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2169)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杨俊和杨光智姚龙魏士政徐洋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英文
  • 1篇热解
  • 1篇热解过程
  • 1篇微孔
  • 1篇微孔结构
  • 1篇流动度
  • 1篇煤热解
  • 1篇煤热解过程
  • 1篇模板法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孔
  • 1篇孔结构
  • 1篇灰分
  • 1篇加权
  • 1篇加权平均
  • 1篇焦炭
  • 1篇高温加热
  • 1篇CO_2捕集
  • 1篇KOH活化
  • 1篇KOH活化法

机构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上海电缆研究...

作者

  • 3篇杨光智
  • 3篇杨俊和
  • 2篇魏士政
  • 2篇姚龙
  • 1篇赵斌
  • 1篇唐志红
  • 1篇韩卓
  • 1篇徐洋洋
  • 1篇吴信慈
  • 1篇秦延军
  • 1篇沈淑玲

传媒

  • 2篇煤炭转化
  • 1篇新型炭材料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焦炭高温加热下灰分及微孔结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将焦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分别经1 100℃,1 200℃,1 300℃,1 450℃,1 600℃和1 800℃六个温度加热处理,考察了表面形貌、微孔结构及灰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微孔结构及灰分含量的变化与加热温度密切相关,而且孔结构与灰分的析出逸出有较大的关联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焦炭灰分不断析出到焦炭表面,在1 300℃焦炭表面灰分量最大;其后灰分开始逸出焦炭,灰分含量不断下降,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焦炭的微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则呈现出先略有下降,然后升高,再大幅升高的特征.
杨光智徐洋洋魏士政姚龙杨俊和
关键词:焦炭灰分微孔结构
煤热解过程中胶质体流动指数F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以煤的基氏流动度实验作为研究胶质体性质的出发点,提出以加权平均流动度lgF_(wa)和最大流动度lgF_m分别代表整个阶段胶质体所体现的平均质量和最佳质量,并提出以软固温度区间T_r-T_s表征胶质体数量.在此基础上,以因子分析为综合评价胶质体性质的模型,建立一个全面表征胶质体性质的新指标——流动指数F,发现流动指数F较lgF_m与煤工艺性质有更密切的联系,具有更好的加和性,预测焦炭质量更准确,表明流动指数F作为黏结性指标可以全面反映胶质体的性质.
杨光智姚龙秦延军魏士政吴信慈杨俊和
CO_2捕集用具有多级孔结构纳米孔炭的制备(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以模板法结合化学活化法制备了具有分级结构的纳米孔炭。分别利用氮气吸附法和热重分析法考查KOH活化程度对模板法制备中孔炭的孔结构的影响和不同孔结构的多孔炭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KOH活化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微孔,而且使得模板脱除得到的中孔数量降低。中孔吸附CO2对孔表面的利用率最高,而中孔和微孔的合适配比更有利用综合提高CO2的吸附量。制备的纳米孔炭具有较高的CO2吸附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和稳定性。
唐志红韩卓杨光智赵斌沈淑玲杨俊和
关键词:模板法KOH活化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