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00171)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立宁陈文弦丛锐苟琳郭群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咽鼓管表面不同活性物质对气压损伤性中耳炎豚鼠模型咽鼓管开放功能的作用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咽鼓管表面不同活性物质 (ETS)在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BM)豚鼠模型咽鼓管 (ET)开放功能中的作用 ,以期为预防和治疗气压损伤性中耳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低压舱上升实验建立 BM动物模型 ;观察正常及分别应用人工 ETS、人工磷脂、咽鼓管灌洗液、生理盐水冲洗的 BM豚鼠 ET被动开放压 (POL)的变化。 结果 BM组 POL 为 11.91± 1.87k Pa,较正常组5 .96± 1.6 3k Pa明显增高 (P<0 .0 1)。BM组内 :人工 ETS使 POL 由 11.91± 1.87k Pa降低至 6 .6 7±1.72 k Pa,天然 ETS使 POL 由 11.98± 1.93k Pa降低至 6 .11± 1.6 9k Pa,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人工 ETS与天然 ETS的活性作用无明显差异 ;对照的生理盐水使 POL 由 11.91± 1.82 k Pa变为 11.73± 1.6 2 k Pa,无显著性差异。而人工磷脂使 POL 由 11.86± 1.5 7k Pa降低至 8.6 1± 1.88k Pa,同生理盐水比较有显著意义 ,但同人工 ETS对 POL 的降低作用比 ,作用又明显减弱。 结论 人工 ETS同天然 ETS一样 。
- 冯立宁陈文弦丛锐倪鹤鹦姜斌张平郑国玺苟琳
- 关键词: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气压损伤性中耳炎豚鼠模型
- 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对气压损伤豚鼠中耳及听阈的影响(英文)
- 2004年
- 目的:探讨人工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Eustachiantubesurfactant,ETS)对气压损伤性中耳炎(Barotitismedia,BM)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低压舱上升实验建立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动物模型。成功建模豚鼠30只,于建模后的第1天,左侧中耳内注入1mL人工ETS治疗,右侧对照注入1mL生理盐水。结果:1周后观察比较两组鼓膜状况(χ2=8.801,P<0.05)、鼓室渗出(χ2=9.796,P<0.05)、听阈恢复(χ2=9.810,P<0.05),人工ETS组明显好转,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人工ETS对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具有治疗作用。
- 冯立宁陈文弦丛锐苟琳李莉郭群
- 关键词: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中耳听阈ETS
- 人工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对豚鼠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
- 2002年
- 目的探讨人工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 (eustachiantubesurfactant,ETS)对气压损伤性中耳炎(barotitismedia ,BM)的治疗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低压舱上升实验建立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动物模型。成功建模豚鼠 30只 ,于建模后的第 1天 ,左侧中耳内注入 1ml人工ETS治疗 ,右侧对照注入 1ml生理盐水。结果 1wk后观察鼓膜状况、鼓室渗出、听阈恢复 ,人工ETS组明显好转 (P <0 .0 5 )。
- 冯立宁陈文弦丛锐苟琳李莉郭群
- 关键词:气压损伤性中耳炎BM
- 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对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咽鼓管开放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探讨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ETS)在气压损伤性中耳炎(BM)咽鼓管开放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低压舱建立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动物模型,观察正常豚鼠及分别应用天然ETS、人工ETS、人工磷脂及生理盐水冲洗的BM豚鼠咽鼓管开放必须压(POL)的变化。并观察人工ETS对:BM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PO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天然ETS使BM的POL由(11.98±1.93)kPa降至(6.1l±1.69)kPa,人工ETS使POL由(11.91±1.87)kPa降至(6.67±1.72)kPa,其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天然ETS降低POL作用与人工ETS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人工磷脂使POL由(11.86±1.57)kPa降至(8.61±1.88)kPa,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天然ETS和人工ETS相比,其降低POL作用明显减弱(P<0.05)。应用人工ETS 1周后观察鼓膜状况、鼓室渗出及听阈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ETS同天然ETS一样,具有促进BM咽鼓管开放功能的作用,人工ETS对BM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 冯立宁苟琳郭群陈文弦丛锐郑国玺
- 关键词: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气压损伤性中耳炎BM航空医学
- β-受体激动剂对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β-受体激动剂对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 ,为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 C)和分光光度测定法 ,定量分析和比较了 β-受体激动剂注射前后豚鼠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中磷脂各组分和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与注射前比较 ,注射后每份 2只咽鼓管中主要的磷脂有效成分 ,包括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丝氨酸 (PS)、磷脂酰乙醇胺 (PE)及水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多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 冯立宁陈文弦张晓楠丛锐李莉
- 关键词: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磷脂蛋白
- 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中相关蛋白的活性作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 (eustachiantubesurfactant,ETS)中相关蛋白的活性作用 .方法 :采用可控闭泡式表面张力测定仪进行豚鼠咽鼓管冲洗液原液、磷脂、相关蛋白的体外活性测定 ,由可读显微镜和计算机算出最大表面张力 (γmax)、最小表面张力 (γmin)及稳定系数 (S) ;通过低压舱上升实验建立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barotitismedia ,BM )动物模型 ,观察分别应用咽鼓管灌洗液、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磷脂组分、磷脂 +蛋白、生理盐水冲洗的BM豚鼠咽鼓管被动开放压(pressureopeninglevel,POL)的变化 ,进行体内活性观察 .结果 :体外观察 :生理盐水组γmin和γmax均为最大 ,而S为最小 ;原液组γmin和γmax为最小 ,S大于生理盐水组 ,却低于蛋白组和磷脂组 ;磷脂组γmax和γmin介于原液与生理盐水之间 ,S与原液组接近 ;蛋白组γmax最大 ,γmin则仅略大于其他组 .体内观察 :咽鼓管灌洗液使BM的POL由 (12 .0± 1.9)kPa降低至 (6 .1± 1.7)kPa,磷脂 +蛋白组使POL由 (11.9± 1.9)kPa降低至 (6 .7± 1.7)kPa,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ETS与磷脂 +蛋白组之间的活性作用无明显差异 ;对照的生理盐水使POL由 (11.9± 1.8)kPa变为 (11.7± 1.6 )kPa,无差异 ;而磷脂组分使POL由 (11.9± 1.6 )kPa降低至 (9.3± 1.9)
- 冯立宁丛锐姜斌陈文弦倪鹤鹦苟琳
- 关键词: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 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 2001年
- 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降低表面张力的活性物质 ,使咽鼓管易于开张 ,利于中耳通气 .本文就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相关蛋白的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介绍了其在分泌性中耳炎 (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barotitis media,BM)
- 冯立宁陈文弦
- 关键词: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