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07-91)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建华李长德李东平刘铮王裕更多>>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植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定向诱导分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祖细...
  • 1篇诱导分化
  • 1篇神经前体细胞
  • 1篇鼠胚
  • 1篇鼠胚胎
  • 1篇体外
  • 1篇体细胞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干细胞
  • 1篇前体
  • 1篇前体细胞
  • 1篇祖细胞

机构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3篇李长德
  • 3篇杨建华
  • 2篇李东平
  • 1篇唐华羽
  • 1篇王裕
  • 1篇刘铮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人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方法取由上海市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提供的人血管内皮祖细胞,收集细胞悬液。将40只SD大鼠制备脊髓全横断模型,将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10只,未做任何处理;手术/细胞组(B组),10只,于距损伤区域1cm椎管内注射7.5出,细胞总数为6×10^6个;手术/DMEM组(C组),10只,按B组方法注射等量DMEM。术后1、2、4、6和8周采用BBB后肢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取出损伤的脊髓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移植细胞在宿主脊髓内的存活和分化情况,再用SAS.1.3统计软件,分析行为学的变化,用秩和的Kruskal—Wallis Test和Nemenyi法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BB后肢功能评分显示术后各时间点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在2、4、6和8周显示B组明显优于C组,但明显低于A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移植的内皮祖细胞不仅能在宿主体内存活而且一些移植的细胞嵌合到宿主脊髓并分化为血管。结论人内皮祖细胞移植后,能够在脊髓内存活、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能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杨建华刘睁李长德李东平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移植
体外局部微环境下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
2009年
背景:周围微环境能够调节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诱导分化情况,可能与多种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作用有关。目的:观察局部微环境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5-10/2006-04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孕13.5d的C57BL/6昆明鼠6只,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携带LacZ标记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株S8由上海市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取孕鼠胚胎,采用组织块消化法制备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丝裂霉素C处理得到滋养层细胞。将携带LacZ标记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株S8解冻复苏,加入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的高糖DMEM培养基体外扩增培养,将细胞克隆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加到滋养层细胞上,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胚胎干细胞传代后,再加入含全反式维甲酸的高糖DMEM培养基,以单纯加入高糖DMEM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调整细胞浓度为3×108L-1,吹打法悬浮培养48h,收集悬浮液,反复离心去上清,移入铺有明胶的培养皿中,培养9d。主要观察指标: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变化,RT-PCR检测诱导后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胚胎干细胞在含有白血病抑制因子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能够保持未分化状态,克隆生长良好;换用含全反式维甲酸的高糖DMEM培养基悬浮培养后,4.0-5.0h聚集成团,形成圆球状的类胚体。加入全反式维甲酸的诱导组内胚层细胞呈多边形且数量较多,对照组内胚层细胞呈长梭形且数量少。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巢蛋白,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微管相关蛋白2呈弱表达,不表达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保持未分化状态,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经�
杨建华唐华羽李长德王裕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神经前体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已证实,各种干细胞移植治疗损伤脊髓,都可以一定程度的恢复脊髓中枢神经的功能。但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损伤脊髓以及长期效果的研究少见。利用大鼠抽取新鲜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移植入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再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及长期预后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4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室级别:生物安全一级。①实验材料:8周龄SD雌性大鼠,体质量200~220g,清洁级,由中国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备用。制作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22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细胞组(n=11):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椎管内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模型+DMEM组(n=11):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在损伤邻近区注射DMEM。假手术组(n=9):仅剪除T9-10棘突和椎板后,不损伤脊髓,逐层缝合。③实验评估: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移植细胞在宿主脊髓内的存活情况,BBB评分评估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假手术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中评分无明显差异,属评分正常。模型+DMEM组评分为0分,其脊髓功能无明显恢复。模型+细胞组在2,4,6,8周脊髓功能处于逐渐恢复的过程。与模型+DMEM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移植的细胞能在宿主体内存活,并嵌合到宿主脊髓组织表达血管标志。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8周,不仅能够在损伤脊髓内存活,而且还能分化新生血管,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李长德杨建华刘铮李东平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