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06026157)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志魁赵彦超魏忠元江涛叶加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伊通地堑鹿乡断陷储层成岩作用特征被引量:6
- 2009年
- 依据大量的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粘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研究了鹿乡断陷储集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类型。结果表明,鹿乡断陷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4个成岩阶段。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长石和方解石等成岩矿物的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发育密切相关。依据储层中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的过程可划分为蒙皂石带、蒙皂石渐变带、第一迅速转化带,第二迅速转化带和第三迅速转化带。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将成岩阶段分为早成岩A期和B期,晚成岩A1期、晚成岩A2期和晚成岩B期。从早成岩B期到晚成岩A期是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热化学反应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碎屑岩储层发育大量次生孔隙,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段。
- 汪新光张建光魏忠元赵志魁江涛
-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
-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成藏过程被引量:14
- 2009年
- 揭示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复杂的油气成藏历史,对指导伊通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岔路河断陷主要烃源岩在始新世中、晚期进入生烃门限;渐新世早、中期达到生烃高峰.通过对岔路河断陷双阳组-永吉组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中有机包裹体的荧光特征、均一温度以及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分析,结果表明,岔路河断陷至少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结合埋藏史热史分析,确定出油气充注分别发生在距今38.1~27Ma、19.5~10Ma和1~0Ma,与生排烃史模拟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合盆地构造演化认为古近纪末期和新近纪晚期两期构造抬升两度中止了油气充注过程,最终形成了该断陷始新世晚期-渐新世中期、中新世早-中期和第四纪3个重要的油气成藏时期.
- 丰勇陈红汉叶加仁赵彦超赵志魁王立武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岔路河断陷
-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关系被引量:7
- 2008年
- 对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地层水的矿化度、水型及变质系数、脱硫系数的研究表明,该区地层水总体为NaHCO3型水;总矿化度偏低;平面上,孤店斜坡的油气保存条件最差,梁家构造带最好,垂向上,具明显的垂向分带性,万昌组保存条件最差;变质程度高。对地层水化学特征平面及剖面展布的分析,不仅为测井解释提供了准确的参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其他地质因素能够指出油气保存的有利地区。
- 贾倩赵彦超方度苗红波
- 关键词:岔路河断陷地层水化学特征矿化度油气保存
- 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储层成岩演化史与成岩模式被引量:9
- 2008年
- 依据岔路河断陷大量的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详细研究了岔路河地区储集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类型.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将成岩阶段分为早成岩A期和B期,晚成岩A期和B期,其中晚成岩A期又分为A1和A2两个亚期;运用BasinMod软件对主要构造部位进行埋藏史和热史的分析,并结合孔隙演化史的研究,分析了储层成岩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在30Ma以前,储层以压实和胶结作用为主,下部的双阳组和奢岭组孔隙度从32%左右下降至15%左右,上部的永吉组和万昌组孔隙度从32%左右下降至20%左右.在30~10Ma,各地层都沉降至最大埋深,较深部的双阳组和奢岭组砂岩中长石大量溶解,孔隙度增加至18%左右,为油气储存提供了良好的孔隙空间,永吉组和万昌组孔隙度变化不大.在充分考虑了岔路河地区的埋藏史、有机质热演化史、成岩作用演化史以及岩石类型与沉积相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断陷的3种成岩模式:冲积扇成岩模式、扇三角洲成岩模式和半深湖-深湖相成岩模式.
- 魏忠元姚光庆何生周锋德赵志魁江涛苗洪波
- 关键词: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孔隙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