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1-yw-09-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1-yw-09-05)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胡君利王俊华林先贵戴珏尹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潮土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吸收
  • 2篇施肥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微生物
  • 1篇定位施肥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碳含量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呼吸强度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微生物区...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 1篇团聚体
  • 1篇平衡施肥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戴珏
  • 3篇林先贵
  • 3篇王俊华
  • 3篇胡君利
  • 2篇钦绳武
  • 2篇尹睿
  • 2篇崔向超
  • 1篇朱安宁
  • 1篇张华勇
  • 1篇王军涛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微生物活性和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地,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呼吸强度以及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或无机肥均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且有机肥优于无机肥、平衡施肥优于缺素施肥,但只有施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真菌数量。此外,施有机肥也显著提高土壤呼吸强度,有机无机配施、NPK平衡施肥、NP、PK等处理效果次之,缺P施肥(NK处理)效果最差,但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均会显著降低微生物个体的CO2呼吸强度。不同施肥处理小麦幼苗对养分N、P、K的吸收累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施有机肥处理小麦对N、P、K的吸收较为均衡,而无机肥因为所供化学养分的速效性而更易于被小麦幼苗高水平吸收;与NPK平衡施肥处理相比,缺素(N、P或K)施肥均直接导致小麦植株体内相应养分的明显亏缺,且缺N施肥(PK处理)还同时制约了小麦对K素的吸收。
王俊华胡君利林先贵崔向超戴珏尹睿钦绳武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呼吸强度小麦养分吸收无机肥料
长期平衡施肥对潮土微生物活性和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地,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NPK)与缺素施肥(NK、PK、NP)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呼吸强度以及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NPK处理玉米根系与茎叶生物量、籽粒产量以及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大幅提高,NP处理次之,PK与NK处理则无显著影响;同一处理玉米茎叶与根系养分含量接近,而籽粒的全氮和全磷含量较高、全钾含量偏低;与NPK处理相比,缺施氮、磷或钾肥均直接导致玉米植株相应养分的明显亏缺或其他养分的过量富集,但在根系、茎叶和籽粒部位的累积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与CK相比,所有施加磷肥的处理(NPK、NP、PK)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脱氢酶、转化酶、脲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均显著升高(p<0.05),土壤微生物代谢熵则显著下降(p<0.05),而缺施磷肥的NK处理除显著提高脲酶活性外(p<0.05),对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育和保育微生物代谢活性以及促进作物生长和保证养分吸收等方面显得非常重要,而缺素施肥中以缺施磷肥的不利影响最为突出。
王俊华胡君利林先贵戴珏王军涛崔向超钦绳武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
免耕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玉米-小麦轮作免耕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分布、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潮土中大于250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增加(p<0.05),50~2μm粒级团聚体显著减少(p<0.05),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没有明显变化;大于250μm和250~50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p<0.05),50~2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没有明显变化,250~50μm粒级取代50~2μm粒级成为对土壤有机碳总量贡献最大的团聚体。BIOLOG测试结果表明,免耕和翻耕两种措施下不同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且免耕处理250~50μm和小于2μm两个粒级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显著低于翻耕处理(p<0.05)。结果显示,免耕有利于小粒级团聚体向大粒级团聚体方向聚合,大于50μm粒级团聚体固持的有机碳增多,其中持碳最多的250~50μm粒级团聚体的微生物碳代谢活性下降,故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升高。
戴珏胡君利林先贵朱安宁尹睿张华勇王俊华
关键词:免耕潮土团聚体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