艾滋病
  • 7篇病毒
  • 4篇细胞
  • 4篇病毒治疗
  • 3篇亚群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综合...
  • 3篇获得性
  • 3篇获得性免疫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HIV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抗逆转录病毒
  • 2篇抗逆转录病毒...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6篇吴昊
  • 9篇李在村
  • 8篇李海英
  • 6篇张彤
  • 6篇陈新月
  • 5篇黄晓婕
  • 4篇代丽丽
  • 4篇梁连春
  • 3篇郭彩萍
  • 3篇李侗曾
  • 3篇高艳青
  • 2篇计云霞
  • 2篇鲁俊峰
  • 2篇彭巧丽
  • 2篇曹振环
  • 2篇郭庆良
  • 1篇张福杰
  • 1篇汪习成
  • 1篇周育森
  • 1篇张薇

传媒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FSE标记人T细胞亚群增殖反应及其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和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人T细胞亚群增殖反应的方法学及其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FSE标记新鲜分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未刺激组及刺激组。未刺激组加入CD28,刺激组加入CD28及不同浓度PHA,将细胞培养5~7d后进行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CFSE、PHA标记的最佳浓度及最佳培养时间,采用CellQuest软件及ModFit软件分析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增殖情况,并对两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在上述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分析CMV-pp65肽刺激CMV-IgG(+)HLA-A2(+)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T细胞亚群增殖情况;结果CFSE标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最佳浓度是0.5μmol/L,PHA的最佳刺激浓度为2μg/ml,在此浓度下,最佳培养时间为6d,PHA刺激培养6d后T细胞各亚群出现典型的增殖不同步现象,经CMV-pp65肽刺激后CD8+T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采用CellQuest及ModFit软件联合分析,可实现淋巴细胞增殖分析的可视化及数量化。结论CFSE染色结合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是分析淋巴细胞增殖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检测出病毒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增殖反应及增殖动力学,在探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价值。
彭巧丽李海英曹振环田亚坤陈新月吴昊计云霞
关键词:T淋巴细胞CFSE增殖反应
161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肝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2008年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61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与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性,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发生肝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
代丽丽李侗曾高艳青郭庆良鲁俊峰梁连春张彤李在村陈新月吴昊
关键词:HIV感染肝损伤
HAART在儿童中应用的特殊问题被引量:6
2008年
与成人相比,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其特殊性。药物代谢更快,剂量要根据体表面积或体重来计算。不良反应与成人类似,肝毒性的发生率还要低一些。疗效良好,显著降低了儿童艾滋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儿童患者来说,治疗依从性问题更为突出,其父母/监护人是关键,药物口味也是一个影响因素。由于儿童艾滋病患者进展更快,抗病毒治疗要更积极。
李在村吴昊
关键词:儿童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治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人中大约5%发生结核性胸腔积液,HIV/AIDS的广泛流行使肺外结核发病率成倍增加,引起了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高度重视,及时准确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对临床医生常常是一个挑战。本文就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彭巧丽吴昊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干扰素Γ聚合酶链式反应
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HIV/HCV共感染患者,男51例(55.4%),女41例(44.6%)。年龄9~62岁,平均(39.5±9.4)岁。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肝损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肝损害组20例(33.9%)有抗结核治疗史,39例(66.1%)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37例(62.7%)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无肝损害组患者4例(12.1%)有抗结核治疗史,13例(39.4%)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14例(42.4%)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等于0.023、0.013、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李在村代丽丽高艳青李海英黄晓婕汪雯郭彩萍张彤吴昊
关键词:HIV肝炎病毒
体外研究HIV-1潜伏库实验方法进展
2009年
HIV-1在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虽可以持续复制,但也可潜伏在细胞内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这一现象即病毒潜伏。由于病毒潜伏对抗病毒治疗带来了挑战,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此文对体外研究HIV-1潜伏库的实验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焦艳梅吴昊
关键词:HIV-1
HBV和/或HCV协同感染与接受HAART治疗HIV/AIDS患者肝损害之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肝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HAART治疗的71例HIV/AIDS患者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饮酒状况、CD4+T细胞数、HAART治疗方案、肝毒性药物的使用、HBV和/或HCV协同感染等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71例患者中HBV感染者9例,HCV感染者35例,其中HBV、HCV共同感染者5例;51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HBV和/或HCV协同感染比率分别为63%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饮酒状况、CD4+T淋巴细胞数(<50)、HAART治疗方案、使用肝毒性药物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回归分析HBV和/或HCV的协同感染是HAART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HBV和/或HCV与HIV的协同感染十分普遍,是HAART治疗HIV/AIDS患者肝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张彤代丽丽李侗曾郭庆良鲁俊峰李在村梁连春陈新月吴昊
关键词:HAART肝损伤
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H/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探讨初始、记忆和效应T细胞各亚群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5例正常人,79例HIWAIDS患者CD4〈200组17例、200≤CD4≤500组45例和CIM〉500组17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各亚群绝对数及百分比。结果随着疾病进展,CD4^+初始细胞(Naive)计数和比例均逐渐减少(P〈0.001);CD4^+中枢性记忆T细胞(Tcm)计数逐渐降低(P〈0.001),但百分比逐渐升高(P〈0.002);CD4^+效应记忆性T细胞(TEM)百分比上升(P〈0.001);CD8^+Naive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均逐渐下降(P〈0.05);CD8^+TCM、TEM和终末分化的效应性记忆T细胞(TEMRA)的计数及百分比,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显著变化,幼稚型T淋巴细胞数目逐渐减少,功能型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本研究有助于对HIV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疾病进展的监测。
李海英曹振环计云霞吴昊陈新月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细胞亚群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8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88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途径、血气分析、血常规、血清清蛋白、血乳酸脱氢酶、治疗和转归情况等临床资料。按照PaO2水平将88例AIDS患者分为轻度异常组(PaO2>70mmHg),中度异常组(50mmHg≤PaO2≤70mmHg)和重度异常组(PaO2<50mmHg)3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3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两组比较,PaO2和SaO2下降以及是否需要呼吸机呼吸支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O2、血清清蛋白水平下降是发现AIDS合并PCP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的指标,治疗中应予重视并尽早给氧和营养支持治疗。
李侗曾田亚昆李在村吴昊
关键词:肺孢子菌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血气分析低氧血症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儿近期不良反应71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儿接受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71例经酶联免疫法初筛、Westernblot法确诊HIV感染、以前未接受过HAART的儿童入选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男49例(69.0%),女22例(31.0%);平均年龄9.2(2~16)岁。其中46例接受齐多夫定(AZT)加拉米夫定(3TC)加奈韦拉平(NVP)治疗,25例接受司他夫定(d4T)加3TC加NVP治疗,记录治疗开始6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中性粒细胞、Hb下降,转氨酶升高,皮疹,血淀粉酶升高等)发生率,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结果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52例(73.2%)、Hb下降30例(42.3%)、中性粒细胞下降12例(16.9%)、ALT升高15例(21.1%)、皮疹10例(10.4%)和血清淀粉酶升高6例(8.5%),多为轻到中度。Hb下降的发生率AZT加3TC加NVP组(56.5%)显著高于d4T加3TC加NVP组(16.0%)(P=0.001)。6例因不良反应而更改治疗方案,其中3例因AZT引起贫血改用d4T,1例因皮疹、2例因ALT升高将NVP改为依非韦仑(EFV)。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HAART。结论儿童AIDS的HAART近期不良反应较少,程度较轻,耐受性良好。AZT较d4T的骨髓抑制作用明显。
李在村赵燕窦智慧于兰黄晓婕李海英吴昊张福杰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