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105)

作品数:45 被引量:1,606H指数:21
相关作者:刘丛强王世杰肖化云吴攀张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浙江林学院贵州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同位素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 9篇湖泊
  • 9篇沉积物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有机质
  • 7篇土壤
  • 6篇碳同位素
  • 6篇红枫湖
  • 5篇有机碳
  • 5篇植物
  • 4篇岩溶
  • 4篇微生物
  • 4篇夏季
  • 4篇喀斯特山区
  • 4篇贵州红枫湖
  • 3篇氮同位素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机构

  • 5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浙江林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37篇刘丛强
  • 12篇王世杰
  • 10篇杨元根
  • 10篇张国平
  • 10篇肖化云
  • 10篇吴攀
  • 6篇汪福顺
  • 6篇王仕禄
  • 6篇李思亮
  • 5篇魏中青
  • 5篇万国江
  • 5篇梁小兵
  • 4篇宋照亮
  • 4篇李阳兵
  • 4篇杨成
  • 4篇欧阳自远
  • 4篇刘占民
  • 4篇朱维晃
  • 3篇容丽
  • 3篇朱兆洲

传媒

  • 7篇第四纪研究
  • 5篇地球化学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球与环境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中国矿物岩石...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岩溶
  • 2篇矿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态环境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土壤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15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及浮游植物的变化被引量:25
2004年
对红枫湖、百花湖进行综合治理前后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对水体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种群数量以及总氮、总磷、COD、硝态氮、亚硝态氮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两湖”治理后,水体的K、Na、Ca、Mg、HCO3-等化学成分含量没有明显的质的变化,总氮、总磷、COD、硝态氮等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种群数量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治理后总氮、总磷、COD、硝态氮、亚硝态氮等含量显著减小,浮游植物的种类增加较大,红枫湖的种类数是治理前的1.72倍,百花湖的种类数是治理前的1.68倍,藻类密度也大幅度地减少。治理后未发现“黑湖”和“水华”现象,说明通过对红枫湖和百花湖的综合治理,改善了水质,继续加大对湖泊的综合治理力度,将有可能使湖泊水体远离富营养化。
吴沿友李萍萍王宝利刘丛强何梅陈椽
关键词:红枫湖水环境质量富营养化
贵阳市大气过程中氮行为的稳定同位素示踪
<正> 大气氮是湖泊、土壤、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的重要氮源,对酸雨、气溶胶成核、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物理化学过程有重要作用,大气中高含量的痕量氮气体(NOx、HNO3、NH3等)能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等疾病。本研究利用...
肖化云刘丛强刘学炎
文献传递
贵阳地区夏季雨水硫和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4
2003年
对贵阳地区小雨和暴雨硫和氮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小雨中硫酸盐δ34S值和硝酸盐δ15N值分别为-7.96‰~+0.73‰(平均-4.90‰)和-3.77‰~+8.49‰(平均+2.00‰),暴雨中则分别为-2.07‰~+18.32‰(平均+4.59‰)和-2.91‰~+10.10‰(平均+4.10‰),表明两种类型雨水中硫酸盐和硝酸盐来源不同。小雨硫酸盐的负δ34S值与当地硫来源(煤炭燃烧和生物成因硫)有关,而暴雨硫酸盐的正δ34S值则为海源(太平洋)结果。小雨硝酸盐的δ15N值范围较宽(-3.77‰~+8.49‰),其来源不清,但该范围内较高δ15N值的样品(>+6.0‰)可能与干沉降和火力发电厂废气有关。暴雨硝酸盐的δ15N值仍然反映海源(太平洋)。小雨铵盐的δ15N值与铵盐含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2=0.92)。小雨铵盐中低δ15N值的样品(-1.73‰~-22.01‰)与云水(-28.6‰)对15N较少的吸收有关。贵阳地区较高的铵盐含量(平均1.25mg/L)和较低的δ15N值(平均-12.18‰±6.68‰)表明,铵盐来源于农业肥料的大范围施用和土壤NH3的挥发。
肖化云刘丛强李思亮
关键词:夏季雨水硫同位素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暴雨
矿山活动影响下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微生物及其同位素研究
<正> 在表生环境中,硫同位素最大的分馏幅度发生在生物化学反应之中。其中,微生物对硫酸根的还原反应可以产生较大的同位素分馏,而低价硫的生物氧化作用产生的硫同位素分馏却相对较小。在湖泊系统中,硫的来源相对单一、稳定,硫在生...
汪福顺刘丛强梁小兵魏中青
文献传递
石笋的荧光特征及其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
在分析石笋荧光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石笋荧光应用于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的研究进展。石笋荧光强度反映了石笋中的有机酸含量,荧光波长特征受石笋中有机酸类型的控制,石笋中的有机酸由地表有机质经土壤水、洞穴滴水运移随碳酸盐而淀积,...
刘启明王世杰欧阳自远黎廷宇谢兴能
关键词:高分辨率气候环境石笋荧光
文献传递
湖泊现代沉积物碳环境记录研究被引量:102
2002年
通过对云南程海现代沉积物的精细采样和分析,研究了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阶段性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及其引起的相关变化是控制沉积物无机碳含量、碳酸盐δ13C和有机碳含量变化关系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及其引起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对湖泊自生碳酸钙沉淀起主导作用时,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无机碳含量及碳酸盐δ13C呈正相关变化;当温度及其引起的蒸发速率等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变化对湖泊自生碳酸钙沉淀起主导作用时,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无机碳含量及碳酸盐δ13C呈负相关变化.程海沉积物无机碳含量和碳酸盐δ13C是湖区气候冷暖变化的良好代用指标.
陈敬安万国江汪福顺黄荣贵张峰D.D.ZhangR.Schmidt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无机碳Δ^13C
δ^(13)C方法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5
2005年
δ13C方法是近年来用于土壤有机质动力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除了具有14C标记法的优点外,还具有无放射性,可以提供长期的标记,并能使所有的土壤有机质组分都能被均匀标记,相对经济、在实验地采样后直接进行研究等特殊优点,从而在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来源、周转和C3/C4植被的历史变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该方法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分析δ13C值技术的不断改进,δ13C方法在研究土壤过程特别是土壤碳循环中显示出新的活力。为了推动δ13C方法在国内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对影响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因素、国内外近年来该方法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和δ13C值的分析方法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朱书法刘丛强陶发祥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土壤有机质土壤碳循环
硝化和反硝化对湖泊有机质沉积成岩前降解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贵州红枫湖10月叶绿素a(chla)和NO-3含量均比7月明显降低。利用氮同位素等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量的降低是由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引起的。chla含量的降低主要是水体中有机质降解(硝化)所致,而NO-3含量的降低则是缺氧季节湖泊沉积物表层反硝化作用的结果。缺氧季节表层水体仍然能发生较强烈的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分别发生在热分层湖泊的上层和沉积物表层。反硝化作用不仅消耗大量的NO-3,而且还造成了一定量的有机质降解(有机碳作为电子受体)。据估算,在红枫湖后五测点和大坝测点,总有机碳在沉积成岩前分别降解了78%和68%。其中由硝化作用引起的总有机质降解量分别为35.8%和25.9%,而反硝化作用则分别为13.4%和9.2%。
肖化云刘丛强王仕禄李思亮
关键词:硝化反硝化湖泊有机质红枫湖氮同位素
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土壤C、N、S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08年
该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和土壤C、N、S含量特征、垂直变化特征以及植物与土壤C、N、S之间、植物-土壤间C、N、S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植物C、N、S平均含量分别为45.13%、2.02%、0.61%,C、N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但S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植物种C、N、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壤上植物C、N、S含量差异不显著;石灰土C、N、S含量均高于黄壤C、N、S含量,但两者的C、N、S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程度;植物C、N、S随海拔的变化不明显,而土壤C、N、S均明显地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植物C、N、S之间、垂直变化上植物与土壤之间C、N、S的相关关系基本不显著,而土壤C、N、S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杨成刘丛强宋照亮刘占民郑厚义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
贵州赫章土法炼锌导致的重金属积累被引量:32
2003年
贵州省赫章县的土法炼锌不仅导致植被的破坏,而且使附近土壤和溪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土壤中w(Pb)达到37.24×10^(-6)~30100×10^(6),w(Zn)为162.23×10^(-6)~31625×10^(-6),w(Cd)为0.50×10^(-6)~113×10^(-6),大大超过了当地的土壤背景值;沉积物中w(Pb)达到325.00×10^(-6)~21850×10^(-6),w(Zn)为1250.00×10^(-6)~30425×10^(-6),w(Cd)为25×10^(-6)~97×10^(-6)。土壤和沉积物中Pb、Zn含量与Fe_2O_3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Pb、Zn含量与Al_2O_3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沉积物中Pb、Zn含量与Al_2O_3则没有相关性。土壤和沉积物中铁矿物(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重金属的强烈固定作用。连续提取法对化学形态研究表明,Pb、Zn在土壤中主要表现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残渣态,而在沉积物中则主要为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土壤中可交换态Pb、Zn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其绝对含量变化较大,w(Pb)从最低2.75×10^(-6)到最高310.41×10^(-6),w(Zn)4.94×10^(-6)~321.10×10^(-6)。沉积物中w(Pb)7.42×10^(-6)~98.91×10^(-6);w(Zn)9.97×10^(-6)~72.67×10^(-6)。土壤中重金属Pb、Zn的有效性程度明显高于溪流沉积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更大。
杨元根刘丛强吴攀张国平朱维晃
关键词:土法炼锌重金属化学形态结合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