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002)

作品数:22 被引量:182H指数:10
相关作者:杜会石哈斯哈斯额尔敦杨一管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沙丘
  • 4篇库布齐沙漠
  • 3篇土壤
  • 3篇风蚀
  • 2篇植被
  • 2篇沙丘形态
  • 2篇输沙
  • 2篇输沙率
  • 2篇土壤侵蚀
  • 2篇小叶锦鸡儿
  • 2篇锦鸡儿
  • 2篇湖泊
  • 2篇灌丛沙堆
  • 2篇风蚀坑
  • 2篇草地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貌
  • 1篇地貌形态
  • 1篇碟形

机构

  • 21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14篇杜会石
  • 13篇哈斯
  • 7篇哈斯额尔敦
  • 6篇杨一
  • 5篇管超
  • 4篇吴霞
  • 4篇张萍
  • 4篇杨越
  • 4篇陶彬彬
  • 4篇孙禹
  • 3篇刘美萍
  • 3篇刘丹
  • 2篇李双权
  • 2篇乌格特茉勒
  • 2篇赵岩
  • 2篇钟晓娟
  • 2篇孙保平
  • 2篇安晶
  • 1篇春喜
  • 1篇雷军

传媒

  • 3篇中国沙漠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Agricu...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Resear...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n Soil Nutrients in Southern Edge of Mu Us Sandy Land被引量:1
2012年
In order to explore effects of vegetation on nutrients in soils, nutrients characters of soils under natural grass, closed grass, abandoned lands, forest lands returned from farmlands and fixed sandy areas in Mu Us Desert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egetations in varied typ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organic matter, total N, available N and available P, among which the first three were all higher in soils under closed grass, forest lands returned from farmlands, and fixed sandy lands than those under natural grass and abandoned lands. This was totally contrary with contents of available P in soil. In addition, nutrients in soils at 0-20 cm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vegetation, than those at 20-60 cm, 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proved better in improving nutrients in soils.
杨越哈斯额尔敦孙保平杜会石赵岩钟晓娟
风成沙丘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2015年
目前应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风成沙丘的动力过程、影响因素、形态变化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我们在梳理计算机数值模拟风成沙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模拟方法,指出数值模拟的未来研究方向应该朝着高精度参数获取、验证指标的建立、多尺度耦合的实现、不同沙丘类型之间的转换等方向发展。
管超陶彬彬刘丹周炎广
关键词:风成沙丘数值模拟
3S技术在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3S技术的发展为风沙地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GIS平台,利用差分GPS实测数据,通过空间插值生成DEM,可有效提取地形因子和形态参数,实现风沙地貌三维形态特征的定量化研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不但可以提取风沙地貌二维形态特征,还可以提取植被覆盖信息。该文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典型抛物线沙丘为研究对象,探讨3S技术在沙丘形态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区沙丘平面形态呈U型,丘臂指向W;纵剖面上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横剖面不对称;沙脊线所夹中轴线走向为WNW-ESE,反映了盛行风或合成输沙方向;油蒿灌丛分布在背风坡、两翼及其间平坦地;在长期合成风的作用下,沙丘向前移动,丘臂间的油蒿灌丛发生阶段性的弧带状自然恢复。
杜会石哈斯吴霞杨一额日敦同拉嘎
内蒙古高原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沙丘:形态特征及表面气流被引量:14
2013年
小叶锦鸡儿灌丛沙丘是内蒙古高原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主要风沙堆积类型。野外调查表明灌丛沙丘在该区主要分布在耕地、冲积扇下风侧和村落周围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段。根据对耕地、冲积扇下风侧典型样地灌丛沙丘形态参数的详细测量和沙丘及丘间地气流的系统观测结果,发现灌丛沙丘覆盖度及风沙沉积量顺风向减小,近地面气流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顺风向减小;在沙丘单体,风速廓线由迎风坡经丘顶至背风坡趋于复杂。在沙丘形态诸参数中,沙丘高度与水平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幂函数相关,表明在目前风况和沙源环境中该区灌丛沙丘处在加积增高阶段,但其速率小于水平扩展。该区灌丛沙丘的规模主要受上风侧可供沙源有效性和灌丛生长状况的控制,灌丛沙丘的出现是该区土壤风蚀和土地退化的主要标志。
哈斯杜会石孙禹
沙质草地碟形风蚀坑形态-气流相互作用被引量:14
2012年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碟形风蚀坑长轴走向呈WNW-ESE。野外观测结果表明,风向与碟形风蚀坑长轴走向关系决定了风蚀坑内部的气流模式,右斜交与垂直气流促使风蚀坑横向扩展与深挖,平行与左斜交气流有利于侵蚀区内部沙物质的向外输送并导致风蚀坑沿长轴向延伸。右斜交及垂向气流在碟形坑南缘产生顺时针向的垂直轴涡流,而平行与左斜交向气流在西北缘产生逆时针向的垂直轴涡流。沿长轴向,气流进入风蚀坑边缘发生分离减速,在风蚀坑底部重新附着,沿出风段坡面开始加速上升至坑后沙丘顶部,在坑后沙丘背风坡气流发生扩散减速。在横断面或弧形断面气流以单增或单减的形式存在。观测期间风蚀坑总体上以堆积作用为主,区域风能大小决定了蚀积作用强弱,而输沙方向与风蚀坑长轴向夹角决定蚀积空间分布格局。
李双权哈斯杜会石张萍吴霞杨一
关键词:沙质草地气流
风蚀坑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5年
风蚀坑是沙质海岸、湖岸及干旱、半干旱区沙质草原地区受风蚀作用形成的洼地。受风蚀坑地形的影响,坑内气流的风速、风向发生了变化,通过输沙过程的局部差异改变了风蚀坑的蚀积格局,并对风蚀坑形态进行改造。而形态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近地表气流,由此产生风蚀坑形态-动力学的响应与反馈。总结并扼要评述国内外近年来风蚀坑形态-动力学及其发育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对今后此类研究提供借鉴。
孙禹杜会石刘美萍哈斯
关键词:风蚀坑动力过程
基于3S技术的库布齐沙漠抛物线形沙丘形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库布齐沙漠南缘典型抛物线形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分GPS实测数据,通过GIS空间插值生成DEM,提取地形因子和形态参数。利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环境本底,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对抛物线沙丘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丘平面形态呈U型,丘臂指向W;纵剖面上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横剖面不对称;沙丘平均移动速度为11.69m/a;沙脊线所夹中轴线走向为WNW—ESE,与盛行风或合成输沙方向一致;油蒿灌丛分布在两翼及其间平坦地,植被盖度年均减少0.95%;在长期合成风的作用下,沙丘向前移动,两丘臂间的油蒿灌丛发生阶段性的自然恢复。
杜会石哈斯额尔敦雷军杨越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
基于GeoSOS的城市扩展模拟——以旅顺口区为例被引量:11
2014年
运用MCE-CA和Logistic-CA两种基本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作为理论模型,考虑边界到市中心、镇中心、铁路和主要公路等作为区位因素的空间距离约束条件,以及地形和禁止建设区作为区位因素的全局限制约束条件,在地理模拟优化系统( Geograph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 ,GeoSOS )的支持下,对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模拟,并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MCE-CA模型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1和0.64,Logistic-CA模型分别为0.54和0.55,两者均达到较好的模拟精度;MCE-CA模型适用于主观变量较多的CA模型,Logistic-CA模型更适合于客观因素较多的CA模型;利用合理的CA模型模拟旅顺口区城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可为今后的土地规划以及制定有效的土地管理措施和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管超哈斯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
中全新世以来查干淖尔古湖面波动被引量:4
2015年
内陆湖泊水位变化是对区域气候和水文变化的一种响应,古湖岸堤是过去湖泊水位变化的最直接证据。野外考察发现内蒙古高原查干淖尔湖周围存在海拔为1 026、1 023m和1 018m的3级古湖岸堤。根据光释光定年,其形成年代分别是6.83±0.37、4.26±0.29ka BP和2.42±0.15ka BP。利用DEM模型恢复得到的对应时期古湖面积分别是270、230km2和120km2。在6.83~4.26ka BP时段,查干淖尔古湖高湖面稳定在1 023~1 026m,比现代湖面约高7m,该时段气候相对湿润,4.26ka BP以来湖面持续下降,与区域性甚至全球性气候变化有着深刻的关系。
刘美萍哈斯
关键词:全新世湖面波动环境演化
抛物线形沙丘与油蒿灌丛之间的动态关系被引量:16
2011年
库布齐沙漠南缘广泛分布的油蒿灌丛与风沙相互作用后形成抛物线形沙丘,同时沙丘上的油蒿经历侵入、萌发、发育及衰亡的生命过程.2009年的地面测量及2005,2007,2010年的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05~2010年间,抛物线形沙丘顺风向东移的同时南北向扩展;油蒿灌丛分布于沙丘外侧坡面、两翼脊线和两翼间的平坦区,其生长及衰亡与沙丘弧顶段的东移和两翼外扩呈动态相关.抛物线形沙丘弧顶段内侧坡脚逐年东移为两翼间平坦区的油蒿提供了生长空间,导致油蒿群落以年龄、大小和盖度等差异为表征的分带性分布.两翼脊线上的油蒿灌丛捕获来沙后形成灌丛沙堆,其确保了沙丘两翼始终保持一定的高度,是维持抛物线形沙丘的关键因子之一,但随两翼缓慢外移,其相对位移至沙丘内侧坡面继而遭受风蚀直至消亡.沙丘外侧的油蒿灌丛使外侧坡面形态趋于稳定,同时沙埋作用又使弧顶段脊线处的油蒿灌丛逐渐消亡.
张萍哈斯杜会石吴霞杨一
关键词:灌丛沙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