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568)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蒋海越韩娟潘博林琳宋宇鹏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耳软骨舒展联合矫正复合组织移植耳甲腔型小耳畸形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耳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舒展及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一期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法残耳舒展术、二期对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患者16例。结果随访3-12月,患侧移植组织成活良好,形态基本满意,供区无明显畸形。结论残耳卷曲软骨放射状切开反折舒展术及复合组织移植术联合分期矫正中度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方法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较小,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 林琳蒋海越潘博赵延勇韩娟
- 关键词:小耳畸形复合组织移植
- 小耳畸形家系的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筛查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小耳畸形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候选基因筛查的初步研究。方法针对收集的先天性小耳畸形家系(ZX07家系)通过ST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在可疑的连锁区域选择与小耳畸形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筛查研究。结果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发现15、11、4、12、16、2号条染色体有存在致病基因的可能,在NCBI网站上查询并选择杂合度较高的位点设计STR引物,通过精细定位排除了15、16、12、2号染色体连锁的可能。在11号和4号染色体D11S4191、D4S419、D4S412三个位点附近选择与小耳畸形相关的FGF3、FGFR3和HMX1基因进行筛查,未发现上述基因的突变。结论 ZX07小耳畸形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初步的基因筛查排除了FGF3、FGFR3和HMX1基因突变,为进一步研究小耳畸形的致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 林琳潘博蒋海越赵延勇韩娟
- 关键词:小耳畸形基因定位FGFR3基因
- MYH14基因在先天性小耳畸形疾病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检测MYH14基因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中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基因表达的异常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残耳软骨组织及细胞为研究对象,非耳畸形患者的正常耳软骨组织及细胞作为对照。分别提取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软骨组织实验组与对照组在MYH14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YH14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小耳畸形的发病相关。
- 林琳宋宇鹏潘博杨庆华韩娟蒋海越
-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RNA基因表达
- 先天性小耳畸形遗传特征临床调查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表型特点及家族史进行临床调查,初步研究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遗传特征。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入院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非综合症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全面临床查体和相关检查,以及家族耳部先天畸形发病情况的提问调查。详细记录患者及其家族发病情况。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寻潜在的有价值的规律。结果本研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男性发病的比例(77.5%)明显高于女性(22.5%)。在单侧发病患者中(98.1%),右侧发病的几率(64.0%)明显高于左侧(34.1%)。而耳前轻度畸形(附耳/耳前瘘管,12.8%),则是除外耳道狭窄/闭锁和患侧面部发育不良之外临床上最常见的合并体征。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家族耳畸形史的发生率达到15.9%。合并附耳/瘘管的小耳畸形患者,其家族耳畸形发生率(27.3%)明显高于单独小耳畸形患者(13.9%)。附耳/耳前瘘管(10.1%)是最常见的家族耳畸形疾患。家族小耳畸形患者中,累及到一级亲属和三级亲属的各有6例(占2.3%),而未见累及二级亲属。小耳畸形一级亲属患病率为0.8%。结论本研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具有男性高发及右侧好发的特点;附耳/瘘管是很常见的并发畸形,而且合并该类畸形的患者具有很高的家族耳畸形发生率;附耳/瘘管亦为最常见的家族耳畸形病史;小耳畸形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0.8%;单纯性小耳畸形发病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 熊文龙潘博林琳韩娟蒋海越
-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表型特点附耳耳前瘘管
- 先天性小耳畸形甲基化谱深度分析与差异基因的表达验证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残耳软骨组织及正常耳软骨组织DNA甲基化芯片的深度分析,挖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通过MeDIP Chip技术获得先天性小耳畸形全基因甲基化谱,并对其进行深度GO和Pathway分析,筛选可能与本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基因。结合GO和Pathway的结果,构建存在甲基化差异表达的Wnt信号通路Network。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和非耳畸形患者软骨组织,以及小耳畸形患者残耳和健侧耳软骨组织中Wnt1和Wnt11的表达进行Real-time PCR检测,验证其基因表达状态是否与甲基化芯片中Wnt信号通路富集的结果相一致。结果经过先天性小耳畸形DNA甲基化谱的GO分析和Pathway筛选分析发现,Wnt信号通路是较为富集并且可能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其相关基因Wnt1及Wnt11在正常软骨的启动子区和CpG岛呈现高甲基化趋势,而同一患者残耳软骨中甲基化水平较健侧耳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和非耳畸形患者软骨组织中Wnt1及Wnt11的基因表达在验证实验中均未见明显差异。而患者残耳软骨组织中的Wnt1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自身正常软骨组织。结论胚胎发育过程中Wnt11的过表达可能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有关,其甲基化水平差异与小耳畸形发病的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毕晔林琳蒋海越宋宇鹏何乐人潘博张玲黄婉璐李川吴荣薇
-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DNA芯片信号通路
-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基因组甲基化谱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筛查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整个基因组存在甲基化水平异常的CpG岛和CpG位点及其相关差异基因,进而探讨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异常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术中废弃的残耳软骨组织为研究对象共50例(实验组),非耳畸形(耳外伤)患者的正常耳软骨组织34例作为对照。应用NimblegenCpG启动子芯片,对实验组3例及对照组3例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28226个CpG岛扫描,筛选存在CpG岛甲基化水平差异的基因;应用SpectroCHIP芯片对实验组47例,对照组31例的差异基因的CpG岛进行各个CpG位点的检测,筛选出存在甲基化水平差异的CpG位点。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存在36个具有甲基化水平差异的CpG岛,其中有29个与已命名的29个基因相关。经t检验分析,在COL18A1、MYH14、RBMY1A1、ZIC3这4个差异基因的6个CpG位点,2组甲基化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COL18A1—2-CpG-170.9783±0.0235、0.9526±0.0589;MYH14-CpG-170.9600±0.0414、0.9284±0.0655;RBMY1A1—1-CpG-3.40.9966±0.0055、0.9914±0.0069;RBMY1A1—1-CpG-130.9648±0.0118、0.9757±0.0127;ZIC3_3-CpG-150.0867±0.0212、0.0543±0.0399;ZIC3—2-CpG-270.3775±0.1816、0.4723±0.0439。结论初步建立了先天性小耳畸形甲基化谱,COL18A1、MYH14、RBMY1A1、ZIC3基因甲基化水平差异可能与小耳畸形的发病相关。
- 宋宇鹏林琳潘博杨庆华韩娟蒋海越庄洪兴
- 关键词:小耳畸形DNA甲基化CPG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