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EJY004)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3H指数:8
- 相关作者:陈柳钦谷永芬李松吉杨慧瀛郭振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哈尔滨商业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战略措施被引量:6
- 2003年
- 过去我们狭隘地把农村产业结构理解为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这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农村产业结构不同于农业结构的基本内涵,确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及其定位原则,以及调整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及各行业内部关系的战略措施。
- 陈柳钦
- 关键词:农村农村产业结构
-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若干问题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农村城镇化到底该走那一条道路 ,是目前仍有争论的热点问题 ,无论提出那一种观点 ,都必须搞清楚农村城镇化的几个问题。即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目的性与手段性问题 ,内涵型城镇化和外延型城镇化的问题及农村城镇化的协同发展问题。
- 谷永芬何记东于风雨
-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内生性外生性目的性内涵型外延型
- 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被引量:6
- 2003年
-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严重危害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略抑制它 ,当前 ,我们的理性选择是 :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等。
- 陈柳钦
-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生态农业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被引量:23
- 2004年
-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来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 陈柳钦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农业产业化农村人口素质
- 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被引量:3
- 2009年
-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建立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依托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只有建立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才能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缓解农业人口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进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 郭振李辉
-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
-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化解措施被引量:25
- 2003年
- 陈柳钦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战略措施被引量:5
- 2003年
- 正确理解农村产业结构不同于农业结构的基本内涵,确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及其定位原则,以及调整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内部三者之间及各行业内部关系的战略措施,是当前农村工作急需认真研究的战略性问题。
- 陈柳钦
- 关键词:农业结构农村
- 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被引量:12
- 2003年
-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 陈柳钦
-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素质劳务输出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被引量:9
- 2003年
- “三农”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力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可向现有城市转移一部分,也可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推进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向,要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 郭振鲁敏刘增凡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结构性调整
- 用信息化推动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信息化是当代人类创造的最活跃的生产力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为切入点 ,分析了信息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效应 ,并提出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加强信息立法、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等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对策措施。
- 谷永芬杨慧瀛
- 关键词:区域市场一体化信息化区域经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