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51031)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旭光汪惠民查清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唐代江南的都市醉歌被引量:2
- 2009年
- 唐代的江南城市经济功能得以大大强化,改变了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并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结构,进而影响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文章从以酒为题材的唐诗切入,就江南饮酒传统、产酒条件、造酒盛况和酒的消费等方面展开论述,唐代江南的都市醉歌最充分地展现出江南地区的诗性文化特色。
- 汪惠民查清华
- 关键词:唐诗江南城市
- 艺术作品的时间性
- 2010年
- 通过反思艺术作品的存在所体现出的时间性,探明艺术作品之所以有时间性的存在论基础,理清时间性如何内在于艺术作品的存在论结构,不仅可以为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解释活动奠定存在论基础,而且也为艺术作品的意义的生成奠定基础。因此,对艺术作品的时间性进行构成性的分析,阐明构成作品的哪些因素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时间性,既解释了时间如何让一件器物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也解释了艺术作品的所谓"永恒性"。
- 刘旭光
- 关键词:艺术作品时间性
- “文艺复兴”:一个19世纪诞生的美学概念
- 2013年
- "文艺复兴"这一概念虽然有其深远的知识谱系,但无论作为一个历史分期、文化概念还是美学概念,它都是19世纪的产物。19世纪按自己的需要建构了"文艺复兴"。对"文艺复兴"这一历史分期的划分体现着19世纪对自身的反思:19世纪在为自己探源,在为自己书写历史,在为自己寻求根据。同时,这一概念也为19世纪的审美主义提供了最主要的理论资源。
- 刘旭光
- 关键词:文艺复兴美学概念
- 文艺繁荣与城市文化之关系被引量:8
- 2009年
- 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艺术的黄金时代,都有一个城市作为背景与支撑,城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活动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且对于艺术的繁荣来说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是因为城市的功能内在地包含着对艺术活动的需要,为艺术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而城市的文化特性为艺术活动的繁荣提供了对艺术的需要和投入,城市庇护着艺术活动,艺术的象征性、表现性与膜拜价值使得它成为了城市政治与宗教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城市人的生活只有在艺术活动中才得以维系下去并不断发展,艺术活动是城市这种特殊的生活形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城市的繁荣是文艺繁荣的基础,文艺繁荣是城市繁荣与发展的推动力。
- 刘旭光
- 关键词:城市文化美学研究
- “人”的理想和“理想人”的生产——审美的实践性再思考被引量:6
- 2010年
- 从人的生产的角度来说,必须确立起对于自然、对于人的"属人"的审美观。这一审美观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它必须尊重人的自然生产;它必须受制于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它必须以人的自我肯定为前提。而这样的审美观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它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它指引着人的生产,指引着人类文化生活的方向,它不给出具体的步骤,但却给出理想与蓝图。审美是人类自我完善与自我进化的社会实践,也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状态,这也是实践存在论视域中审美活动的终极意义。
- 刘旭光
- 关键词: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