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226)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公海冯培锋王大镇龚志坚闫永刚更多>>
-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建筑工程系嘉兴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 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中沉积站的结构形式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的思想,把柔性制造的理论应用于形状沉积制造系统中,提出了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沉积站的总体布局形式,对沉积站的调度及固定平台总体结构、沉积设备的安装、沉积设备调度的结构装置、固定平台及其他辅助装置等进行了探讨,并对这种结构形式下沉积站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所构建的沉积站结构是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核心,通过它可以柔性地添加或去除沉积设备,并同其他工艺装置一起构成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
- 王公海冯培锋王大镇龚志坚闫永刚
- 关键词:快速原型制造
- 增/减材柔性制造及加工系统构成形式被引量:1
- 2022年
- 将柔性制造的思想引入到增/减材制造中,形成增/减材柔性制造工艺。阐述了该工艺的内涵及加工范围,确立了增/减材柔性制造工艺流程,描述了各组成工序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增/减材柔性制造中材料沉积、材料去除两工序内部及其之间的多种柔性加工方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增/减材柔性制造系统的设备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给出了加工设备的总体布局。为进一步研究该工艺的加工序列规划及各种构成设备具体结构形式等方面打下基础。
- 王公海冯培锋
- 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控制系统规划
- 2015年
- 通过分析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结构形式与工作过程,明确了系统中各部分具体的控制对象,规划了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系统中上下位机之间的控制方式、数据传输路线及监控方法,建立了系统主控制器和沉积站调度系统、系统构成设备及工件输送系统等各分站控制器的控制逻辑,讨论了控制流程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控制过程,为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奠定了基础。
- 王公海冯培锋李燕玲姚赟峰黄明星
- 关键词:控制系统
- 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结构模型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使形状沉积制造柔性化,提出了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概念,建立了基于该概念的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总体框架,详细描述了框架中每个模块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根据该总体框架,在对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材料沉积设备的结构布局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规划了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总体布局。上述总体结构和总体布局构成了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结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各种构成设备的具体结构形式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打下基础。
- 王公海冯培锋王大镇龚志坚
- 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构成设备的结构特性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的概念,把形状沉积制造各工序看作独立制造单元,通过工件物流系统把各制造单元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提出的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材料沉积构成设备和工件物流装置在该系统中应具有的结构特点及工作方式,并描述了它们的工作过程。这些研究为形成具体的类柔性形状沉积制造系统奠定了基础。
- 冯培锋王公海王大镇龚志坚
- 关键词:结构特性
- 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工艺及加工设备的结构特性
- 2021年
- 基于所提出的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系统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制造工艺的工艺过程,并对整个制造系统的各主要加工设备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任何成熟沉积方式及其相应设备只要满足所给出的集成条件,即可添加到本系统中,实现沉积方式及其设备的"柔性"添加。进一步给出了适合本系统的一些常用沉积方式的结构形式,深入探讨了数控去除设备、应力消除设备、净化设备及工件/沉积盘分离设备在本系统中的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所有加工设备的通用工作台的结构形式,描述了工作过程。这些研究为形成具体的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系统奠定了基础。
- 王公海冯培锋
- 关键词: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