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9009)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兴王立新李畅游李卫平史洪森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乌梁素海
  • 3篇水质
  • 3篇内蒙古乌梁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与生...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质变化
  • 1篇水质超标
  • 1篇水质数值模拟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浅水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机构

  • 8篇内蒙古师范大...
  • 6篇学研究院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8篇李兴
  • 2篇李畅游
  • 2篇王立新
  • 1篇史洪森
  • 1篇王勇
  • 1篇李卫平

传媒

  • 2篇节水灌溉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乌梁素海污染负荷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地处半干旱区域的乌梁素海既是河套灌区灌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湖泊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乌梁素海2006—2008年气象因子和入湖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入湖水体中含有的大量氮、磷、有机物、离子等物质,是造成目前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质、盐化等污染的主要原因,提高入湖水质是治理乌梁素海的关键。
李兴勾芒芒
关键词:污染负荷气象因子乌梁素海
内蒙古乌梁素海入湖水质超标风险率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入流水体为研究对象,考虑湖泊水质的随机性和灰色不确定性,以灰色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引入灰色-随机风险率方法,通过计算并分析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入湖断面各水质参数存在的超标风险性,反映不同水质参数的污染强度和污染历时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入湖水体总氮总磷浓度超标风险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总氮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上限风险率达96.4%,下限风险率达87.7%;总磷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上限风险率达96.2%,下限风险率达86.9%;BOD5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平均风险率达55%;COD浓度超过Ⅴ类标准值的平均风险率达85%。乌梁素海入湖水体污染程度已十分严重,源头水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
李兴勾芒芒王勇
关键词:乌梁素海
内蒙古乌梁素海“黄苔”暴发初探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5
2010年
内蒙古乌梁素海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09年5月连续2年暴发了"黄苔"事件,已不断丧失湖泊固有的养殖、灌溉、旅游等功能,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已引起国务院领导和各界学者的关注。根据乌梁素海试验站实际监测的数据,对"黄苔"暴发期前后的水质、水文、气象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影响"黄苔"暴发的环境、营养盐、水动力等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黄苔"的暴发主要是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和适宜"黄苔"生长的各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地研究"黄苔"暴发的原因能够为乌梁素海"黄苔"暴发的预警、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李兴勾芒芒
关键词:乌梁素海影响因素
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为摸清寒旱区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种群比例、时空分布、优势种属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于2011年5—10月和2012年2月分别对乌梁素海10个监测点位进行了浮游植物镜检,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84属,并同步测试了各监测点水体环境因子,使用Excel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湖优势属为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微囊藻(Microcystis)、席藻(Phormidium)、楔形藻(Gomphosphaeria)、小环藻(Cyclotella)、针杆藻(Synedra)、桥穹藻(Cymbella)、衣藻(Chlamydomonas)、腔星藻(Coelastrum)、网球藻(Dictyosphaerium)、绿球藻(Chlorococcum)、栅列藻(Scenedesmus)、金藻(Chromulina);乌梁素海各采样点浮游植物丰度在25.83×104~21314×104L-1间变化,生物量在0.094~104.3 mg L-1间变化;浮游植物各种群丰度和生物量表现为春冬季低,夏秋季高;空间采样点丰度值和生物量由大到小顺序为Q8(采样点)和V3(出水口),N13(芦苇区)和S6(南部明水区),J11(进水口)和Q10(旅游区);通过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总氮、水温、化学需氧量和透明度;绿藻的大量繁殖与乌梁素海较高的氮浓度密切相关,水体中pH值的大小将会间接影响绿藻的生长。研究结果为预测乌梁素海水质变化和警示"水华"暴发提供了依据。
李兴张树礼李畅游李卫平王立新
关键词:乌梁素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内蒙古海拉尔河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2012年
为量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本研究以海拉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生态足迹供需模型对其生态建设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做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较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1.6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0.09hm2,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0.084hm2;2000年生态盈余为1.73hm2,而2009年生态盈余快速降低到0.13hm2,加剧了海拉尔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
李兴吴全勾芒芒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浅水草藻型湖泊水质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内蒙古乌梁素海面临的污染现状,基于三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的计算模式,将其与CE-QUAL-ICM模型耦合,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的乌梁素海藻类、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风速和蒸发对模型的影响,也加入了挺水植物密度、高度、直径等形态指标,以此反映水生植物存在的区域中植物吸收降解污染物质、风速对底部应力、流场变化等因素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挺水植物分布的耦合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藻类和污染物质在乌梁素海内的年际、季节变化过程,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30%以内,大部分相对误差已控制在20%以内;降低入湖污染物质负荷直接影响着湖区内水质浓度的变化。另外,对于浅水或挺水植物密集而无法进入取得信息的区域,利用所建耦合模型能够为这些区域湖泊规划、管理、修复提供依据。
李兴史洪森张树礼李畅游王立新
关键词:乌梁素海水质变化数值模拟
内蒙古乌梁素海水质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3
2011年
将地质统计学理论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指标、有机污染指标和盐化污染指标进行了kriging空间插值,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分析,冬季总氮浓度、总磷浓度、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叶绿素a质量浓度浓度冬季最低;时空电导率平均值在4.0 ms.cm-1左右波动。从空间角度分析,总氮浓度、总磷浓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呈现出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夏秋季化学需氧量空间分布与春冬季节相反;冬季电导率空间分布与其他季节明显不同。从浓度大小分析,乌梁素海复合污染已十分严重。
李兴杨乔媚勾芒芒
关键词:乌梁素海水质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子时空分布
2012年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探讨近10年内蒙古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人口数量和GDP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01-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调查,通过研究12个盟市及其101个旗县(市、区)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重点分析2009年相关因子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22,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和人口;近10年粮食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幅超过40%;内蒙古粮食产量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灌区优于雨养型农业区。为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仍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勾芒芒李兴
关键词:粮食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