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401)
- 作品数:30 被引量:186H指数:7
- 相关作者:夏斌万志峰蔡周荣刘维亮夏连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石英热释光——沉积盆地热史研究中另一种潜在的古温标被引量:3
- 2010年
- 具有良好重现性的石英热释光信号除了用于近地表的考古及地质事件定年以外,还能反映一定地质时间范围内的环境温度变化规律.本文利用砂岩中石英矿物的热释光信号,采用传统热释光分析和等温热释光方法,以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钻孔岩芯为例,探讨对沉积盆地热体制信息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1)钻孔中不同埋深位置的石英矿物,其自然热释光发光曲线有规律变化,与所对应的环境地层温度以及热释光发光动力学相符,即随着沉积地层埋深增加、埋藏温度上升与埋藏时间加大,其热释光发光曲线整体向高温方向移动,而发光强度明显减小;(2)石英热释光多片增加分析方法以及等温热释光分析方法所获得的表征年龄彼此印证,通过表征年龄的换算,定性或半定量获得描述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的环境古温度变化的一个等效参数——表征温度,该表征温度能够表征沉积盆地一定地层范围内,一段埋藏历史的古温度变化历史.石英热释光信号是沉积盆地热史分析中一种潜在的古温标,对于石英热释光表征年龄与表征温度地质意义的诠释,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事例加以佐证.
- 龚革联李盛华孙卫东郭锋夏斌吕宝凤
- 关键词:石英热释光盆地热体制
- 南海北部油气成藏区带的划分与勘探前景被引量:6
- 2010年
-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整体勘探程度较低。为加强该区油气成藏特征的系统分析与对比,根据构造、沉积特征的差异性,将该区划分为4个油气成藏区带:走滑拉分区(莺歌海盆地)、陆内裂陷区(北部湾盆地)、陆架浅水区(琼东南盆地北部裂陷带,珠江口盆地北部裂陷带的珠一、珠三坳陷)、陆坡深水区(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琼东南盆地中央裂陷带及南部裂陷带)。进而分析了各区带的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结论认为:①走滑拉分区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泥底辟构造活动,应重点突破下含油气系统;②陆内裂陷区断裂构造发育,企西隆起东部是寻找大中型油田的有利区带;③陆架浅水区"皮薄肉厚",油气勘探应以古近系陆相断陷沉积的储盖组合类型为主;④陆坡深水区油气成藏要素配置良好,是未来发现大型油气田、开创油气勘探新局面的主战场。
- 万志峰夏斌蔡周荣刘维亮梁正中
- 关键词:南海北部油气藏形成勘探前景
- 珠江口盆地与莺琼盆地油气运聚特征的差异性被引量:15
- 2009年
- 已有的油气勘探成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东部与西部的油气运聚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总结前人对东、西部油气运聚规律的成果和认识,以东部的珠江口盆地与西部的莺—琼盆地为例,分析对比了东、西部油气运聚模式的差异性。东部表现为:油气垂向运移与侧向运移相互配合,动力为水动力及浮力,后期断层的活动性对油气运聚成藏起关键作用;西部表现为:底辟带作为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不整合面以及砂岩疏导层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主要驱动力为高压活动流体;流体底辟和后期断层的活动性分别对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起关键作用。通过油气运聚差异性的对比分析,结合南海北部陆缘的沉积特征以及构造运动背景分析,结论认为:这种差异性实质就是运聚过程中环境的差异,即东部为常压环境,西部为超压环境,形成原因是北部陆缘东部珠江口盆地受东沙运动影响,发育的一系列张扭性NW向断裂对超压层系起卸压作用,西部受东沙运动影响弱而容易形成超压环境。
- 蔡周荣夏斌万志峰刘维亮
-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油气运聚成藏规律珠江口盆地莺琼盆地
- 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地层压力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根据声波时差等效深度法对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地层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西地区超压现象明显,异常压力主要分布在Es3~上—Es4~上地层中,极大值出现在沙三下亚段。平面上,剩余压力值在车西中央洼陷带和大王北西次洼深陷区最大,围绕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
- 万志峰蔡周荣梁正中刘维亮罗继文高惠君
- 关键词:车西洼陷地层压力
- 江苏赣榆县石桥浅变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
- 2013年
- 对石桥浅变质岩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化学成分富碱(Na2O+K2O6.39%~10.65%)、高钾、贫钠(Na2O/K2O=0.03-0.05);(2)微量元素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富Pb,贫Sr;(3)稀土元素含量为130.89~232.80gg/g,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7.92~14.84),Eu负异常不明显(6Eu=0.73~0.911,模式曲线向右倾斜(La/Yb=8.4~21.3);(4)锆石定年表明其时代属于寒武纪(554 Ma);(5)变质复合锆石的老核,其年龄值较多的是在新太古代(2577~2502Ma)至古元古代(2500~1600Ma)。变质复合锆石的新壳,其年龄分别为2483、2370、2211、778和554Ma,表明继承锆石在其源区曾分别经过变质作用。前述特征均不同于大别一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副片麻岩,暗示石桥浅变质岩的成因非原地,而是异地(飞来峰)。
- 袁亚娟夏斌张玉泉夏连泽李贺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元素地球化学浅变质岩石桥
- 白云深水区新生代沉降及岩石圈伸展变形被引量:13
- 2011年
- 为认识白云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降和岩石圈伸展变形特征,本文对过研究区的两条测线进行了回剥分析和伸展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白云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降具有幕式特点,由快到慢共分4幕:①65~24.4 Ma;②24.4~18.5 Ma;③18.5~13.8 Ma;④13.8~0 Ma,在裂后存在3期快速沉降(24.4~21 Ma,18.5~16.5 Ma,13.8~10.5 Ma)和4期慢速沉降(或隆升)(30~24.4 Ma,21~18.5 Ma,16.5~13.8 Ma,10.5~0 Ma).白云深水区裂陷期和裂后期沉降受基底形态影响,总体向洋陆边界增加,裂陷期的沉降量为200~2100 m,裂后沉降量为1000~1500 m,由裂陷期沉降反演的岩石圈伸展系数为1~7,与全地壳的伸展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在基底隆起处伸展系数小,凹陷处伸展系数大;白云深水区裂后存在异常沉降,约300~700 m,它的分布与基底形态负相关,在隆起处异常沉降量大,为600 m左右,凹陷处异常沉降量小,约300 m,可能与岩石圈破裂引起洋陆过渡带不同构造单元的差异沉降相关.
- 赵中贤孙珍谢辉颜承志李元平
- 广州市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区域经济差异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成熟的区域经济差异计量模型,借助SPSS等统计软件,系统地对广州市内部的经济差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时间演变特征来看,广州市各区(市)之间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维持在高水平缓慢增长;从空间分布规律特征来看,第一类地区集中分布在中心区域,第二类地区集中分布在广州市西部和南部,第三类地区分布在广州市边缘,且县区差距巨大;从各类地区内部经济差异看,各类地区内部经济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 谢学宁张正栋夏斌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我国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探析被引量:4
- 2010年
- 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王婧静
-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 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地层压力特征分析
- 根据声波时差等效深度法对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地层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西地区超压现象明显,异常压力主要分布在Es3—Es4地层中,极大值出现在沙三下亚段。平面上,剩余压力值在车西中央洼陷带和大王北西次洼深陷区最大...
- 万志峰蔡周荣梁正中刘维亮罗继文高惠君
- 关键词:车西洼陷地层压力
- 文献传递
- 江苏赣榆县石桥片麻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
- 2014年
- 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石桥片麻岩是由沉积岩变质组成。在化学成分上,表现为高硅(Si02=75.22%~76.42%)、低铝(A1203=11.02%~12.29%)、富碱(Na20+K20=8.00%,8.68%)和贫钙(CaO=0.30%~0.82%),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贫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以及轻稀土相对富集(LREE/HREE=6.06~7.14)、铕负异常较明显(8Eu=0.18~0.56)等。通过锆石成因类型及定年研究,获得超高压变质作用时间为254Ma和退变质作用时间为217Ma,老核(继承锆石)岩浆碎屑锆石是异地多时代(元古代一古生代),其寄主岩的原岩为沉积岩,时代不会早于古生代。
- 袁亚娟夏斌张玉泉夏连泽李贺
- 关键词: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片麻岩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