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35)

作品数:9 被引量:217H指数:8
相关作者:刘永江葛肖虹袁四化李伟民吴光大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国土资源部青海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柴达木盆地
  • 3篇新生代
  • 3篇隆升
  • 2篇断裂带
  • 2篇油气
  • 2篇同位素
  • 2篇年代学
  • 2篇青藏高原
  • 2篇裂带
  • 2篇阿尔金断裂
  • 2篇阿尔金断裂带
  • 2篇北缘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油气资源潜力
  • 1篇中-新生代
  • 1篇砂岩
  • 1篇始新世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青海油田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8篇刘永江
  • 6篇葛肖虹
  • 6篇袁四化
  • 5篇李伟民
  • 3篇吴光大
  • 3篇任收麦
  • 2篇郭新转
  • 2篇刘欢
  • 1篇计桂霞
  • 1篇尹成明
  • 1篇乔德武
  • 1篇胡勇

传媒

  • 3篇地质通报
  • 2篇世界地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Global...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来自构造节理分析的证据被引量:35
2009年
柴达木盆地的构造演化,尤其是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影响程度一直存在争议。在冷湖0号、冷湖4号、鄂博梁、结绿素等剖面开展了野外构造节理测量,应用地层恢复技术,分析了柴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晚侏罗世之后,柴北缘主要受东西方向的挤压,这与区域上的研究结果一致;早白垩世北西—南东向的挤压应力可能再次影响了侏罗系;晚白垩世受南北挤压应力的影响,地层隆升遭受剥蚀;始新世下干柴沟期至上新世狮子沟期,柴北缘处于弱活动时期,接受稳定沉积;上新统狮子沟组沉积之后,由于阿尔金山的隆升,盆地北缘主体受北西—南东向应力的影响,涉及地层包括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和上油砂山组;早、中更新世七个泉期之后,受南北向构造应力场的强烈影响,在狮子沟组、上油砂山组和下油砂山组中都有其分量,较老地层的地表露头中也有记录,这期构造运动对柴北缘油气运聚具有破坏和二次成藏的作用。因此,围绕柴北缘其他地质剖面开展更进一步的构造节理测量和分析工作,对油气资源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任收麦葛肖虹刘永江乔德武尹成明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节理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21
2007年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内部始新世一更新世的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住素分析结果显示了几次与区域性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相关的地质事件,包括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新生代厚层的湖相一陆相沉积物记录了在中新世时气候以干旱条件为主。红三旱剖面中出现了两个较短1Ma到3Ma的δ^13C变化周期。通过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可以识别出4个明显的构造事件:(1)上干柴沟组晚期δ^13C和δ^13O出现明显的增加,反映周边山脉的隆升;(2)上干柴沟组和下油砂山组界限处δ^13C和δ^13O的剧减,反映了整个柴达木盆地的总体抬升和喜马拉雅山在24Ma左右的隆起;(3)19~18Ma同位素数据出现的正异常峰值应该和阿尔金山的强烈隆起有关,同时盆地相对沉降,地貌高差增大。气候变得干旱;(4)12Ma的明显负异常反映了整个柴达木盆地的海拔又一次增高,而盆地本身相对沉降周边山脉隆升。
尹成明李伟民R.Andrea刘永江陈元忠巩庆林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稳定同位素隆升
Abrupt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 at the end of early Pleistocene and Australasian impact event被引量:2
2009年
The latest sharp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mountains occurred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 resulted from Late Mesozoic--Cenozoic compressional structure due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beneath the Asian continent. This event definitively e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basin-mountain relief, Cenozoic basin deformation, large scale aridity and desertification of western China. The Australasian meteorites impact event happened ca. 0.8 Ma ago, located in the triangle area of the Indian Ocean ridge (20°S/67°E). The impact may have resulted in an acceleration of speeding of the Indian Ocean ridge pushing the Indian Plate to subduct rapidly northward. Thus, the impact event can giv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dynamic background of the latest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continental deformation of western China and even of the Middle Asia.
REN ShoumaiLIU YongjiangGE Xiaohong
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时期——来自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的证据被引量:27
2008年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升年代学资料也表明,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晚中新世发生了快速抬升,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同期区域构造事件一致,表明中晚中新世是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重要时期。阿尔金山此次隆升事件与塔里木板块向柴达木地块楔入有关,整个高原的隆升动力源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后持续向北的俯冲。
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吴光大胡勇郭新转李伟民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北缘隆升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被引量:41
2006年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反转阶段,古近纪弱断陷阶段,新近纪的中新世—上新世早期坳陷阶段和上新世晚期—全新世挤压反转阶段。沉积构造演化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展布,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两次挤压反转期是圈闭构造的主要形成期,控制盆地油气分布。
吴光大葛肖虹刘永江袁四化巩庆林陈言忠沈亚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油气分布
阿尔金山中-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6年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同时,伴随较大的逆冲分量,总体成花状构造,引起阿尔金山的垂向隆升,大量证据表明阿尔金山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即白垩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新生代的五期重要的隆升事件,与欧亚大陆拼合后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挤压有关,俯冲引起青藏高原的阶段性快速隆升,是阿尔金山隆升的动力学机制。
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任收麦吴光大李伟民刘欢郭新转
关键词:热年代学青藏高原
阿尔金断裂带年代学和阿尔金山隆升被引量:86
2007年
对阿尔金山断裂带内变形的中生代剪切带中眼球状片麻岩、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和新生代剪切带中强变形绿片岩系列样品中同构造新生云母矿物的^40Ar-^39Ar法定年,获得了164.3—178.4Ma和26.3—36.4Ma两组年龄。结合阿尔金走滑断裂水平错距的研究,认为164.3—178.4Ma的年龄代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起始活动时间(早侏罗世末—中侏罗世),尔后分别在距今100—85Ma,40—25Ma和10—8Ma发生多次脉冲式走滑活动。新生代沉积物研究表明上干柴沟组和下干柴沟组砂岩骨架矿物成份含量明显不同,随时间变化,石英含量减少,岩屑组份和不稳定矿物含量增加,分选性逐渐变差。这表明阿尔金山在渐新世(下干柴沟组时期)开始发生明显的隆升。地震和柴达木—塔里木盆地沉积速率资料显示在晚中新世山体也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隆升。七个泉组(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和下伏沉积物(上新世中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反映了最后一次强烈隆升事件发生在晚上新世。多数隆升事件和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脉冲式活动的同位素年龄完全一致,表明阿尔金山的隆升和断裂带的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刘永江Franz Neubauer葛肖虹Johann Genser袁四化李伟民巩庆林陈元忠
关键词:^40AR-^39AR年龄同位素年代学阿尔金断裂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红三旱地区始新世—渐新世砂岩物源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上、下干柴沟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始新统—渐新统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根据古水流推断物源区主要为阿尔金山。结合上、下干柴沟组砂岩成分模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比和骨架矿物成分平均含量的变化特征,认为渐新世时(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存在一期隆升事件。
刘欢刘永江袁四化计桂霞李伟民
关键词:物源分析柴达木盆地
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预测被引量:12
2006年
阿尔金断裂和郯庐断裂是亚洲大陆上规模最大的2条晚中生代以来活动的走滑断裂带,前者可能同步错移并分隔曾经统一的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侏罗纪箕状断陷的原型盆地,后者中段向北错移了属于扬子板块的苏北-胶东地块,北段佳(木斯)-依(兰)断裂切错了松辽与泛三江-哈巴罗夫斯克盆地,敦(化)-密(山)断裂左行错移了鸡西-七台河盆地和虎林盆地。因此,塔里木西南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评价应与柴达木盆地对比进行,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掩盖下的阿拉善地块可与北塔里木地块对应,在其侏罗系—白垩系陆相盆地沉积之下可能保存了古生代克拉通沉积,可作为有潜力的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南黄海中部隆起带是苏北盆地建湖隆起的东向延伸,其震旦系—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为潜在的勘探目标区;郯庐断裂北段的构造复位研究,对拓宽东北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区和重新认识松辽盆地形成背景、成盆机制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郯庐断裂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