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通市科技局指令性课题(S2010047)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朱小建曹建华成红兵王文超夏小鹏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市中医院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胸椎
  • 4篇腰椎
  • 4篇矢状
  • 4篇矢状面
  • 4篇脊柱
  • 4篇脊柱骨
  • 4篇脊柱骨折
  • 4篇骨折
  • 3篇胸腰段
  • 3篇胸腰段脊柱
  • 3篇腰段
  • 3篇腰段脊柱
  • 1篇胸腰段脊柱骨...
  • 1篇疗效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器
  • 1篇个性化
  • 1篇个性化设计
  • 1篇骨折疗效
  • 1篇固定器

机构

  • 4篇南通市中医院
  • 4篇南通市第四人...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曹建华
  • 4篇朱小建
  • 3篇成红兵
  • 1篇周聪
  • 1篇杨惠林
  • 1篇夏小鹏
  • 1篇陈义荣
  • 1篇王文超

传媒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交通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胸腰椎骨折矢状面弧度矫正与内固定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实验验证经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钛棒的折弯弧度与所固定节段矢状面弧度的等同关系,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取成年猪8具5~6个连续节段的颈椎、颈胸椎为实验标本,制成前中柱损伤模型,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分析所固定钛棒的折弯角、所固定节段矫形后的cobb角,分析两角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棒的折弯角度与钉棒系统所固定节段矫形后的cobb角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证明治疗胸腰椎骨折时,钛棒的折弯角度与所固定节段脊柱形成的cobb角度等同,能够较精确的预见术后恢复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的弧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朱小建曹建华成红兵杨惠林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内固定器矢状面
胸腰段脊柱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时棒的折弯角度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在50例正常人胸腰椎侧位片上测量T10到L3各运动节段及各椎体的矢状面成角,目标椎体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以上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均值替代(均值法),预测目标椎体的cobb角并与实际测量值统计学分析。结果:T11、T12、L2各椎体cobb角的预测值并与其实际测量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椎体cobb角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差值均值1.06°,最高2.56°。结论:脊柱胸腰段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存在分布规律,采用"均值法"得出目标椎体的矢状面成角,并以此角度来参与计算预测目标椎体的cobb角,可较为准确的预测目标椎体cobb角,从而为临床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时预测骨折椎体的cobb角提供依据。
曹建华朱小建成红兵朱蔚俊陈普建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矢状面
矢状面弧度准确重建对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钛棒折弯角度的个性化设计在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根据术前标准脊柱侧位片,利用均值法求出患椎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所得值与患椎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患椎上椎体矢状面成角的和作为所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Cobb值,根据此角度值术中钛棒折弯并行后路复位固定;对照组46例,术中凭借经验弯棒,其他治疗均同。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18±5)个月,96例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其中42例术前、末次随访均行CT检查,30例末次随访行磁共振检查。结果影像学指标:治疗组末次随访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平均丢失分别为(1.06±0.46)mm、(0.42±0.26)mm、(1.57±0.51)°,对照组矫正的丢失分别为(2.73±0.86)mm(P<0.05)、(0.79±0.46)mm、(2.49±0.89)°(P<0.05)。治疗组鱼尾现象21例,对照组鱼尾现象25例。治疗组内固定失效率6%,对照组内固定失效率13%;治疗组末次随访22例,CT检查10例存在蛋壳现象,对照组20例CT检查9例存在蛋壳现象。有神经部分损伤的患者按Frankel分级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末次随访腰痛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治疗组17例0分,15例2分,11例4分,2例6分,2例8分,1例56分,1例80分,1例88分;对照组10例0分,15例4分,11例6分,2例8分,2例10分,2例18分,2例50分,2例8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vs 21.74%,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时,术前个性化准确折弯钛棒能够较准确恢复矢状面生理弧度,减少椎体高度矫正的丢失,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内固定失败率,降低术后腰痛发生率,减少相邻节段退变。
朱小建曹建华夏小鹏朱蔚骏陈普建王文超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矢状面
棒折弯角度的个性化设计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棒折弯角度的个性化设计在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骨折后标准胸腰段侧位片,骨折椎体所在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以其上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均值替代,其替代均值、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上椎体矢状面成角三者之和作为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cobb值,以此cobb角值作为术中钛棒折弯角度行后路复位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50例,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18个月,50例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其中28例术前、末次随访均行CT检查,17例末次随访行磁共振检查。结果:X线评价:术后椎体的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平均复位分别为6.39 mm、2.76 mm、22.56°,随访时矫正的丢失分别为1.06 mm、0.42 mm、1.57°;神经系统:有神经部分损伤的患者按Frankel分级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有部分恢复;腰痛末次随访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0分17例,2分15例,3分11例,6分2例,8分2例,56分1例,80分1例,87分1例;发生钉棒松动1例,尾丝松动2例,未发生螺钉断裂及棒断裂。均未取出内固定。结论:胸腰段单节段脊柱骨折时,骨折椎体所在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以其上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均值替代,其替代均值、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上椎体矢状面成角三者之和作为所固定节段的矢状面cobb值,以此cobb角值作为术中钛棒折弯角度行后路复位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能够较准确恢复需要固定节段的生理弧度,中长期随访效果肯定。
朱小建成红兵曹建华冒维海周聪丁正美陈义荣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矢状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