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5522110003)

作品数:10 被引量:65H指数:6
相关作者:徐进邵毅明彭金栓罗庆杨奎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驾驶
  • 4篇驾驶行为
  • 4篇公路
  • 3篇山区公路
  • 3篇驾驶人
  • 2篇智能驾驶
  • 2篇赛道
  • 2篇人-车-路
  • 2篇驾驶仿真
  • 2篇驾驶员
  • 2篇驾驶员模型
  • 2篇仿真
  • 1篇大型车
  • 1篇大型车辆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巡航
  • 1篇眼动
  • 1篇眼动特征
  • 1篇运行速度
  • 1篇甄别方法

机构

  • 10篇重庆交通大学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7篇邵毅明
  • 7篇徐进
  • 5篇彭金栓
  • 3篇杨奎
  • 3篇罗庆
  • 3篇赵军
  • 1篇罗骁
  • 1篇刘纯志
  • 1篇周陶
  • 1篇徐磊
  • 1篇付锐
  • 1篇郭应时
  • 1篇彭其渊
  • 1篇钟欣
  • 1篇方媛
  • 1篇冷金霞
  • 1篇刘丽君
  • 1篇杨苏
  • 1篇于振亚
  • 1篇黄兰

传媒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都市快轨交通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突变模型的轨道换乘效率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枢纽站的换乘效率直接影响到线网整体的运行效能。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和换乘效率影响因素,选取换乘通畅性、舒适性、组织人数、有效性作为评价指标,在突变级数法的基础上,推导出突变理论的基本模型和分歧方程,确定突变模型。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两路口站为例,结合换乘站乘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利用突变模型对换乘效率进行评价。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进一步提出提升换乘效率的改进措施。所建立的效率评价模型可以为轨道换乘站的运营、组织及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彭金栓方媛徐磊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突变级数法
基于轨迹-速度耦合策略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决策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提供复杂道路上汽车自动驾驶的目标速度,提出了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速度决策算法:首先决策出前视断面的轨迹点,算出每个点位的轨迹曲率并将其作为输入数据;然后从时间最省、驾驶最舒适、定速巡航以及混合模式中选择其一作为决策目标;在速度界限以及纵向/侧向舒适性约束下进行滚动时域优化,决策出前视断面上的期望速度值,随着车辆的行驶前视断面依次向前滚动,最终得到沿行驶距离变化的速度曲线.用复杂山区道路的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以2条公路和1条赛道作为仿真算例,结果表明:(1)通过组合不同的轨迹决策目标和速度决策目标,能够得到多种驾驶模式的速度曲线,进而模拟出多种实际驾驶行为;(2)由于前视轨迹是在通道边界内生成,弯道半径、转角、回旋线、路宽、偏转方向等用于确定通道边界的道路变量,都会改变轨迹特性进而影响行驶速度,因此,本文算法能够适应复杂的道路几何条件.
徐进赵军罗庆邵毅明
关键词:智能驾驶驾驶行为驾驶员模型
一种山区急弯路段驾驶人熟练度甄别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究驾驶人眼动行为与驾驶熟练程度以及道路线型之间的响应特性,设计并组织山区公路实车驾驶行为试验。招募20名驾驶人,实时采集被试驾驶人在急弯路段的6个注视及扫视行为表征参数。试验表明:眼睛注视点在左转急弯路段的水平方向分布范围是-0.5~0.1 m,在右转急弯路段的水平方向分布范围是-0.2~0.5 m;眼睛水平注视角变化的主要范围是0°~30°;扫视速度的变化范围区间是0~1(°)·ms^(-1),扫视幅度的变化范围是5°~25°。基于采集的眼动行为参数,构建驾驶人视觉搜索模态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并建立驾驶人眼动特征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眼动综合评分与驾驶里程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该模型可用于量化甄别驾驶人驾驶熟练程度,并为驾驶能力评估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彭金栓王琛玮邵毅明徐进钟欣
关键词:眼动特征山区公路
适于复杂赛道的驾驶员“期望轨迹-期望速度”协同决策模型被引量:5
2014年
期望轨迹/速度决策是汽车驾驶行为的重要环节,但现有模型的研究对象几乎都是针对城市道路和一般公路,无法用于具有特殊性的赛道驾驶行为模拟.为此,本文根据真实世界的汽车驾驶过程和特点,提出了"前视断面选点"的轨迹计算策略,然后在其基础上构建了能够描述赛车手轨迹-速度选择行为的目标函数,根据赛道行驶环境和赛车性能设计了约束条件,并给出了"期望轨迹-期望速度"联合求解的滚动时域算法,最后,用襄阳东风汽车试验场内一条中速环道的汽车轨迹/速度实测数据和一条F1场地赛道的仿真试验值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协同决策模型能够得到满足预期的结果并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因此能够有效模拟赛车手在赛道上的轨迹-速度选择行为.
徐进赵军杨奎邵毅明彭其渊
关键词:赛道设计驾驶员模型驾驶仿真
公路客车横向加速度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为提供不同类型公路几何线形参数的计算依据,在12条不同地形环境、不同等级的公路上采集了小客车和大客车的横向加速度、行驶速度和轨迹曲率半径数据,评估了试验公路的行驶舒适性,给出了六车道、四车道、双车道3类公路的横向加速度特征分位值,针对不同公路类型和车型,建立了横向加速度一曲率半径和横向加速度-速度的均值模型、极限值模型和85分位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车道数越少,行驶舒适性越差,设计速度低于30km/h的双车道公路部分路段的行驶舒适性极差;(2)横向加速度累计频率曲线的拐点在第90—92分位,双车道公路的横向加速度最大值大于8m/s2;(3)行驶轨迹越缓和、车道数越多,横向加速度分布越集中,且大客车的横向加速度分布要比小客车集中;(4)第85分位值模型可用于公路几何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控制,均值模型可用于几何参数的一般值控制.
徐进杨奎罗庆邵毅明
关键词:公路横向加速度横向力系数驾驶行为
基于“人-车-路”协同的复杂公路/赛道行驶轨迹决策模型被引量:9
2014年
在真实的公路行驶中,驾驶人需要在明显富余的可使用路面宽度内决策出期望轨迹,因此轨迹决策模型是构建完整驾驶人模型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文提供了适于山区复杂公路行驶场合的轨迹决策方案.首先,提出了"前视断面选点"的计算策略;然后,针对公路上的典型驾驶习惯建立了轨迹长度最短、曲率和最小、曲率变化率最小、轨迹居中4个目标函数;接下来,根据实际的公路行驶特点,设置了道路边界、障碍物避绕、侧向稳定性以及弯道通过性等4个约束条件;之后,参考真实驾驶人的决策过程,设计了能够解决任意里程任意复杂公路轨迹决策的滚动时域算法.最后,文末给出了复杂公路和赛道的仿真实例,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轨迹曲线符合事先预期的效果,并与日常行车中观察到的轨迹非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徐进赵军邵毅明陈泳汐
关键词:人-机-环境系统智能驾驶自动巡航驾驶行为
山区公路驾驶人动态视觉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为研究山区公路设计参数对驾驶人动态视觉的影响,构建了驾驶行为多源参数采集平台,招募18名驾驶人,开展了山区公路环境下的实车驾驶试验。测量并记录了注视、扫视以及头部运动的相关参数,研究了直线长度、弯道半径等参数对驾驶人动态视觉搜索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直线距离越长,驾驶人视点分布越离散;直行行驶时的临界扫视幅度显著低于右转和左转,且弯道半径越小,临界扫视幅度越大,两者呈对数函数关系;转弯时的头部水平运动剧烈程度显著高于直行驾驶模式。研究成果为山区公路驾驶人视觉搜索可靠度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与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彭金栓张磊邵毅明周陶徐进
关键词:山区公路驾驶人
基于人-车-路协同仿真的山区道路大型车辆行驶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为提高山区道路大型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构建人-车-路协同仿真系统,在3条复杂山区道路上开展代表性驾驶模式的大客车和重载货车虚拟行驶试验,根据仿真输出的车辆运动学/动力学响应参量和驾驶输入量,分别进行设计符合性、车辆通过性、运行速度协调性、行驶舒适性以及驾驶负荷度等5个方面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以上分析能确定危险位置的临界安全速度、超长货车通过急弯时的越出宽度和越出位置、不协调的线形单元以及行驶舒适度和驾驶负荷度较差的位置,进而可以实施靶向性的几何参数改进,增加山区公路与大型车辆之间的适应性,最终达到提高山区公路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的目的。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骁罗庆
关键词:道路工程驾驶仿真山区公路大型车辆
基于液压发电和闭塞原理的新型突起路标设计被引量:1
2016年
为降低高速公路上因能见度低所造成的交通事故风险,设计了一种基于液压发电和闭塞区间原理的新型节能突起路标。该新型突起路标利用液压囊、流量调节装置、永磁发电机等部件组成的液压发电装置,可能将汽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力进行收集,并转换为电能。运用数学模型对液压发电装置所能产生的电能进行了计算;并借助于Matlab/Sumlink建立了液压发电仿真模型。基于闭塞区间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和Altium Designer软件等相关工具设计了该新型突起路标的灯光控制系统。该灯光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交通环境的实际情况,对道路上不同区间的突起路标的工作状态和发光颜色进行智能控制,以辅助驾驶员更清晰地掌握道路线形条件以及前方车辆行驶状态。
于振亚彭金栓刘纯志杨苏冷金霞刘丽君黄兰
关键词:突起路标智能控制
自然驾驶条件下驾驶人换道行为实时预测被引量:6
2015年
为降低车道变换的风险性,提出一种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与车辆运动状态预测车道变换行为的方法.应用视觉追踪系统、毫米波雷达等仪器设备,进行了真实环境下的实车驾驶试验.基于换道前驾驶人后视镜注视特性确定换道意图时窗大小为5s,构建换道行为预测的表征指标体系.设计BP神经网络结构,构建换道行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至少提前1.5s预测驾驶人的换道行为,且预测精度达到95.58%.与基于转向灯状态预测驾驶人换道行为相比,其预测精度及时序特性均有显著提升,证明了预测指标及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彭金栓付锐郭应时
关键词:驾驶行为实车试验车道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