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2314)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韩晶李一欣洪艳梁文妹胡赟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家兔
  • 3篇胰岛
  • 2篇淀粉样
  • 2篇胰岛淀粉样多...
  • 2篇抑素
  • 2篇直肠
  • 2篇生长抑素
  • 2篇生后发育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胰岛素
  • 1篇胰腺
  • 1篇黏膜
  • 1篇胃窦
  • 1篇胃窦黏膜
  • 1篇发育阶段
  • 1篇发育期
  • 1篇发育期间

机构

  • 4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4篇梁文妹
  • 4篇洪艳
  • 4篇李一欣
  • 4篇韩晶
  • 2篇夏白娟
  • 2篇胡赟
  • 1篇谢莉

传媒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胰岛素和生长抑素在生后发育期家兔胰腺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探讨生后发育期家兔胰岛内胰岛素(insulin,Ins)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生后5、25、35、60、90 d家兔共50只,取胰腺组织制成连续切片,用SABC法和图像分析法对Ins和SST免疫反应(immunoreactive,IR)细胞的定位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家兔生后5 d,Ins-IR和SST-IR细胞团数量多染色深;25~90 d,Ins-IR细胞平均灰度值呈升高(P<0.05)又降低的变化,SST-IR细胞生后25 d时平均灰度值最高(P<0.05),此后平均灰度值降低;胰岛内Ins-IR和SST-IR细胞面数密度值(NA)在25 d时最高(P<0.05)。结论:Ins和SST在胰腺中的表达随家兔生长发育而变化,提示Ins和SST参与调节生后发育期家兔胰腺内分泌功能的成熟过程。
韩晶梁文妹洪艳李一欣
关键词:胰岛素生长抑素胰岛免疫组织化学家兔
神经肽Y在生后发育期间家兔直肠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生后发育期间家兔直肠内神经肽Y(NPY)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取生后5、15、25、35、60、90 d及成年组家兔70只,取直肠组织,制成连续切片,用SABC法和图像分析法对NPY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定位和表达进行研究。结果:NPY阳性细胞于生后5 d可见于家兔直肠黏膜,数量少,染色浅,多分布于上皮;35 d,NPY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60 d达到顶峰,90 d则减少至成人水平(P<0.05);主要分布于肠腺上皮。图像分析显示平均灰度值随家兔的生长发育不断降低(P<0.05)。结论:NPY在直肠的表达随家兔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多,推测NPY参与调节生后发育期间家兔直肠消化功能的成熟过程。
洪艳梁文妹韩晶李一欣谢莉
关键词:直肠免疫组织化学
胰岛淀粉样多肽和P物质在不同发育阶段家兔直肠的表达及分布特点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家兔直肠内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IAPP)、P物质(substance P,SP)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生后5、15、25、35、60 d及90 d家兔各10只。取直肠组织入Bouin液固定,梯度酒精脱水,常规石蜡包埋,制成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法对IAPP、S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定位和表达进行观察。结果生后5 d家兔直肠内可见少量散在分布IAPP阳性细胞,多位于上皮;35 d IAPP阳性细胞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至60 d达到最多(P<0.05),90 d时减少(P<0.05),主要分布于固有层。图像分析测得IAPP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随家兔的生长发育逐渐降低,60 d达最低(P<0.05)。SP阳性细胞于生后15 d始出现,35 d后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60 d达最高(P<0.05)。其平均灰度值也于35 d开始下降(P<0.05),于60 d达最低水平(P<0.05)。结论 IAPP、SP在直肠的表达随家兔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变化,推测两者参与调节生后发育期间家兔直肠消化功能的成熟过程。
洪艳梁文妹韩晶胡赟夏白娟李一欣
关键词:胰岛淀粉样多肽P物质直肠生后发育家兔
生长抑素和胰岛淀粉样多肽在生后发育期家兔胃窦黏膜的定位和表达
2013年
目的:观察家兔生后发育期间生长抑素(SS)和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在胃窦黏膜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其与机体消化功能的关系。方法:生后5、15、25、35、60和90d家兔各10只,处死后取胃窦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制成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法对SS、IAP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定位和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发育阶段兔胃窦黏膜内均有SS和IAPP的表达。阳性产物呈棕黄色,位于细胞质内。家兔生后5和15d,SS阳性细胞分散存在于黏膜上皮内,染色较浅,35d开始逐渐增多,于60d时数量最多(P<0.05),90d时减少至35d水平;细胞平均灰度值于35d时降低,60d时达到最低(P<0.05)。IAPP阳性细胞多数定位于胃窦黏膜结缔组织中,家兔从生后5d开始IAP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尤以60d增多明显(P<0.05);其平均灰度值于35d之后降低,低于5、15和25d组(P<0.05)。结论:SS和IAPP在家兔胃窦黏膜中的表达随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二者可能以内分泌、旁分泌的方式参与生后机体的消化活动,并在胃黏膜的生长修复和自我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夏白娟梁文妹洪艳韩晶胡赟李一欣
关键词:生长抑素胰岛淀粉样多肽生后发育胃窦家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